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亮 《出版参考》2007,(6X):43-43
《亲历出版30年》反映的三十年,是一个不寻常的三十年。无论是从全国来说,还是从出版事业来说,都是如此。从全国来看,这是从结束文革到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走上民族振兴之路的重要时期。从出版事业来看,这也是大转变、大改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部著作正是反映出版事业重要时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可以说,这个时期和这部著作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从出版到现在,80年间不知有多少人为读懂这部重要的著作伤透了脑筋。国外从20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行著作,我国至今还未见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存在与时间>释义》,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数十年研究填补空白,百万字巨著解读世纪文本。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汝伦先生所著《<存在与时间>释义》一书,尽数十年研究心力,精心研读被国际学术界誉为"难治"之作《存在与时间》,八年完稿,向国内哲学界交出的一部填补空白的研究巨著。  相似文献   

3.
贾宪是北宋时期数学界杰出代表,其数学成就体现在《黄帝九章算法细草》9卷之中,可惜这部著作目前已散佚。在贾宪死后的200年后,数学家杨辉在其著作中采用一部分数学研究成果,才开始有了"贾宪三角"或者"杨辉三角"的称谓。  相似文献   

4.
黄少梦 《云南档案》2013,(11):45-46
本文分析了丁华东教授所著《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并从档案学理论体系的新建构、档案学研究群体主体意识的新觉醒、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新方向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5.
拙著《中国新闻史新修》(2008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能够荣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是广大读者和评奖委员会的评审专家抬爱的结果,我首先感谢他们。如果说这部著作有可取之处的话,那主要是有所创新。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教授在为本书所写"序言"中指出,《中国新闻史新修》"是一部从史实出发,不落窠臼,言所欲言,充满了新意的好书",这种新意体现在"框架"、"体  相似文献   

6.
"碑学"书风影响了近代几代人,而《广艺舟双楫》是晚清康有为对"碑学"理论的总结式著作,影响很大。本文主要以这部书为支点,展开对康氏"碑学"书法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赵泓 《新闻与写作》2005,(10):16-16
《转型中的新闻学》一书印出来后,我时不时地将它拿在手头掂量掂量.这部沉甸甸的著作记录了李希光教授自1999年离开新华社记者岗位进入清华园以来几乎全部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8.
正《档案学通讯》杂志社策划出版一套《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以"经典"的眼光检视档案学著作发展历史,并为爱好专业典籍者提供阅读便利,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谓学术经典,大体是指那些能够解决时代的学术问题,又对后世学术发展提供启迪和示范,获得学界基本认同的著作。《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计划先从民国档案学经典编  相似文献   

9.
珊泉 《全国新书目》2008,(14):11-12
近日,读到团结出版社5月出版的新书《太极密码》,令我耳目一新,顿发感慨:好一个太极密码!关于《周易》的评释阐发,应当承认:真正有创见、有新开掘、新发现的"易"学著作并不太多。刘远东先生的这部书是用了整整6年时间磨出来的严肃的学术探讨著作,  相似文献   

10.
王雪  袁琳 《兰台世界》2015,(7):149-150
明代是中国工艺发展的兴盛时期,明代工艺理论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工业学著作。在这部被国内外视为"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式"工艺作品中,对中国古代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构成了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档案学通讯》杂志社策划出版一套《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以"经典"的眼光检视档案学著作发展历史,并为爱好专业典籍者提供阅读便利,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谓学术经典,大体是指那些能够解决时代的学术问题,又对后世学术发展提供启迪和示范,获得学界基本认同的著作。《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计划先从民国档案学经典编起,逐步扩至1949年以后的大陆和台湾,并旁  相似文献   

12.
《亲历出版30年》反映的三十年,是一个不寻常的三十年.无论是从全国来说,还是从出版事业来说,都是如此.从全国来看,这是从结束文革到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走上民族振兴之路的重要时期.从出版事业来看,这也是大转变、大改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部著作正是反映出版事业重要时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可以说,这个时期和这部著作相得益彰.有了这个时期一系列重要的出版活动,才可能形成这部重要著作;有了这部重要著作,又有利于我们去认识和了解这个时期重要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档案学通讯》2013,(5):105
《档案学通讯》杂志社策划出版一套《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以"经典"的眼光检视档案著作发展历史,并为爱好专业典籍者提供阅读便利,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谓学术经典,大体是指那些能够解决时代的学术问题,又对后世学术发展提供启迪和  相似文献   

14.
王益同志是我国出版界的老领导老前辈,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著作丰富,这部文集《不倦地追求》是他著作中的一部分。他对我国印刷出版事业和我国出版学的形成有不小的贡献。这部集子是他从事出版事业60年的奋斗记录。 他自1935年考入上海生活书店练习生起,  相似文献   

15.
贺耀敏 《出版参考》2010,(14):24-24
李瑞环同志重要著作《务实求理》于4月23日在全国正式上市,这是广大读者长期期盼的一部优秀的经典著作。 这部重要著作能够在今年4月成都举办的全国第20届书博会前夕出版,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首先是李瑞环同志对这部著作十分重视。从这些重要文稿和讲话选编开始,李瑞环同志就提出了整体的选编思路和原则,并随时听取编辑组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同大家一起讨论。从去年3月开始着手编辑这部著作,到今年3月,前后1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16.
由笔者策划的丛书"近现代名中医未刊著作精品集"(第一辑,8册,以下简称"未刊集")问世已近一载,日前陆续传来图书重印的好消息,这套以学术特色进军市场的图书能得到读者的欢迎,是令我颇感欣慰的。近年来,中医类图书中频频出现刘太医、张悟本等"大师"炮制的"罂粟花",他们著作的发行量也曾使我们这些中医学术的守望者"自惭形秽",我也很想把自己辛勤培育出来的未刊集称为畅销书,尽管这是非常勉强的事情。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坚持学术和追求销量似乎是很难同时企及的事情,在我考量的重心不自觉地偏向后者的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邱均平教授主编的《知识管理学》的简介与评论,力图阐明该著作是一部颇具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视野宽广、前沿性强、图文并茂等特色的著作,以期达到推广这部著作、加强此门学科建设与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论《周礼》所记载的经济管理文书与档案丁海斌《周礼》是一部描述我国先秦国家管理各项制度的典籍,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对后世制度的影响极为深远。目前,我们对这部著作的研究远不够深入,特别是对这部著作所广泛涉及的国家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更觉不足。本文仅就《...  相似文献   

19.
《娱乐至死》是已故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品。在这部著作中,尼尔·波兹曼从新闻、政治、宗教、教育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娱乐是如何成为电视表达一切的方式的,最终发出了人类将会"娱乐至死"的哀鸣。  相似文献   

20.
对研究著作而言,仅有学术个性是不够的,毕竟,创新才是学术研究的生命。而毛教授的这部著作,则不仅有自己的个性色彩,又新意迭出,做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