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稻纹枯病导致水稻早衰、空秕率提高,千粒重下降,平均减产幅度10.2%,造成水稻减产较为严重。为此在经过2011年~2012年调查研究基础上,2012年进行了不同药剂筛选试验,防效达到76.5%,增产幅度3.3~15%,为今后有效防治纹枯病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郯城县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水稻纹枯病一直威胁着该县的水稻生产。本文从水稻纹枯病的症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对病原鉴定、侵染循环及发病原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土壤、水稻品种、施肥等因素,水稻病害时有发生,成熟期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胡麻斑病、叶鞘腐败病、褐变穗病。现针对其主要症状和防治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防治病虫害是提高水稻种植收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水稻产量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危害水稻的病虫害种类繁多,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稻曲病等,如果不采取措施有效的防治措施,将会带来更大的危害。而防治工作的前提就是对水稻常见病虫害的科学识别,本文分析了榕江县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结合喷药保护。  相似文献   

8.
浅析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在我国最重要的是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素称水稻三大病害,一直是我国稻区水稻高产的限制因素。本文针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总结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纹枯病是南方水稻病害之首。目前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手段普遍存在抗药性、农药残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湖南湘潭县中路铺镇凤形山属丘陵地带,四季分明,雨量丰沛,空气质量好。我们从山坡土壤中分离鉴定了四株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ZN-2、海洋芽孢杆菌ZN-3、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ZN-4、蜡样芽孢杆菌ZN-6。当地村民往往是一季水稻一季油菜轮种,可利用四株芽孢杆菌对水稻纹枯病和油菜菌  相似文献   

10.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阈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明  叶长寿 《科技通报》1993,9(6):406-410
水稻纹枯病生育前期与乳熟期病情的关联性,晚稻较早稻显著。严重影响减产的发病时期,晚稻也较早稻早.据此,提出早稻的始稳期和晚稻的孕穗前期分别作为稻纹枯病防治一次的适期;并以分蘖末期丛发病率10%以上作为要进行晚稻纹枯病防治一次的指标,并估算允许经济阈值,早稻为3.5%,晚稻为4.0%.  相似文献   

11.
水稻纹枯病是早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它的发生与流行除了与品种抗病性、生育期、施氮水平、栽插密度及菌量有关外,气象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我们可用这一系列表现的气象因素所构成的指标群来刻划早稻纹枯病的流行趋势。然而,适宜纹枯病发生与流行的程度,却是一个存在中间过渡状态的Fuzzy概念.因此,我们可  相似文献   

12.
从杭州地区有纹枯病症状的水稻植株上采集分离到一株编号为HZ11的病原真菌菌丝形态与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相似,但其菌核形态与丝核菌属真菌有明显差异。由此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18S rDNA和ITS序列分析的鉴定。ITS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re Sacc)有99%的同源性,18S rDNA序列则与许多丝核菌属(Rhizoctonia)序列最大同源性达99%。根据综合分析,推断菌株HZ11为嗜水小核菌(S. hydrophilure),并建议将嗜水小核菌归属于丝核菌属。这是第一次报道侵染水稻的嗜水小核菌并向NCBI提供了第一条该菌的18S rDNA序列。  相似文献   

13.
玉米纹枯病在我国大部分玉米产区发生严重,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是制约我国玉米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病害病原菌包括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禾谷丝核菌(R.cerealis)和玉蜀黍丝核菌(R.zeae),其中主要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纹枯病不仅危害玉米,还对小麦、水稻、高梁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有危害。近年来有逐渐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水稻种植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使用机插模式。相对于传统水稻种植方式而言,这种机插水稻能够节约种植时间,还可以使水稻达到高产高效的效果。在该水稻种植模式中,种植者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管理,保障种植效力。基于机插水稻种植特点,简单阐述了这一技术的种植优势,分析了种植主要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注意要点,旨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为了不断提高水稻种植水平,要加强对于种植技术的研究能力,从而才能提高应用效率,进一步保证水稻种植产量与质量,本文基于工作实践,从多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希望分析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6.
鸭稻共作对水稻植株生长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通过大田小区对比实验,探讨了鸭稻共作对水稻植株生长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鸭稻共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稻植株的高度和水稻地上部的生物量,但增大了水稻地下部的生物量和根冠比,有利于水稻地下部根系的发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同时,鸭稻共作能提高水稻中后期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可防止水稻在后期的过早枯黄与衰败,从而增强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性能及其持续时间;鸭稻共作还能够促进水稻的有效分蘖,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减少空(秕)粒数,提高水稻的实粒数和结实率,从而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鸭稻共作生态技术的生产实践与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比同行的老师还高出一个头,何凯柯的身材比同龄人壮硕许多。然而,他的爱好却不似外表这般"高大",生活中研究点滴"小"事让何凯柯乐在其中。制作天气瓶、发动机模型等,开展"湘潭县凤形山有益微生物分离鉴定及应用于有机水稻纹枯病和油菜菌核病防治的研究",解题时推导出新的公式……这些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小制作、小研究是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分析水稻旱育稀植大苗移栽与两段育秧对水稻产量和效益影响的效果,探索稻麦(油)两熟田水稻旱稀植大苗移栽配套技术,2013年,在安龙县平乐乡开展了水稻旱育稀植大苗移栽与两段育秧对比试验,试验证明,在安龙县典型的保灌田、稻麦(油)两熟田上,推广应用水稻旱育稀植大苗移栽技术,由于节省用水,省秧田,省工,减少生成本,试验结果证明在保灌田、稻麦(油)两熟田应用水稻旱育大苗栽培技术是能够稳产增产的。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水稻的种植,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也推动了地方区域的发展。现阶段而言,水稻栽植的农艺有多种,结合农机开展水稻的栽植作业,可以大为提高效率。结合水稻插秧技术,对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水稻栽植方法给予论述,希望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以两种基因型水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低镉浓度污染下,适当提高土壤磷肥浓度含量水稻产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两种供磷水平下,水稻的产量存在较大的基因型差异,优质品种在镉耐受性是优于高产品种。低镉污染对水稻产量影响有限,提高磷肥浓度能够改善低镉污染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