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世界》2007,(7):11-11
1993年,我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的策划部工作。部长对我们几个新人说:“公司要做个全国促销方案的策划,时间是一周,董事长要亲自过目。大家都是年轻人,好好抓住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2.
先讲一个趣闻故事:说是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 “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 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 “第一个叫真实。你要告诉  相似文献   

3.
向贤彪 《军事记者》2002,(11):59-60
读《刘墉文集》,看到“三个筛子”的故事,原文照录———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还应该是善意的”。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  相似文献   

4.
琴弦拨动 白领小姐要练摊 我是一位西北女孩,199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了意大利SKI驻深圳分公司的翻译,这家公司员工多是外籍人士,那些可爱而富有朝气的意大利女孩,一个个着装得体,魅力四射。 在一次私人酒会上,我结识了深圳某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刘小姐,这位目光锐利的时尚丽人盯着我身上那套精心搭配的服装赞叹不已,当晚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女性感兴趣的话题。谈得兴起,她说:“夏小姐,我觉得你这个人很有意思,你的时尚感觉好极了。你为什么不出来自己做?以你对时尚的感觉,你一定可以赚钱!”这话使我心里不由一动,就像长久以来深埋在我心底的一根琴弦被突然拨动了。  相似文献   

5.
1994年我应聘到一家广播电台做主持人。一天晚上,我负责为一个老主持人导播,接热线电话。我接的电话是一个年轻男子打来的,他说他很绝望,想自杀。当时老主持人说:“你等一会儿,我点根烟。”他点着了烟,打开话筒问:“你抽什么牌子的烟?”之后20分钟,他们聊了烟和酒的话题,20分钟之后,年轻男子说:“我要睡觉了。”  相似文献   

6.
口味     
想起有次在列车上,一个女孩对男孩说要吃桔子,男孩说哪来桔子,吃个苹果吧。女孩坚持要吃桔子,男孩说你吃苹果的时候想象是在吃桔子你就会吃出桔子的味道来。女孩不开心,男孩看着书也不理睬她。我被这种理论逗乐了,男孩听见了对我笑了一下。一会儿女孩吵着要吃鸡翅,男孩从包里翻来翻去只找到了袋装的鸡腿。接下来的对白又让我乐了一次,男孩对我说她就爱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08,(11):45-47
那天会开一半后我接到一个恐吓电话,他说你要停住,再不停住我要你的命。我说你们把这些人害得太惨了,你们太猖狂了,我不想活了,要跟你们拼。会一开完紧接着又有一个电话,我说我不活了行不行,人头在手里拎着,随时来拿……  相似文献   

8.
偷窥     
站在我旁边的女人,本来是面无表情的,忽然对着前面,做了个“原来是你”的手势。她的表情迅速脱离了“公交状态”,活泛了起来。那个被指的对象移动过来,车上人太多,我看不清她的脸,只听见一个甜脆的声音,应该是个相对年轻一点的女孩子。她俩热情地寒暄,那女孩说这会儿才回家,谁烧饭啊?女子答曰:老公。女孩说哎呀,你老公可真好。女子谦虚了一把,说长得丑。女孩说,不丑呀,我说一句话你别生气,就你俩站一块儿,真看不出谁比谁大!  相似文献   

9.
佚名 《新闻天地》2010,(9):27-27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相似文献   

10.
1998年8月31日晚10时30分许,襄樊火车站的站台上,一群群往武昌方向去的各大学九八级新生在亲友的陪伴下,好一番欢歌笑语。唯独其中一个剪着学生头、戴着近视镜、衣着朴素的女孩,动情地哭出声来,一遍又一遍地对身边的几位青年男子说:“唐叔叔,杜叔叔,你们的大恩大德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位小姑娘,就是中国青年报1995年6月5日、《中国记者》杂志1995年第11期报道过的湖北保康县过渡湾镇刺滩沟贫困学生张玉琴,她所说的唐叔叔、杜叔叔,一个是襄樊日报青年记者唐中平,一个是襄樊市小白象电器商行个体业主杜诗武。 三年前,一句“你什么时候有困难,就什么时候来找我”的豪言,使唐中平和张玉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5年5月11日上午,在贫困山区县保康采访  相似文献   

11.
偷懒留下的遗憾对于学新闻的学生来说,实习是一个难关,但又非过不可。即使是日后大家都已经走向社会成为传媒人,回忆起实习的日子来,仍然别有一番滋味。当时我在广州日报社实习,分到社会部。这个部门是专门负责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群众呼声的,包括处理读者热线电话、来信来访等。到报社研究了一星期报纸后,主任就递给我一封读者来信,让我自己一个人去采访。我粗略看了一眼,不由得吃了一惊。这是一封几个民工写来的信,投诉说他们共有67个人应聘进了一家自称生产打火机的工厂,厂方要求来者必须缴纳押金,从100元到1000元不等。但这家工厂的老板却是个骗子,在收了钱后以进货为名一去无踪。我又看了看地址,是“石溪村”。我把广州地图找出来看,找了半天才发现“石溪村”已经到了地图的边角上了。让我这样一个年轻女孩单枪匹马去一个偏僻的村里采访一帮民工?我的脑子里顿时“嗡”的一声。我有点结巴地问主任:“请问有记者跟我一起去吗?”主任微笑着说:“现在人手很紧张,恐怕只有你一个人去。”我没说什么,但心里还有点不大情愿。当时正好有一些别的事要处理,部门的版面又马上要截稿了,我看那封读者来信上有电话,心想电话采访也一样的,就打了个电话过去,向那位民工了解有关的...  相似文献   

12.
[观点摘要] 那天会开一半后我接到一个恐吓电话,他说你要停住,再不停住我要你的命.我说你们把这些人害得太惨了,你们太猖狂了,我不想活了,要跟你们拼.会一开完紧接着又有一个电话,我说我不活了行不行,人头在手里拎着,随时来拿…… 我儿子对小朋友讲,我的家庭是一个正直的家庭.我听到这一句话时觉得我没有白干.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有一个新闻工作者告诉我,一次他去某大公司采访一位总经理,这位老总自认为“蝗虫”又来了,便迟迟不见,让他在会客室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来,老总出来了,板着面孔说:“我很忙,你直说吧,要我们给多少钱?!”当时弄得他哭笑不得,连忙解释说:“我是奉命来采访的,绝不要你们一分钱!”这位老总听他这么一说,面孔顿时变了样,态度也热情了,对他说:“对不起,误解您了,我们也是被新闻界一些人搞怕了。”真是“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可见,搞“有偿新闻”严重损坏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社会形象,败坏了党的新闻工具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4.
“我提个建议,市监察局应该设个‘廉政帐户’……” “你的建议很有创见,我们尽快落实。” “现在是不是要‘买断工龄’?” “我郑重地告诉你,没有‘买断工龄’一说……” “我向你们举报一个腐败分子”。 “好,请你慢慢地讲……” 询问与解释,建议与承诺,倾诉与慰藉……一个又一个热线电话,一次又一次真诚地恳谈,这种“互动式”地沟通,磁石般地将各位局长与广大市民“链接”在一起…… “链接”各位局长与广大市民的“载体”,是三峡商报首次推出的“市民点将”专栏。它在市府职能机构与千家万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被市民称之为快…  相似文献   

15.
“是人民伟大英明啊!”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不管工作多忙,每年春节都要到当地基层政府向民众拜年.1941年春节前一天,毛泽东一早就来到枣园乡政府,说:“今天第一件事是给大家拜年,第二件事是征求大家对当前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大家听毛泽东这样一说,谈起边区兵强马壮,抗战形势大好,军民团结鱼水情深,党中央和民众心连心.毛泽东摆了摆手说:“不不,大家要谈我们不足的地方,谈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在场的人一下子都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谈什么是好.毛泽东看了看大家,恳切地说:“如果听不到你们的心里话,得不到你们的批评帮助,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了解你们的希望和要求,我们的工作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我们的决策就会出现偏差和失误.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相似文献   

16.
粱斌谈写作     
他说:“写东西,非有生活不行。你们要经常回老家住些日子.可别断了这根线儿,这是一辈子的生活基地。本村的人和事,一阍眼,就想象得出来。这段生活最重要了。光凭后来下下乡,体验一下就写,那还行吗?” 他接着又说:“古来的大作家,做状元的很少。因为一享受荣华富贵,脱离了人民生活,就写不好了。” 梁斌说:“要真正抓住生活写。你写你的;我写我的,不会形成一般化。写个人的感受,作品就有特  相似文献   

17.
一凡 《湖北档案》2009,(12):40-40
1932年11月。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以“察访民间疾苦”为名,到鲁西几个县“视察”。临行前,韩复榘让山东省政府发了一份公文,明确要求“不需招待以节省财力”。平阴县府秘书接到通知,赶紧请示县长王珊.要不要备酒席礼品.安排娱乐活动?王珊说:“你们看,公文上不是明白地写着不需要招待吗,我深知韩主席的脾气,你不招待他,他倒高兴.以为你节约爱民,你招待他,他反而会不高兴,说我们铺张浪费。再说,若真招待,这招待费从何而来?我看还是按公文办吧,只安排住宿,其他的让他们自便就行了。”  相似文献   

18.
李妍 《新闻天地》2011,(7):20-21
5月17日上午9点.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小沈.刚到公司就接到了房东陈芳(化名)的电话。“给你半天时间把地下室的租户都清走.中午我去拆床,下午就有人来检查了,罚款你们平摊!”小沈还没来得及说一声“喂”,电话就挂断了。  相似文献   

19.
两个多月前,我告别了自己的大学时代。
  说起大学生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往事。
  中国传媒大学2009级编导班全体聚餐后,班主任拿出一叠文稿,对全班说:“同学们,还记得你们入学的时候,我让你们每个人列一个计划表,写出对自己大学四年生活的规划,现在你们都要毕业了,我会把这些计划表发到你们每个人手中,但是在发之前,我要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20.
夕阳西坠,黄昏已至.在重庆南岸区学府大道重庆金店宿舍楼,一个瘦削的男子满头大汗地背着一个小女孩,一步一步吃力地爬上他家所在的7楼."小乖乖,你把爸爸累惨了哟!"回到家,将女孩稳稳地放在沙发上后,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对女孩逗趣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