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说到2013年最火的娱乐节目,除了好声音第二季之外,莫过于《爸爸去哪儿》了。《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全新推出的中国首档大型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每期五位明星爸爸与子女进行72小时的乡村体验生活,爸爸要单独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节目组在节目中设置了一系列由父子、父女共同完成的任务,明星爸爸和孩子们在不熟悉的环境下状况百出,然而这却成为了明星和孩子们相处的难忘时光。《爸爸去哪儿》一经推出后收视率急速飙升,成为同时段电视节目收视率的第一名。节目的火热程度让很多人们预料不  相似文献   

2.
李江陆 《今传媒》2014,(7):95-96
《爸爸去哪儿》是2013年湖南卫视引自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一档爱护子女的父亲们与试图聆听子女们心事,同时传达给子女们无限父爱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自播出以来,节目就好评如潮,收视率居高不下,成为2013年度综艺节目收视率第一的娱乐节目。本文通过对《爸爸去哪儿》节目字幕组的走红原因解析,希望从传播学角度提出关于该节目创作经验的有益见解。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8,(2):40-40
崂山脚下有个被称为“裸捐富豪”的农民王明殿,十几年来,他已捐出价值百万元以上的钱物。用于修路、植树、帮困济贫、资助沂蒙老区教育,而他一家三口却住着用13.2平方米集装箱改造的简易房。他经营着4家企业,但个人存款从没超过2万元,因为每当超过2万元。他就取出来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4.
正《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全新推出的大型纪录形态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该节目版权和模式收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这是湖南卫视继《变形计》之后又一档真人秀亲子互动节目,并由《变形计》制作人谢涤葵和《我是歌手》制作人洪涛联合操刀打造。这档名人代际沟通纪实节目将创新视角对准亲子关系,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进行72小时的乡村体验真人秀。节目为季播,第一季共12期,由林志颖父子、田亮父女、郭涛父子、王岳伦父女、张亮父子联手担任嘉宾。  相似文献   

5.
一、崭新的节目形态 相对于其他真人秀, 《爸爸去哪儿》的定位是"明星父子(女)真人秀",作为中国首档大型旅行生存体验亲子真人秀,节目类型的创新本身就填补了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空白.《爸爸去哪儿》主要以五位明星父亲与自己的子女在几个自然条件迥异的环境下生存三天两夜,完成对陌生环境的体验,亲子的互动,以及团队合作.而节目团队则力求用镜头把这些明星父亲与子女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观众.节目牢牢抓住了观众想要一斑窥豹的心态,用纪实风格大大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光鲜靓丽的明星背后有着怎样平凡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截至1月8号.香港已为这次印度洋海啸灾难捐出近7亿港元善款.平均每个香港人捐出100港元,成为全球单一捐出最多善款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员的家风反映着共产党的党风。毛泽东是我们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同时也是一位感情极其丰富的慈父,格外关爱子女的成长。为人父母者,无不爱护自己的子女,期盼子女健康成长,毛泽东在子女的学习、工作、婚姻、日常生活等方面同样倾注了父亲的责任和心血。  相似文献   

8.
十大元帅中有七位元帅的子女,十大将有六位大将的子女、亲属就读“哈军工”。致使哈军工一度有成为“将门相国之后”专门学院之虞。  相似文献   

9.
李晓 《东南传播》2018,(2):96-98
从全民追捧到负面新闻不断,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终于在一片争议声中迎来第五季。《爸爸去哪儿》过度娱乐化、消费包装明星子女、反思教育意义淡化等问题日渐凸显,引人担忧。为进一步创造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多次印发相关管理通知,责令整改。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屡遭停播风波的《爸爸去哪儿5》尝试转型成为"互动网综",并不断改进节目内容与形式,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再创收视佳绩。  相似文献   

10.
庞清辉  周浩  刘茜 《中国新闻周刊》2010,(35):25-26,28,29
2010年9月5日,陈光标向盖茨和巴菲特二人发出公开信,称“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一场中国的慈善风暴,就此刮起。  相似文献   

11.
提名理由2012年10月8日,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联合30位专家学者向国务院、教育部及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教育部门领导递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就读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建议方案》,对随迁子女的认定条件、父母条件、政策落实时间等方面提出建议,成为推动中国"异地高考"问题解决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近期,《爸爸去哪儿》成为继《中国好声音》之后又一创造电视收视奇迹的综艺节目。2013年10月11日晚上22:00播出第一期节目,全国网收视率1.1%,份额7.67%,收视排名居于同时段第一;此后,  相似文献   

13.
王爽 《今传媒》2014,(5):87-90
2013年年初,由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凭借清新治愈风,在众多韩国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别具一格的治愈系综艺节目。明星爸爸和子女在两天一夜的旅行中,展现感人的亲子情,赢得了观众的厚爱。从节目理念、节目特色、受欢迎原因等方面分析整个节目,结合治愈系的观点,研究节目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引发对新型综艺节目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裸捐”彻底升级了。 自2010年8月9日起,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每天发一条感恩微博。9月9日9时9分发出,在第33条感恩微博中,冯军宣言:感谢生我养我的母亲和祖国,我冯军自愿在我活着的时候,就将我个人的全部财产逐步捐献给社会,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身上铺着最爱的中国的五星红旗,我就心满意足了!继中国首善陈光标之后,冯军被冠以“中国裸捐第二人。”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未来。在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子女的教育总是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成为了家庭运转的轴心。如何能让子女从"花朵"顺利成长为"栋梁之材",是每一位家长都在苦苦探求的问题。本刊特选编几则和传统教育模式稍显"另类"的故事,希望能对读者在探求子女成长的方法上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未来。在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子女的教育总是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成为了家庭运转的轴心。如何能让子女从"花朵"顺利成长为"栋梁之材",是每一位家长都在苦苦探求的问题。本刊特选编几则和传统教育模式稍显"另类"的故事,希望能对读者在探求子女成长的方法上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容闳是第一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中国人,也是美国教育史上第一位获得学位的中国人。他出生农民家庭,却以非凡的毅力和努力成为"中国留学生之父"。他为中国培养了上百名特殊重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闫学 《新闻世界》2007,(6):10-10
人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未来。在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子女的教育总是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成为了家庭运转的轴心。如何能让子女从"花朵"顺利成长为"栋梁之材",是每一位家长都在苦苦探求的问题。本刊特选编几则和传统教育模式稍显"另类"的故事,希望能对读者在探求子女成长的方法上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他热衷上杂志封面,从今年年初的垒“人民币墙”到“巴比晚宴”的裸捐,种种行为被人解读为作秀,但他认为,自己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和带动中国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20.
蒙城县的一纸红头文件,使资产数百万的“五子牛特校”成为牛群的个人资产——于是,便有了牛群的“裸捐”之举。前后滚滚而来的,是近600万元的善款。但是,这些钱却大部都没有花到学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