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俊华 《大观周刊》2011,(23):209-210
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生活,尽管有坎坷,可总的感觉是幸福的。每天和学生们共同进步,共同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清新与快乐。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认为兴趣是学好一切的基础,在此谈一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收音机里正在播放一首臭歌,叫《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看看这歌名就让人反胃。怎么不叫《我是幸福的,你是快乐的》或《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呢。猫腻就出在这幸福与快乐的你先我后上,是典型的爱情“奉献”者的虚假论调。 幸福的大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快乐则是满意就好。可见,幸福比快乐“厚重实惠”得多,这是其一。其二,  相似文献   

3.
《传媒》2012,(1):7-7
"微生活,云幸福"3D打造央视网络春晚春节将至,央视网络春晚喊出"微生活,云幸福"的口号,"微"代表新媒体时代产生的"短、平、快"的生活方式,"云"在网络中指的是海量无限。网络春晚将更加关注基层百姓的"微生活",  相似文献   

4.
习以为常是破坏美好生活的罪魁祸首。人一旦陷入习以为常的状态,就会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能力。然而,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习以为常:对于在图书馆随时都能借到自己想读的图书习以为常;对于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用手机听到亲人的声音习以为常;对于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习以为常。这些习以为常让我们失去了生命中本该拥有的快乐和幸福。感知能力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如  相似文献   

5.
你尽可以怀疑很多事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让自己幸福快乐,是每个人一生的使命,也是一切意义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现在媒体常常说的幸福感,在我看来更多是关于快乐和利益的感觉,指的是钱多了,活干得少了。基本上是一种缺乏精神内容的快乐和利益。幸福的要求很高,需要有干净真诚的灵魂,所以人们常常用物质快乐代替幸福,用快乐来糊弄自己。就物质利益和快乐而言,现在中国人享受到的物质生活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大篷车"这个泊来词,来源于吉普赛游牧民族居住迁徙的四轮大货车,随着上世纪70年代印度同名电影的热映,"大篷车"幸福欢乐的概念也随之火遍世界各地。山东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的《综艺大篷车》,是在"山东综艺、快乐第一"的品牌成长.  相似文献   

8.
马年新春,全国新闻界都在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很多朋友碰到我,都问浙报集团佳友民情工作站的记者是如何走基层的?我可以说,我们真的是"马上"过的年,马不停蹄地走!我们民情工作站5名记者,上了高山、进了农家,访了贫、问了苦,尽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动员社会各界向他们伸出援手、献出爱心.大家的愿望就是: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过上快乐祥和的幸福年.我们用辛劳的脚步和手中的笔,实践了佳友民情工作站"新闻为民,与您同行"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健康、幸福、快乐的认识和理解做了简单的阐述,并结合图书馆流通书库的工作,说明作为馆员,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健康良好的身心,拥有健康的语言行为,保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把干工作看成是幸福的事情,并以快乐的心情和积极的行动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麦克卢汉堪称20世纪思想经典的《理解媒介》(1964)出版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最大变化也许不是什么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新金融危机,甚至所谓"中国的崛起"或"美国的式微",而是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媒介,它深入地改变了我们最日常的生活、我们的文化行为以及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一切都似乎呈现为"媒介的后果",连恐怖主义都是媒介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侯万华 《新闻窗》2014,(5):93-93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指出:"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这里,正能量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如今,已成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的一个象征符号。基层新闻宣传工作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践行者,同时,也是反映人民群众声音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多次说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尊严"二字顿时蹿红网络,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广为传播。传媒与政府部门关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先后在新春团拜会上、与网民在线对话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讲一句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4.
问:最近,看到一些地方在搞幸福指数测量,想请问,什么是幸福指数? 答: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幸福感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它是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其二,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其三,它是人们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  相似文献   

15.
郑琦 《新闻传播》2010,(1):127-127
生活类栏目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题材全是围绕着受众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展开的,向受众提供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信息,从而引导帮助受众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绥棱电视台于2007年5月推出的服务类板块节目《生活直通车》就是一档完全以平民视角、讲述百姓生活、提供快乐元素为宗旨的综合性生活栏目。  相似文献   

16.
憨厚老实的足疗师老大在东北小城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几个自以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弟弟妹妹要帮大哥换一个活法,极力安排他来到北京寻找幸福。然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让老大在陌生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17.
《大观周刊》2006,(15):10-10
佛说,生命是痛苦的,它是一切不幸的承担者。西西弗斯说,生命是快乐的,它是一切幸福的执行者。在女人坊摄影写真馆中,卢奕倚着开花的古木,聆听小虫的吟唱,给出她的答案:既然生命已经存在,用欣赏的眼睛看它,它才会如夏花之绚烂。  相似文献   

18.
郭戴云 《东南传播》2012,(6):3-I0001
<正>日子过得真快,昨天还沉浸在迎接新年的欢乐中,可转眼就到了年中!还记得八年前的这个时候,幸福而快乐的我们为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音乐频率的开播忙碌着,所有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八年,913一路走得并不平坦,但我们始终坚守着最初的承诺:给喜欢我们的人一个绿色的纯净的优雅的音乐空间。我很自豪:我们做到了  相似文献   

19.
《把一切献给党》是20世纪50年代史传文学创作中影响较大的一部传记小说,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作者吴运铎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笔者珍藏着《把一切献给党》这部著作的第一版和第三版。  相似文献   

20.
追寻幸福是人们的本能。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发展,飞涨的CPI、天价的房子、严峻的就业……各种生活压力让我们疲于奔命,幸福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幸福究竟是什么,本刊特请著名学者李安纲教授从我国文化传统的角度对幸福进行剖析,为我们解开幸福的终极密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