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是继分数意义之后出现的。学生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已认识了分数是一个抽象的数,任何一个分数对单位“1”而言,已经脱离了具体的量,它既能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又可表示两个自然数的商及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但在此前,学生还只认识了分子小于分母,分数值小于1的分数,即真分数。当认识了假分数后,学生对分数概念就能从内涵和外延上获得比较完整的认识,知道有  相似文献   

2.
一、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2.通过经历从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教学要求是:①能说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与特征,知道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是整数;②能从一些分数中指出哪些是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能说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会读写带分数,能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各种分数;③提高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学会运用转化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假分数的认识障碍一直是分数教学的顽症。由于学生认定了平均分的份额总量不能超过"单位1",于是,他们始终无法接受分子大于分母。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障碍,教师要另辟蹊径,从分数的除法定义入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贵刊1995年十二期16页“比1大的分数都是假分数吗?”一文中的判断题,本人认为应该是“√”。首先,我们来看假分数的定义:“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见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62页)这说明大于1的分数是假分数。其次,我们再从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中有:“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我们知道,最简分数的定义是在假分数出现以后进行的,整数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的假分数。显然最简分数,包含如2/1、3/1、9/1等假分数;而从“分数的意义”中可知:“分数”不包含  相似文献   

7.
(一)小学通用五年制数学课本第75面,有这样一句话:"整数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的假分数."我们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至少"0"这个整数就不能化成假分数.因为?、?、?……都不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此外,用负整数化假分数时,所得结果为负数,而假分数都是等于或大于1的数,因此也很难说这一结论完全适用于负整数.为使这一结论成立,我们建议将这句话中的"整数"改  相似文献   

8.
<正>【设计理念】1.基于教材、学情与研究现状,提出自己的思考。"分数的意义"是数意义的一次拓展,虽然各种版本的教材都采取了分段编排的原则,但真正实现对分数意义的深度理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人教版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一课,先呈现了5幅表示1/4的直观图示,意在让学生通过直观表征与语言表达,从"过程分数"的视角建立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分糖果"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含义,进一步从抽象的角度理解分数的概念。由于分数的意义内涵丰富,常常被很多名师从不同的视角展开经典的演绎。我想:学生心目中的"分数"经过两年的自然生长能达到怎样一个层次呢?学生整体理解分数的意义需要经历怎样的数学化过程、积累哪些数学活动经验呢?分数的意义是否可以从整体  相似文献   

9.
对于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书写顺序,教材中无具体规定。教学中通行写法大致有三:一是自上而下,先写分子,再写分数线和分母;二是自下而上,先写分母,再写分数线和分子;三是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上分子。一般而论,以第三种写法较为多见,但究其理由,却又不甚了了。笔者最近听一位教师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在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母、分子、分数线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练习与谈话,对第三种写法做了精确恰当的解释,现录之以供参考。师:听写分数3/8。注意,你们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 生:老师先说的是分数,所以先写分数线,再说平均分的份数,所以再写分母;最后说取出的份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以及相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分数的价值和意义。【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有两只小猴在树林里玩耍。猴妈妈带来了它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桃(课件显示主题图中  相似文献   

11.
正【"望":病例观察】"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这节课比较难教,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学生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飞跃,跨度比较大;二是在小学数学中,分数一般都采用以下定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  相似文献   

12.
一、整体感知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 用分数表示"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 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 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 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案例】同分母分数的加减一、独立思考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时,当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成年人的躯干和下肢共占身长的几分之几?"列出算式3/8+4/8后,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3/8+4/8等于多少呢?学生个个陷入了沉思……随后又让学生猜一猜结果可能是多少?生1:可能是7/8。生2:我认为是7/16。  相似文献   

14.
教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将具体的事物平均分是学生熟悉的,但要抽象概括出单位"1"来表示这些被平均分的对象,是一个质的飞跃,更是学生真正建立分数意义的关键。教学时,我进行了如下两次不同的尝试,效果迥异。第一次教学:师: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吗?  相似文献   

15.
<正>[课前慎思]“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按照教材例题所呈现的思路进行教学(如下图),让学生建立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过程是很顺畅的:例1,涂色三个分数,体会分数单位的累加,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得出真分数的概念;例2,先知道4个1/3是4/3,再依托两个已经平均分成了3份的圆涂出4/3,认识4/3这个分数的“形”,然后再涂色三个分数加以巩固,最后归纳得出假分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分数的意义”是分数教学的难点,也是关键,因此,教学中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认识分数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总数);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部分数);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在上述定义中应着重理解四点:  相似文献   

17.
倒数的认识     
<正>【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页例1及练习六。【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知道"0"没有倒数,"1"的倒数还是"1";会求小数、分数的倒数。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求倒数的方法,可以用两个数的乘积是1或调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等,培养学生举例、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假分数的认识,教材是通过观察圆形图形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来引入的。如右图中,涂色部分有5个14,即45。然而,学生往往对此提出质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最多只有4份,怎么可以用54来表示呢?如果把两个圆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5份,应该用58来表示。”对这样的疑惑,如果教师弃之不理,而是硬塞给学()生,这样的学习,学生虽认识了假分数的形式,但不能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连接,显然不利于学生对假分数概念的意义构建。那么,教师在这里应提供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支点呢?笔者为此进行了下面的探索:师(出示右图):直线上从0到1表示1米长,…  相似文献   

19.
带分数的加减法,特别是异分母带分数加减法比较复杂。除了要用到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外,还要把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遇到异分母还需要通分,然后再加减;遇到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时,还需要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拿出1或2化成假分数,与原来的被减数分数部分合在一起,然后再减。步骤较为复杂,而且容易出现差错,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带分数加减法是分数加减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教好这一节内容,可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20.
闫勤 《江苏教育》2012,(Z3):53-54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与意图】课前,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如下的"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