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漆器艺术是一门比汉字更为古老的传统艺术文化。战国时期漆器在中国漆器史上是个大发展和极其繁荣的时代。战国时期的漆器以楚国的最为著名。楚漆器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应用与艺术趣味的完美结合。本文从楚漆器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自然环境和楚风浓郁的人文环境入手,从漆器的主要纹饰及其发生机制、器物造型、装饰手法、色彩的运用等方面展开,深入而全面地阐释楚漆器的纹饰的形成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彝族崇尚黑、红、黄三种颜色。彝族漆器均以黑、红、黄三色彩绘。它最具彝族传统审美意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彝族漆器艺术逐渐演化成了三色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广泛用于建筑,绘画,装饰等领域。文章主要探讨彝族漆器与木器、漆器与传说、漆器与髹饰、漆器与传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吕芳 《华章》2011,(33)
伴随着同时代造型艺术的发展和演变,漆器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列举它的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两件漆器,阐述了漆器的时代体现.简言之,漆器造型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代的发展和演变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轮岛漆器,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精美的莳绘、沈金髹饰技法和巧妙的推销方式及独特的管理方法成为日本传统漆器的代表。轮岛庞大的漆器产业,孕育出优秀的轮岛文化,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漆艺家,也使得轮岛成为漆器文化传播的中心。轮岛漆器对漆器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了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清代宫廷艺术是清代艺术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漆器艺术又是其中特有的一个门类。清代的漆器制作以宫廷养心殿造办处为中心,这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由于不惜成本,制作出的漆器华丽精美,代表着清代漆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历史悠久的中国漆器艺术,因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早为中外人士所喜爱。但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却衰弱了。现代漆器界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振兴漆器艺术的思路。本作对漆的本质属性、漆器自身的独立品位、漆器的存在价值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认为漆器的实用性、审美性和时代性是使漆器艺术重新获得旺盛生命力的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章简要分析了漆器的发展进程,从生活到使用、直至艺术审美的高度阐述了中国漆器在东方艺术上的独特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先秦楚漆器艺术形态以其飞扬灵动、神秘怪诞和抽象构成的审美风格为世人所瞩目。基于楚国的自然宗教特征,楚漆器艺术中自然形象与审美意义的联系通过象征的方式而产生。根据黑格尔艺术象征观点,艺术中形象与意义是统一与对立的辩证动态过程,由此而产生了象征、古典与浪漫的艺术类型划分,中国楚漆器艺术就属于象征艺术中的典型。黑格尔针对东方艺术提出的艺术象征论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先秦楚漆器艺术形态中感性形象与普遍意义的具体表现和内在联系。其中,神秘、怪诞的自然意象的拼凑与组合都是楚人基于幻想的审美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9.
汉代漆器纹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漆器在中国古代漆艺史中占据着最辉煌重要的位置,艺术魅力独特。本论文着重从纹样题材、组合形式、装饰风格等方面对汉代漆器纹样进行梳理、归纳,试图展现汉代漆器纹样的概貌。  相似文献   

10.
刘玮 《华章》2013,(27)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产生的社会基础,要理解一个时代的艺术,就首先要了解这个时代的客观历史背景下思想文化对它的深远影响。汉代是中国漆艺史上继战国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代,是中国漆器工艺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漆器纹样在继承战国和秦代的装饰纹样的基础上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汉代漆器纹饰的风格,其造型和纹饰等夹杂着楚文化、儒道思想等多重因素、是多种文化因素共同的结晶体。  相似文献   

11.
漆器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手工业产品,在楚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其文化价值之高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它不仅代表着古代漆器绘制工艺之高超及髹漆工艺之娴熟,更以物质形象表现出古人那瑰丽奇伟的艺术想象力,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与物质文化财富。漆器与楚文化紧密相连,作为楚文化故乡的湖北,其漆器收藏之丰更是国内罕见,笔者认为有必要作此文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漆器,本文旨在研究漆器与楚文化的魅力与其厚重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汉代漆器纹样是我国宝贵的艺术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民族特征。利用产品语义学,对汉代漆器表面纹样进行解析和再设计,总结纹样的外延语义和内涵语义,利用传播学理论寻找漆器纹样语义在现代的表达途径。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实现漆器纹样元素的提取和再设计,并将图案元素应用到文创产品中,实现汉代漆器纹样语义的有效传播,为传统符号元素融入现代社会提供了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3.
漆器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的重要方面,在基础教育的美育工作中应有一席之地.本文从美术知识学习、美术教学实践和历史文化传承诸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有必要在“人教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教材中增加漆器艺术的相关内容,并在美术教学的实施中,使学生得到漆器艺术的教育和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漆器的历史源远流长,扬州漆器更是中国漆器的代表,但是近几十年来扬州漆器发展乏力,其市场逐渐萧条。而与此同时日本漆器得到迅速发展,日本被冠以"漆国"的美誉,究其原因在于进入现代社会后,日本漆器实现了"漆器的大众化、现代化",日本漆器敢于突破传统模式,用科技的手段研究发展漆器,而包括扬州漆器在内的中国漆器基本还是保留着明清时代的风格,未能及时完成漆器产品的"现代化、大众化、功能化",这就导致了扬州漆器的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5.
彝族漆器的造型特征、图案纹饰、色彩运用与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寓意构成了“三色文化”的特点。彝族漆器艺术蕴含丰富的地域性特点、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人文情怀和图腾崇拜,揭示了彝族漆器其蕴含着的彝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美。  相似文献   

16.
邹红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4):121-125
漆画是在传统漆器装饰艺术基础上产生的新兴艺术门类。通过梳理中古时期、明清近代,乃至当代中国漆艺术发展轨迹,可以展示漆器、漆画一脉相承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后,国门开放,信息畅通,使中国漆艺术界呈现出流派纷呈、人才辈出的新局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精神文化的多元性。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当代的中国漆画的源头仍归属于古老的漆艺术,创作者应在此基础上,坚持传统功力的修炼和与时代精神结合,才有可能创作出成功的漆画作品。  相似文献   

17.
郭晟楠 《中国教师》2014,(Z1):156-157
漆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各时期漆器造型都有各具特点,而现代漆器造型趋向简洁,文章就漆器简洁造型的原因、优势、价值进行探讨,通过当今市场对漆器的审美及实用性的需求、漆语言特性、工艺制作等三个方面的分析,认为漆器简洁造型符合现代审美与实用发展要求,因而在漆器设计教学中,教师也应更加侧重于向学生传授以简洁为主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器,由为满足人的实用性需求的工艺美术领域走向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纯绘画艺术殿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人制作漆器的历史久远,而以独立画面出现的漆画始创于20世纪30、40年代,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21世纪.通过对现代漆画历史演进的归纳与分析,探讨现代漆画独立的自主性概念,思考现代漆画创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楚漆器艺术的造型、纹饰、色彩出发,着重对其审美表现特征进行了考察,认为楚漆器艺术的审美表现方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以圆融贯通的造型方式 表现神秘秘虚幻的精神氛围,以富艳精工的纹饰传达“有意味的形式”,以惊采绝艳的色彩复现神秘玄远的生命观念,这些特征不仅是楚人审 物化和艺术能力的生动体现,而且还是楚人具有原始思维特质的精神逻辑顺序的显现。  相似文献   

20.
福州脱胎漆器是与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北京的景泰蓝并誉为"中国三大传统工艺品",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但是发展现状并不理想。而与我国相邻的韩国、日本漆器的发展却相对兴旺,漆器在日韩两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程度都远远超过了我国。文章梳理了日韩两国在漆器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为解决福州脱胎漆器在当代的发展遭遇的困境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