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持人“帮忙”的是与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听纵横》2008,(5):80-81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受众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民生新闻日益火爆的背景下,许多电视台纷纷推出一些帮忙类节目。如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钱江都市频道的《范大姐帮忙》、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的《请让我来帮助你》、陕西电视台的《周姐帮忙》、石家庄电视台的《小吴  相似文献   

2.
《新闻实践》2011,(12):I0002-I0002
11月8日是第12个中国记者节,浙报集团佳友民情工作站,浙江在线《民生帮帮帮》,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范大姐帮忙》,浙江电台经济台财富广播《帮忙第一线》等4个帮忙类栏目,宣告成立“浙江省级主流媒体为民帮忙联盟”。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元旦,温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电视"帮忙类"节目--<闲事婆·和事佬>栏目正式推出,这档以"帮忙"为独特定位,以温州方言为播报形式的新闻栏目一出现就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尤其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经过几次扩版之后,现栏目分设帮忙、新闻、故事、当家人等多个板块.这档节目的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十三四个点,成为频道乃至整个温州台的王牌节目.笔者了解到,国内媒体类似的帮忙类电视节目还有浙江电视台的<范大姐帮忙>等.这些节目都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特点,立足为百姓办实事,是观众的贴心人,而且在收视率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刘力 《新闻前哨》2012,(9):64-65
2002年江苏南京的《南京零距离》播出后,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走过10个年头,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琐碎化,让观众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于是,作为电视民生新闻一种创新和延续,帮忙类节目应运而生,如《范大姐帮忙》、《小溪办事》、《帮女郎》、《帮女郎帮你忙》等等,这类节目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宗旨,立足为百姓办实事,贴近生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张敬涛 《中国传媒科技》2014,(4):142-142,151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及全媒体理念的萌生,传统电视媒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帮忙类节目的兴起入手,分析了帮忙类节目的本质特征,探讨了帮忙节目的产生原因,最后对"帮忙"类节目介入程度的把握和职业风险的防范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历史条件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竞相发展,给各级各类电视节目的生存发展和打造品牌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提升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我国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帮忙类"民生节目,并且以"品牌节目"来打造,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浙江台的《范大姐帮忙》和《小强热线》、河南电视台的《小莉帮忙》、山东电视台的《生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1日,泰州电视台《新闻夜班车》栏目改版,设置了“班车帮你忙”子栏目,从“着力关注民生”到“帮助改善民生”,“帮忙”战了《新闻夜班车》的特色。就目前国内电视传媒来看,像这样面向生活、面向基层的帮忙类节目,还有陕西电视台的《周姐帮忙》、石家庄电视台的《小吴帮忙》、浙江电视台的《范大姐帮忙》等。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2年江苏南京的《南京零距离》开播,民生新闻走过了12个年头,目前面临的同质化、琐碎化问题,让观众已对其产生了审美疲劳。作为民生新闻一种创新和延续,帮忙类节目应运而生,如《范大姐帮忙》、《小溪办事》、《帮女郎》等等。这类节目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宗旨,立足为百姓办实事,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体现了新闻人的担当与情怀。这里以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帮忙服务类栏目《阿喜帮忙》为例,谈谈记者的担当与情  相似文献   

9.
杨华 《视听界》2013,(3):90-91
作为民生新闻的延伸和创新,更具亲民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帮忙类电视节目应运而生。一、帮忙类节目的现状 2006年以来,一批以“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为百姓服务”为宗旨的帮忙类节目推出,如安徽经视的《帮女郎帮你忙》、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范大姐帮忙》、温州广电总台新闻频道的《闲事婆和事佬》、扬州广电总台新闻频道的《新闻女生帮你忙》。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新的传播格局中,对主流媒体如何才能做到"帮忙不添乱",应当有新的认识和解读。传统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风暴眼"现象,恰恰违背了媒体为维护政府形象所一向坚持的"帮忙不添乱"的初衷。每一次重大活动的举行或是突发事件的来临,都对业界正在探索的媒体融合形成一次震荡和挑战。这次昆山事件报道中,就颇为典型地反映出了传统媒体在完成了全媒体宏观布局之后,在技术对接和观念对接上面临的一些瓶颈和难题。比如大家在这次昆山事件报道后整理出来的一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目前在各级电视台,帮忙类节目越来越多,成为电视媒体吸引观众、积攒口碑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浙江省内电视媒体中最早出现的《范大姐帮忙》到之后的情感调解帮忙形式的《金牌调解》和《钱塘老娘舅》,再到后来各类帮忙节目的专业化、细分化,台州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公共财富频道《老会长出山》应运而生。和早期帮忙类节目相比,《老会长出山》内容更为专业,表现形式更为细腻,同时所带来的市场影响力也逐步扩大,笔者作为栏目制片人,以此为例粗略探讨消费维权类电视节目的火爆原因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电视媒体中涌现出一批颇受欢迎的帮忙类节目.这类节目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出发点,设立帮忙团队,通过记者以"帮忙"形式作介入报道,并运用新闻、访谈,专题等多种手法来反映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大小问题,调解矛盾,同时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事件的起因结果与帮忙团队的态度观点贯穿其中.可以说,介人报道成为此类栏目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匡蔚青 《视听界》2015,(1):109-111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体不断顺应潮流,创新思维模式,帮忙类节目的兴起正是广电媒体审视自身、重新定位的一种表现。从接到群众求助线索,到记者介入调查采访,记录事件的发展过程,展现民生难题的解决路径,它的本质内涵是服务,着重点在于维权,但它比舆论监督类节目表现得更加平和,以故事性和叙事性展现事情解决的过程,引发社会关注。此类节目一方面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立足点,为百姓帮忙解忧,得到观众认可;另一方面,媒体通过"帮忙"不断扩大影响力和公  相似文献   

14.
谈笑 《新闻通讯》2014,(9):60-61
自2002年江苏南京的《南京零距离》开播,民生新闻走过了12个年头,目前面临的同质化、琐碎化问题,让观众已对其产生了审美疲劳。作为民生新闻一种创新和延续,帮忙类节目应运而生,如《范大姐帮忙》、《小溪办事》、《帮女郎》等等。这类节目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宗旨,立足为百姓办实事,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体现了新闻人的担当与情怀。这里以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帮忙服务类栏目《阿喜帮忙》为例,谈谈记者的担当与情怀。  相似文献   

15.
帮忙与和谐     
我们媒体一直在说要帮忙不要添乱,现在和谐概念的提出就给"帮忙"赋予了新的使命。2005年7月,刚刚成立不久的嘉兴广电总台就着力打造广电新品牌,在广播阿秀嫂的品牌优势基础上,开出《阿秀嫂帮你忙》的电视栏目。成为首批帮忙记者感觉非常有责任感。但是帮忙形式的采访报道毕竟有别于其他的民生新闻,吃力未必讨好。所以说真的,非常辛苦。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各大卫视、地方电视台,在打造民生类电视节目时,相继推出了以"帮忙"为宗旨的民生类专题节目。本文着重论述了市级电视台如想办好"帮忙"类栏目,必须与移动媒体相融合,才能确保节目无论是在传播内容,还是在传播效果方面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广播帮忙类节目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新型节目形态。这种以帮忙为独特定位的民生新闻栏目一出现就赢得了听众和专家的认可。广播帮忙类节目坚持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宗旨,凭借媒体自身力量,在节目中搭建沟通互  相似文献   

18.
“帮忙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薇 《记者摇篮》2010,(1):64-64
近年来,随着民生新闻日益火爆,许多电视台纷纷推出一些帮忙类节目。帮忙类电视节目之所以广受欢迎,主持人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有目共睹。主持人以其平民化和服务性备受观众青睐,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赢得了与央视、省台错位竞争的优势。然而,  相似文献   

19.
邱敏 《新闻实践》2010,(10):73-73
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范大姐静忙》栏目以“热心大姐”为形象,以“帮忙”为口号,以介入新闻事件,推动事件进程为特色,赢得了一定的口碑。从栏目已经操作过的成功的案例来说,赢得良好社会美誉度的选题,大多还是和不同地域、不同媒质的媒体合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电视媒体中涌现出一批颇受欢迎的帮忙类节目。这类节目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出发点,设立帮忙团队,通过记者以“帮忙”形式作介入报道,并运用新闻、访谈、专题等多种手法来反映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大小问题,调解矛盾,同时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事件的起因结果与帮忙团队的态度观点贯穿其中。可以说,介入报道成为此类栏目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