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房艳凡 《今传媒》2013,(4):123-124
有声语言传达着自身的魅力,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是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情景再现、对象感、内在语构成了其内部技巧,本文将论述有声语言的外部表达技巧之一——重音,并着重分析重音的分类、重音的强调方法,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只有掌握了语言表达技巧,才能更好得传情达意.  相似文献   

4.
播音和主持节目当中有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不清晰,不确定,有多义性,让人听了既可这样理解,又可那样理解,让人“步人歧途”,误听误解。这称为播音和主持节目中的歧义现象。多年来,在广播播音工作中深感这种语言歧义现象严重影响从稿件内容播出到听众收听这种交际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6.
北京广播学院主要创始人之一左荧在1955年第一届播音业务学习会上,作的题为《播音是一种艺术活动》的报告中指出:播音是一种艺术创作。如何进行播音的艺术创作呢?这个问题播音界的前辈和同行们,都进行过不懈的探讨。本文也结合自己的播音实践,谈谈播音艺术创作问题,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7.
赵军 《新闻前哨》2000,(10):28-28
众所周知,节奏是诗歌 的灵魂。其实,除了诗歌、散 文,像小说、文章、广播电台 的新闻节目等,它们在有声 语言表达时都离不开节奏。 就连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也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也就失去了语言的生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节奏是一切有声语言的灵魂。 新闻播音是新闻稿件的文字语言经由播音员再创作而成的有声语言,它同样具有“节奏”方面的要求。 节奏是韵律,节奏是色彩。当我们对播音的吐字、发声、呼吸等等多种技巧都已经掌握了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节奏”在新闻播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新闻播音员在平时工作中,接触到…  相似文献   

8.
9.
陈锋 《东南传播》2010,(8):201-202
驾驭播音语言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把握。作者就在播音实践中体会到的文艺播音创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忽视语气词"啊"的音变;见字生情,重音泛滥;轻视词的轻重格式,缺少忖度;简单地按照书面语中的标点符号安排停连;一味展示声音特质,忽视稿件内容;盲目模仿,刻意做作等。与播音界同仁共同探讨,以期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陈锋 《中国广播》2010,(3):54-56
播音员完成的播音作品有时会留有遗憾。本文作者通过总结自己多年来的播音工作实践,归纳阐述了一些减少遗憾的方法。比如查准字音再开口,提前标注前后舌尖青,以及取舍儿化音需依据语境仔细斟酌,等等。  相似文献   

12.
陈锋 《东南传播》2010,(3):137-138
作者通过总结自己多年来的播音工作实践,归纳阐述了一些减少播音创作过程中瑕疵的有效方法:查准字音再播读稿件;提前标注舌尖前后音;取舍儿化音需依据语境仔细斟酌;养成"开音窄发、窄音宽发"的习惯,避免播音中的"直白"、"呆拙";深入解读感受稿件,不做"夹生饭";备稿需烂熟于心,不可烂熟于口,避免播油打滑现象;避免由于在播音过程中追求完美而引发的遗憾。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孙丽萍 《新闻前哨》2012,(11):55-56
抑扬顿挫,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就播音工作而言,它是指语言表达过程中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正确运用。这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要真正把抑扬顿挫运用自如、恰到好处,让播音声情并茂,还需要下番功夫。一、正确停连是抑扬顿挫的基础停连,包括停顿和连接,二者是有  相似文献   

19.
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播音风格的形成不仅受播音员自身条件如经历、性格、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更受到外在环境如时代背景、政治因素、媒体平台、节目特色的影响。从播音风格上看,文革时期的播音风格与文革前后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本文从文革时期的播音史料着手,对该时期有代表性的播音员及播音稿的风格进行分析,进而总结该时期特有的播音风格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文艺播音是广播播音中一种常见的播音形式,文学作品在播音员的播讲下感染、鼓舞着广大受众,文艺播音作品以它独有的魅力深受广大受众青睐。作者以其多年的一线播音主持经验从专业角度总结了文艺播音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为文艺播音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