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之痕     
拿到世界冠军比拥有一张漂亮的脸蛋更令人向往当家人和朋友提出整容计划时,里贝里坚决说了不:我不会去整容有人觉得我的脸丑陋,我承认那次车祸改变了我的人生,但也令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秒。难道,你就能因此认为里贝里是一个向命运低头的人吗?不,这位后齐达内时代的法兰西核心只是不想改变没意义的事情,但对于荣誉和梦想,他一刻也没有放弃过,他总是将他的那张刀疤脸对着命运的正面。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化工厅的一位离休老干部杜松溪老人骑车的事,一直感动着我,但真的见到老人,还是前不久在哈尔滨市的一家自行车专卖店。那天在车店,修车师傅为我的爱车整容时,突然进来一位个头不高,但一脸喜悦的老大娘,她放开亮堂堂的嗓门对那个正在忙碌的修车师傅说:“快、快给我维护一下车。”老人手扶着一辆漂亮的乳白色国产高档公路竞赛车,用句时髦的话来形那位师傅忙放下手里的活,站起来迎上前去对老人说:“大娘,你来了,你好呀!”然后又回过头来对我说:“记者,这就是杜大娘。你们到楼上休息一下,车修好了,我叫你们。”大娘的身体真好,她在我前…  相似文献   

3.
它华丽的衣装、雍容华贵的气质,仿佛漆黑夜里的萤火虫那么鲜明,出众。从此,我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它半步。相信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如同雷达系统一般,牢牢地锁定了这辆有着英俊外形的改装切诺机。我耐心地守候在它身旁,半小时后如愿见到了这辆车的主人---中戏外景导演张晓龙。我是爱车的整容师。我改装,我快乐“它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改装它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与我的生活密不可分。每时每刻我都在不断地思考,如何给我的爱车‘添姿增色’”,张导的话里流露出一种对改装车不可名状的幸福与快乐。快乐是什么?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  相似文献   

4.
1 “相逢一笑泯恩仇”,由恨到有分界的“爱”,这中间到底需要多远的距离?如同黑暗谜题般难解,但至少现火箭队主帅汤姆贾诺维奇前两天在世锦赛上颇给了我们些心理暗示——1978年,当时还是休斯敦球员的鲁迪在第23场常规赛上被不知名的对手卡米托·华盛顿打断脸骨,后来经整容和几次大手术才捡回性命。20多年来,汤帅为着昔日的惨痛一直拒绝和解而从不和华盛顿哪怕说句话。但岁月未必无情,也能将年少轻狂时的仇恨像灰尘般轻轻拂去。终于在印第安纳,经过许多人的多方斡旋,他俩终于淡笑着握手,然后擦肩而过——仅此已足够。“过去的事情就让它永远成为历史吧,我现在对他已没有特别憎恶的感觉,我关心的只有姚明。”汤帅的脸上戴着几分沧桑的从容,足够感动。  相似文献   

5.
杨昆 《健身科学》2010,(11):24-25
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因这种细菌最初是在前往印度进行医疗旅行的整容者和外科手术者身上发现的,又被西方媒体称为“新德里”细菌。人被感染后很难治愈,甚至会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6.
康薇  卫秋雯 《健身科学》2014,(10):32-33
去首尔留学之前,杭州姑娘康薇对于韩国人爱美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整容成瘾的“人造美女”阶段。而在与韩国人亲密接触了五年之后,康薇发现韩国人,尤其是韩国老人,对美的执着与迷恋,绝不仅仅是美化仪表那么简单,那其实是一种对生活的全情投入和真挚热爱。如今再碰到那些说韩国人爱美是因为自卑或自恋的人,康薇都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庞文龙 《收藏》2010,(8):98-99
铜镜在我国古代文献史籍中常被称为鉴。鉴即盛水的盆子,上古时期,人们用它来鉴容。《楚辞·九辩》:“今修饰面窥镜兮。”已明确称作镜,并指出了它妆饰整容的用途。到了宋代,铜镜又被称作照子。此期,在镜背装饰上还出现了一批独具风采的人物故事题材。岐山县博物馆收藏的宋代柳毅传书故事镜和金代许由洗耳故事镜便是这类题材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表现之一就是渴望客貌俊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美容已成为一种时尚,整容也随之方兴未艾。然而,有不少人由于对美的鉴赏能力较低,盲目整容,结果化美为丑,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客挽美否是由其自身的气质、个性、修养、身材等决定的。东方女性多温柔、妩媚,西方女性多活泼奔放。东西之美,各具特色。如果依照西方女性的模式当作美的标准,盲目整容,鼻子弄得又高又直,嘴唇弄得又大又阔,然后再把头发染成金色,那反倒失去了东方女性的特点,使人感到异常别扭。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多少年来,人类一直渴望寻找“青春之源”,为了减慢衰老过程,世界各国每年在化妆品、膳食、整容等方面花费了大量金钱,但是无济于事。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但是人为的延缓衰老过程却是能够做到的。衰老的原因很多,锻炼少,抵抗力差,疾病乘虚而入,是衰老的重要因素。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体育锻炼肯定是防止衰老的有效手段,长跑就是其中之一。实践证明,坚持长跑的五十多岁的人,其身体状况比二  相似文献   

10.
趣图     
《健身科学》2014,(3):45-45
职业习惯 医生冲向挂衣架,喊道:“快把工具包递给我!”“出了什么事,爸爸?”女儿惊慌地问。“刚才一个年轻人打电话说,没有我,他就要死了。”女儿松了一口气:“别忙,我觉得,这电话是打给我的。”  相似文献   

11.
易指导干嘛让我家长来体校,我没犯什么错儿啊?肯定与我的“转正”有关。转得了转不了呢?要是转不了,我这5年的辛苦岂不是白废了? 谜底在揭开之前,总是让人百爪挠心般地惴惴不安。妈妈在易指导的办公室,我则在门外徘徊着,逡巡而不进。 不知过了多久,“吱呀”一声,门开了,妈妈笑吟吟地向我走来,满面春风的。 “鹏鹏,你转正啦!” “真的?” “是的!” “我真的成了专业队员了?” “是的!” “太棒了,我是专业的啦!” 我高兴得欢呼着,跳跃着,还不  相似文献   

12.
健康妙语     
我曾采访过一个快乐老人,他每天都会写“福”字日记,比如说“我今天跟老王下棋赢了三局,福!”但有一天他的日记是“我今天出了车祸,福!”我就问他出车祸怎么还是“福”呢?他大手一挥,说:“我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不缺钙。”  相似文献   

13.
前面说过拜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声势,托围棋文化的福分,虽然我既没有上“学前班”,也没有满七周岁,还是混进了爸爸单位附近的小学校。按说我这么个在“各个领域”腾挪、转换过的“散仙”,冷不丁进了教室是很难适应的。但是开学前几个月的围棋学习,至少让我练就了同龄孩子少有的“坐功”,所以“布局”阶段至少没出“恶手”,尽管老师很早就敏锐地发现我在课堂上不够“老实”……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手     
一个年轻人申请了一家大公司的经理职位,他通过了首轮面试,董事长在做最后面试时发现,这个年轻人从中学到研究生,学习一直非常优秀。经理问他:“是父亲为你付学费吗?”“我父亲在我一岁时就去世了,是我的母亲给我付的学费。”“那你社亲在哪家公司高就呢?”“我母亲是给人洗衣服的。”  相似文献   

15.
苏甦二段 《围棋天地》2011,(22):110-111
1995年,就是在“登”平顶山那年春季里的某一天,不知是我果真“顿悟”了,还是黄老邪看徒儿小驴上坡实纯困难“推”了一把,不经意间黄老师那的“二子关”居然顺利地过了,当我听到老师平静地说“你赢了”的那一刻,我的野心瞬间膨胀了(现在想来那盘棋下了不过一百五六十手,也是我和老师所有对局中手数最少的一局)……  相似文献   

16.
人说:“百闻不如一见。”我说:“百看不如一试。” 曾经在许多期《中国钓鱼》杂志上看到“魔力促饿鱼饵”的广告,心里总不以为然。但看多了以后却让我忍不住试上一试。去年8月份,我向安庆德鑫渔具厂邮购了10瓶“消食精”,10瓶“抢吞”,10袋“饿鱼宝”和10袋“醉鳖宝”。“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我加入钓鱼行列时间不长,钓技当然很一般,甚至经常“光头”。但是,自从9月份我得了此宝以后,我却成了一鸣惊人的“钓鱼高手”。我是前年参加我们林业学校钓鱼协会的,由于没有钓鱼经验,前年的比赛中,我仅钓了一条可怜兮…  相似文献   

17.
阎密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13,(8):134-134
“你可以坐我车一起走。” “太麻烦您了,我还是自己走吧。”“有什么麻烦的,正好顺路,而且我也不收你车费啊!”陈统恩笑着对记者说。就这样,搭着顺风车,也开始了我们的“闲聊”。  相似文献   

18.
“李阳、李阳、李阳”我三次点名,可是还是不见这位同学答到,于是我叫体育委员去找,找到后,他一见到我:“老师我不跑,反正我及不了格,你就打我零分吧!”眼里满是不屑,我一听火冒三丈,本想狠狠批评一通,可是看他那神态估计越批评越不跑。我忍住心中火气,想了一会说:“你怎么这么自信你及不了格呢?”“我自己怎样我知道!”他还是那副模样。我反问:“你不及格就不跑吗?”“是啊!”我又问:“那你刚才去做什么了?”他说:“打乒乓球。”我反问:“打乒乓球每次你都能打败别人吗?”他说:“不能。”我说:“你打不过别人,为什么还要打!”他无话,我继续问:“既然你那么自信,你敢不敢跟老师打个赌,只要你认真跑,我打赌你肯定能及格。”“好!我跑!”他很气愤。第圈他赌气跑得很快,  相似文献   

19.
认识我的人,接触我的人,大都知道我是个“忙人”——“忙”我的“文学爱好”,“忙”我的企业,“忙”我的亲朋好友之间礼尚往来,“忙”我的一个又一个的承诺、感恩和目标……曾经有挚友亲朋这样问我:“你整日忙忙碌碌、行色匆匆,难道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吗?”我说:“咋没有,每天喝几杯清茶的空闲还是很‘富’有的。”  相似文献   

20.
真逗!听——“我特别喜欢体育!你问我喜欢哪些项目,那可太多了!可以说除了地滚球、藤球、曲棍球外都喜欢!”著名京剧演员耿其昌对体育的一片热诚之情溢于言表。“我不喜欢体育!”八届政协委员、梅兰芳金奖获得者、耿的夫人李维康偏偏唱反调,“一点儿也不喜欢!”“我是从小就喜欢体育。因为它竞争性特别强,看着过瘾,带劲!”“看来你这人好斗!”“嗯,我好斗。——我好斗?”“你好斗!我比你温柔。为什么不喜欢体育?不为什么,就是不感兴趣。”“任何体育项目都不喜欢的人太少了!”笔者惊讶道。“是吗?那看来我是少数派了!”“哎!我就是多数派!”旁边做作业的女儿回头看着一本正经的父母,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