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珂珂 《大观周刊》2013,(12):120-120
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是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人,教师则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评价和咨询的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探索精神、锻炼学生顽强意志等方面都有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敖敦高娃 《大观周刊》2012,(28):261-261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理性化。文章从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夏文凌 《大观周刊》2012,(40):176-177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起点,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那么以往的课堂上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轻视学生口头表达。课堂上教师讲概念,学生记概念;教师讲例题,学生模仿学习,乏味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当今的课堂教学了。本文从发展学生提问、讨论、讲评、总结”说数学”能力人手,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去质疑、猜想、进取,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发挥其潜能。  相似文献   

4.
未术兰 《大观周刊》2013,(3):227-228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是尽最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提升学生的修养。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就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在此背景下,如何积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成为美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尹志安 《大观周刊》2011,(38):134-134
职业学校中,通过赏识教育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处理好赏识与批评的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庆华 《大观周刊》2013,(3):232-233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热爱学生、信任、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巧妙的运用激励的语言、动作、神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师对学生新奇、心裁地设想要及时地 称赞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成果要持欣赏的态度、鼓励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周小梅 《大观周刊》2012,(10):183-183
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作为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都深有体会。我曾经在教初三时做过统计,班里读过四大古典名著的学生不超过五分之一,了解鲁迅、巴金等现代作家作品的就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有缺少阅读时间、缺少阅读书籍、缺乏阅读兴趣、缺乏阅读指导。针对原因从保证阅读时间、挖掘阅读资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四方面提出指导方法。 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和重要职责。我们要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挖掘课外阅读资源。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确定课外阅读目标。我们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们要深化学生合作意识,激励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学生工是美国高校图书馆重要的一类工作人员,美国高校图书馆在学生工岗位设置及任职要求、岗位申请及雇用、学生工培训、学生工管理、学生工工资、学生工奖励机制等方面均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以从为更广泛的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建立规范的学生工聘用程序、加强学生工工作管理、建立学生工激励措施等方面优化学生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利俊 《新闻世界》2013,(6):351-352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创设情境,渲染氛围,建立与学生的情感。在学生动情之后,采用形象感悟、运用对比、引导想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情感得到激发之后,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升华学生的情感。只有学生升华情感后,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演绎情感。在情感的循序渐进中将情感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深入地领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经典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经典阅读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水平、写作水平及写作技巧。经典阅读使学生明理明智,学会做人做事。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可使学生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赵星 《大观周刊》2012,(27):191-191
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有效形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所以我们应该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那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现代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小红 《大观周刊》2013,(9):104-104
语文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将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语文是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工具,语文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多杰姐 《大观周刊》2012,(43):294-294
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实践的对象,但是学生这一对象与从事其它工作岗位的对象有着极大的不同。学生是有意识、有行为的活动主体,对学生的授课一定要让学生爱上课堂才能完成教学的任务。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激活教学课堂是让学生热爱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小学阶段的学生意识、知识都还相对模糊,自控力有限,在这一时期的学生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助,从而激活小学语文课堂,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王淑娥 《大观周刊》2011,(2):178-178
在小学语丈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启发性学习。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氍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具有至头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范正霞 《大观周刊》2011,(31):83-83
高中英语教学提倡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生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笔者就高中英语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吴丽娟 《大观周刊》2012,(24):193-194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我们教学生学习语文课,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使学生自知怎样读书、怎样作文、怎样做人。欲达到这三个“自知”,教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思想性很强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语文基本功训练,学生获得多种释疑途径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认为提高课堂释疑效率贵在导学——认真指导学生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内容含义,耐心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踏实指导学生练习。  相似文献   

17.
钟静 《大观周刊》2013,(11):202-202
学生作为独立个体都有其个性,作为教育者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文静 《大观周刊》2012,(44):299-299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课标》理念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中心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口语训练的重要手段。精彩的课堂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肩学生智力的大门,打开学生滔滔不绝的话匣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张晓银 《大观周刊》2011,(27):175-175
时代又呼唤着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理想、志趣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执着勇敢、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及乐观的人生态度。创设情感课堂气氛,用高度的热情激发感染学生,以情育入。  相似文献   

20.
白岩 《大观周刊》2011,(45):120-120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教育过程。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态度与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