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城是《广韵》作者陈彭年的故乡。南城话属赣方言抚广片,在整个江西方言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南城方言与《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比较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探寻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内部规律,从而为现代汉语的规范化等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研究依据。本文系声母比较、韵母比较的系列篇。为使对比条例清晰,文章以调类为基础,兼及古音的清浊,并参以方音调值,从五个方面进行比较论述。  相似文献   

2.
西宁声母与《广韵》声母的比较张成材(一)本文从《广韵》的声母出发看西中古声母在西宁今声母中有几种读音,从而宁今声母的读音。《广韵》代表了中古音为研究汉语古今语音演变,总结语音演变规系,西宁音指的是西宁今音。因此,本文律提供例证。也就是酉宁方言的声母和...  相似文献   

3.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 ,以市区方言为代表 ,有韵母 32个 ;这些韵母均可在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中找到源头 ,且绝大部分源头来自《广韵》。从历时角度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研究毕节方言韵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以市区方言为代表,有韵母32个;这些韵母均可在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中找到源头,且绝大部分源头来自《广韵》。从历时角度,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研究毕节方言韵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广韵》中从尧得声的谐声字的谐声规律,明确广韵中特殊谐声关系的存在。通过在各方言中和中古、上古读音的比较,揭示其语音发展痕迹,并显示谐声在语音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描述了《广韵》日母字在今长治方言中 的演变,并与普通话做比较,说明这部分字在长治方言中具有 独特的变化规律,而且保留有中古音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南城是《广韵》作者陈彭年的故乡。南城话属赣方言抚广片,内部多差异但能通话。本文以县城所在地建昌镇话为基础,它使用人口最广,是南城话的代表。南城话共有声母十八个:[P]、[P‘]、[m]、[f]、[t]、[t‘]、[n]、[l]、[ts]、[s]、[t(?)]、[t(?)‘]、[(?)]、[k]、[k‘]、[η]、[h]和零声母[φ]。现将南城方音声母分成七组依次论述。同时为了比较的方便,亦将南城方音六声调列出:阴平调11,阳平调35,上声调51,阴去调3,阳去调24,入声调5(注于例字音标后)。  相似文献   

8.
中古咸摄阳声韵—m韵尾演变到今方言,韵尾消变程度不一。本文从《汉语方音字汇》中选取由南至北的十个方言点来探讨咸摄阳声韵—m韵尾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渭方言本字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古今语音演变规律和词义的相关性,依据《广韵》、《集韵》反映的中古语音并结合《说文解字》、《玉篇》、《广雅》等书的释义,对甘肃通渭方言中的部分本字进行考求。  相似文献   

10.
滁州方言隶属北方方言的江淮官话,有入声是它的主要特点。《广韵》入声字在滁州方言里不是完整地保留,有个别演变为舒声。滁州方言里的入声字都是喉塞音[?]韵尾,韵母为[?]的入声字在滁州方言入声字中最多。考察滁州方言的入声现象,比较其与《广韵》普通话音类间的对应关系,探求《广韵》入声到滁州方言入声的纵向流变及滁州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横向渗透,展示滁州方言语音演变概貌。  相似文献   

11.
中古《广韵》声母系统中的知庄章三组字在普通话中的演变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但在方言中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参照《方言调查字表》,结合萍乡方言中的城关片老甲派城关话和小西路片老派东桥话的读音情况,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知庄章三组声母在萍乡方言这两个小片的读音,并通过两小片与普通话的读音对比及两小片之间的读音对比探究了它们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清水河县,由于地区偏僻,交通不便,语言很少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该县的方言至今仍保留了上古、中古及宋元时代的许多古语词。考究该县方言本字对研究训诂学、汉语史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本文择出该地区一些常用口语词,以《广韵》、《集韵》为比较,以古今音的对应关系考求本字。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索徐州方言的本字79个,从徐州方音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出发,按照音义结合的原则,确定了徐州方言中一些词语的写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历时分析和共时描写的方法,将朱堂话与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以北京音为代表的普通话进行比较,揭示出朱堂话语音的特点:朱堂话主要属于中原官话系统,但因在地理位置上与湖北毗邻,故而也明显带有西南官话的语音特征;同时又由于移民因素的影响,使得朱堂话也具有客赣方言的某些特点。收集到的一些宗谱为探究当地方言特征的形成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与中古《广韵》的音系对比对山东莱阳方言的声母系统的三方面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这三个方面是:尖团音的分合,精组与知、庄、章三组合流及日母字的层次分化。通过分析其变化条件及规律,为莱阳方言音系研究及普通话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界普遍认为 :在 2 1世纪 ,对方言的研究将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广韵》与现代聊城方言的比较入手 ,从声、韵和调三个方面 ,探讨两者之间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汉语音韵学向来分为三科: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古音学”以研究先秦古音为内容,也可称为上古汉语语音学。“今音学”以研究《切韵》、《广韵》一系韵书为主要内容,因为这些韵书基本上代表着中古音的原貌,所以又可称之为中古汉语语音学。“等韵学”则对《切韵》、《广韵》一系韵书所用的反切加以排比,从中归纳出音韵体系,并从音理上加以说明,亦可目之为中古音系的声韵配合图表。比较起来,三音  相似文献   

18.
宜山话属汉语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广西桂柳话的一支,庆远语音为其标准音。作者在本文着重考察两个方面:一、宜山话现代音系;二、中古音在宜山话中演变状况。文中调查用字及中古音类主要依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方言调查字表》和丁声树编《古今字音对照手册》,并适当参照《广韵》和周祖谟《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所用音标,除由于印刷原因将舌面前辅音改用汉语拼音 jqX 标注,舌根鼻辅音改用汉语拼音 ng 标注,舌尖前不圆唇元音以 I 标注外,余悉采用国际音标标注,并且除特殊情况外,国际音  相似文献   

19.
西昌方言中古庄组字多读[t]组,但有少数字读[ts]组。抽取西昌方言中所有读[ts]组的庄组字共70个,将其声、韵、调与中古《广韵》中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读[ts]组的庄组字基本上是中古生母止流梗三摄开口二、三等和遇摄合口三等平声字,演变在西昌方言中主要读/s/声母开口呼阴平字。联系汉语其他方言知庄章的今读情况,可判定西昌方言读[ts]组的庄组字是历史遗留的结果,而普通话中读[t]组西昌方言读[ts]组的原因则是由语音演变的时间性所致。  相似文献   

20.
以《方言调查字表》为工具实地考察周口市川汇区方言,通过对周口方言声、韵、调及其特点的描写、分析和比较,揭示周口方言音系的主要特征以及《广韵》语音系统和方言语音系统在声、韵、调上的异同及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