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大师华罗庚指出,读书学习要经历“由薄到厚”再“由厚到穷”的过程,这既是他的经验之谈,也是他权力倡导的学习方法.他说:“大家也许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了深入的探讨,在每页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出.邓扰会觉得更*了.但是,当$们真正自们地了解了书的内容,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通了全书的物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历了,愈是懂得远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经历的过程.”可见,由薄到厚就是对所学知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  相似文献   

2.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倡读书要"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薄→厚→薄,体现了读书的三个段及其转化特点。一、概读--"薄"。概读就是在开始读书的时候把书的内容概略的读一读。概读有利于掌握学习材料,有利于后续学习中的理解和概括。概读时要注意书的目录,目录体现了书的基本内容和脉络。掌握了目录,就掌握了知识的大概。略读还要注意书的前言、章节的导引段落、总结段落和知识间的转折语句,它们往往揭示了知识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数学家华罗庚的治学方法是“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由薄到厚”的目的,是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对科学知识详加分析、考虑,而后对内容增添注解,补充认识,书便“由薄到厚”。接着再把学过的内容融会贯通,提炼精要,抓住重点线索和基本思想方法,组织整理成精练的内容,这就是“由厚到薄”的过程。而如果就阅读和写作而言,往往是先把厚书读薄,再把读薄的书变厚,即“先读薄,再读厚”。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温故”就是指旧知识的复习,而这个“新”字,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通过复习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知识,将已有的知识纵横联系和贯穿起来,将这样串起来的系统知识重新储存到记忆中去,完成“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获取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倡读书要“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薄→厚→薄,体现了读书的三个阶段及其转化特点。 一、概读——“薄” 概读就是在开始读书的时候把书的内容概略的读一读。概读有利于掌握学习材料,有利于后续学习中的理解和概括。概读时要注意书的目录,目录体现了书的基本内容和脉络。翻看了日录,就了解了内容的大概。略读还要注意书的前言、章节的导引段落、总结段落和知识间的转折语  相似文献   

6.
数学大师华罗庚曾说过,学习数学有两个过程:其一是由薄到厚,其二是由厚到薄.学习一个单元的内容,可以看做由薄到厚的过程,而对单元的复习则是由厚到薄的过程,即将凌乱的知识进行提炼、概括、总结,以便在头脑中形成思想、观点和方法——"薄",这些"薄"的东西才是数学最本质的东西,也是应该让学生头脑中留住的东西.王老师的这节复习课,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主线展开,立意深远、结构新颖、以点带  相似文献   

7.
厚与薄读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书越读越多,眼界就会越来越阔,知识就会越来越丰,积累就会越来越富,于是书便越读越“厚”了———原来这“厚”是指装在脑子里的聪明才智。另一种说法是:书越读越多,水平就会越来越高,理解就会越来越深,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于是书便越读越“薄”了———原来这“薄”是指书提供给我们的营养变成的知识才干,数学家华罗庚说:“书要多读细读,由厚到薄;然后总领全书,由薄到厚。”金玉良言!博与专读书要“博”。鲁迅说:“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可见,“博”方能开阔视…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是学生各种知识来源的主渠道。许多高考试题就是教材所涉及知识的再现或知识点“包装”后的重新组合。古人云:书中有“黄金”。也就是说教材中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宝藏,只要你愿意挖掘,善于挖掘,就会有丰厚的收获。所以,会学习的同学从不忽视课本,而是将课本认真阅读,反复钻研,达到“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拓宽、引申)”的境界,他们对课本中的所有内容都会字斟句酌,深思熟虑,从不忽视教材中任何细微的部分。最后达到深挖教材,广积知识,培养潜能,提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进入4~5月份,对于高三年级学生来说,已到了高中学习的最后阶段,如果把漫长的高中学习过程比喻成马拉松跑,那么这个时期就是最后2km的冲刺阶段.通过高三前期的努力,物理知识的复习已经基本完成,习题也做了不少,这最后阶段,还应该做些什么呢?以下5个方面可能是应该特别注意的:一、系统梳理知识书首先要念厚,然后再念薄.高三年级复习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复习可以说是把书念厚的过程,第二阶段的学习就应该是把书念薄的过程.物理学科本身的逻辑性很强,要大体把握住这个体系,对那些主干与核心知识(如力学中的牛顿定律、动量守恒以及功能关系,电学中的欧姆定律、洛伦兹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等)要深刻理解,并且要把与  相似文献   

10.
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把学习的过程概括为“由薄到厚,由厚到薄”,实在是非常精辟的见解。过程的第一部份是“由薄到厚”,说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你看,学生在中学里读完  相似文献   

11.
四.厚变薄,简到繁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功课或者一本书的基本内容,需要经过由厚变薄和由薄变厚两个过程。所谓“由厚变薄”,就是把厚厚的一本书的骨干抽出来,这就把书变薄了;所谓“由薄变厚”,或者“由简到繁”、就是对书中的骨干部分,用自己的语言,做科学的延伸和展开。这里试以高等数学的部分内容为例,谈谈如何完成这两个学习环节。其它各门功课,虽然学习的内容和特点各不相同,但其基本思想仍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读书的过程,就是将书由“薄”读到“厚”,再由“厚”读到“薄”的过程。善于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就是将各知识点纵横联系,找出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在解题中加以应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试题容量较大的高考竞争中更能发挥作用。做到了一点,也就是完成了把书由“厚”读到“薄”的过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一方法的妙处。下面通过在有机化学总复习中总结的经验规律及其应用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华罗庚先生把学习过程精辟地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同样也要经历这两个过程.首先对所学的知识要理解和弄懂,不仅要记住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而且要弄清楚其适用的条件,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能否衍生新的知识,等等,这样细加分析、思考后,就会觉得教材"越来越厚".  相似文献   

14.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高中数学新教材在内容设置、栏目编排、版式设计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其中,在教材每页的一侧留下一栏空白的地方更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那么,教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对高中数学教学有何帮助?笔者认为,善于读书是学好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的"书要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要实现这个过程,学会做批注是个有效的途径.而新教材在每页留下一栏空白,为学生做批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目前新教材空白栏的利用情况如何?怎样才能有效的作批注?  相似文献   

15.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由不知到已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数学的概念、法则、定理,是互相联系、制约、不断发展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由旧课引进新课,实际上就是引导同学从已知到未知转化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一般是一个一个知识点逐步进行的,讲授学习了一段知识后,常常要安排几节复习课,老师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这是十分重要的.孤立的知识点、技能点,难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只有良好的认知结构,才容易记忆,也容易迁移,还可以让思维得到升华. 譬如到外地旅游,有没有地图是不一样的.因为有了地图,对照了地图选择一些景点旅游,你就把这些景点在整个区域里的位置弄清楚了.我国的数学大师华罗庚是自学成才的,他告诫我们:读书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由薄到厚",原先对这本书上的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很浅"薄",通过学习,书本上做了不少标记,也解了不少习题,一下子觉得内容很多,很"厚"实.很多学生,也包括一部分老师,以为学习到此结束了,这是不对的.学习还要有第二个过程,那就是"由厚到薄".知识很多,要进行整理,用几句话,或者一个图表把这部分知识内容勾画出来,这样就容易记住了. 目前,有些复习课上得不甚得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大师华罗庚曾说过,学习数学有两个过程:其一是由薄到厚,其二是由厚到薄.学习一个单元的内容,可以看做由薄到厚的过程,而对单元的复习则是由厚到薄的过程,即将凌乱的知识进行提炼、概括、总结,以便在头脑中形成思想、观点和方法——“薄”,这些“薄”的东西才是数学最本质的东西,也是应该让学生头脑中留住的东西.王老师的这节复习课,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主线展开,立意深远、结构新颖、以点带面、层层递进、融会贯通,数学思想方法蕴涵其中,有效地锤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很好地形成本单元的“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打好基础的第一要求是:对于一些基本的东西,要学深学透,不要急于看力所不能及的书籍.什么叫学深学透?这就是要经过“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华罗庚说,我们的学习要经过“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过程.首先是“由薄到厚”.比如学一本书,每个生字  相似文献   

20.
袁明华 《成才之路》2012,(27):13-13
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先生曾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一个是‘从厚到薄’。"在中学物理学科上来讲,从薄到厚指的是物理知识的逐步积淀,而从厚到薄则是学习能力的逐步提升。在知识的积累向能力提升这一转化中,反思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思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与思的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明,思明则新,思新则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