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阿Q正传》共九章,选入课本的是其中的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这两章是描写辛亥革命发生时,阿Q要求革命但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的经过,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有力地批判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这两章在《阿Q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第七章《革命》是情节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写阿Q由沉醉于精神胜利,到萌发了朦胧的革命要求,开始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胜利。第八章《不准革命》是小说的高潮,写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狼狈为奸,扼杀农民的革命要求,断送了辛亥革命的前途。  相似文献   

2.
在阿Q性格的本质特征研究方面,主流观点认为阿Q性格的本质特征是精神胜利。这一观点无法解释阿Q性格中主动活跃、真干实做的一面。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阿Q性格自相矛盾,因而阿Q无统一个性,《阿Q正传》在小说技巧上犯了明显和严重的错误。实际上,阿Q性格是有统一的本质特征的,即身为国民而又缺乏民魂。这一本质特征既体现为他对异己的以官魂和匪魂为代表的封建伦理文化的盲目服膺,也体现为其生活方式的本能性。精神胜利只是阿Q适应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他的核心性格特征。《阿Q正传》也没有犯人物无统一个性的严重错误。  相似文献   

3.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今年第一期发表的李殿元同志的文章指出:朱元璋没有背叛农民革命。文章说:农民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它不能建立自己的政权;即使有志建立,也必然迅速瓦解。所以,农民起义,只要最后摧毁了旧的封建政权,自己建立或是由他人来建立一个此善于彼的新封建政权,实际上就应该算完成了任务,符合广大农民的利益。文章指出:元末社会仍然是封建社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需要调动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为此,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著作中,特地写了“是非关系”一节,指出应当在弄清是非界限的基础上,帮助犯错误的同志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毛主席还引用了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的故事,要全党同志引以为戒。《阿Q正传》写的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农村发生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阿Q,是个生活景况十分悲惨,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的农民。但是,由于封建正统观念的毒害,他起初对革命  相似文献   

5.
<正>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笔下的阿Q形象。阿Q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一、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正传》高度概括地表现出几千年来封建文化背景下  相似文献   

6.
游民最突出的性格特质,即反社会性,他们鼓吹和欢呼动乱,尤其是重大的社会震荡,游民们生活在社会底层,朝不保夕,身份卑贱,受到其他阶层的歧视,因此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社会动荡如大规模的革命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游民所企及的变革也仅仅是自己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变更而已。古有刘邦、朱元璋这样的下层游民发迹变泰,现今我们在《阿Q正传》与《阿Q新传》的比附中,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小说《风波》的主题是反映二十世纪初叶中国农民生活的困苦和他们精神面貌的愚昧和落后,从而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赵七爷能得逞于一时,是由于七斤等人愚昧落后;而七斤等人的愚昧落后,正是通过他们在封建复辟势力面前无能为力而得到了突出的、充分的表现。在鲁迅这一时期的创作中,类似七斤这样的人物是很多的,象《药》中的华老栓、《阿Q正传》中的阿Q、《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故乡》中的润土等等。他们虽然各有其特点,但都处于社会的底层,受着许多苦痛磨难,而且都是麻木无知尚未觉悟的劳动群众。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前没有像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那样搞了一个比较深入的启蒙运动;辛亥革命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制度的基础,促成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因此不仅赵七爷依然故我,七斤等人也一仍其旧。  相似文献   

8.
本以全新的视角解读《阿Q正传》,从革命是《阿Q正传》典型环境的基调;“革命”是完成阿Q精神典型的点晴之笔和阿Q“革命”的独特精神价值--“臆想革命”三个方面,初步论述阿Q“革命”在小说中的真实意蕴,在阿Q的典型形象完成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新的命题:“臆想革命”,不仅可以为解读分析《阿Q正传》提供新论点,还为诠释历史与现实提出了新观点。  相似文献   

9.
《祝福内《阿Q正传》的批判锋芒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但是,《祝福》中鲁迅的忧愤更加深广,他对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及鲁镇小市民畸形文化人格的封建文化本质,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揭示,从而让人们认识到了封建文化的残酷野蛮及其残害人性的实质。《祝福》也恰是从以下三个层面广泛、深刻、有力地揭示了这种实质:(-)揭露了封建文化各因子对祥林嫂的合力绞杀。揭示了封建文化因子之间矛盾荒谬野蛮的实质。(二)通过对鲁镇小市民畸形文化人格的描绘,不仅揭示了封建文化战害人性的实质,而且深刻地剖析…  相似文献   

10.
假洋鬼子是《阿Q正传》中一个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人物。他貌似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实质上却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俘虏和代表。他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一个新变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时世的新变化在中国地主阶级这块腐木上催生的一棵毒蕈,是已微新其形而未新其思想的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