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月1日,我外公做七十大寿,大人小孩来了不少。这不,十多个小孩子把外公家闹得像开了锅似的。中午吃饭时,为了不让那些"小萝卜头"们"翻天",舅舅给我们另外摆了一个大圆桌,叫我去做一个小时的"老师",管住他们。  相似文献   

2.
沿海风暴     
Jim  刘中飞 《海外英语》2008,(3):44-45
暴风雨前的寂静中,人们并不是唯一成群结队到海滩上来的群体。海鸥们会飞来,聚到一起做充分的准备。这时,大海翻起了它的第一簇泛着泡沫的浪尖。很快,他就兴高采烈地沸腾着,像个充满乳白色泡泡和浪花的大气锅。几个观者四周的空气  相似文献   

3.
埃及的肉锅     
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摩西带着奴隶们逃出埃及前往重建家园的路上时,由于旅途辛劳饥饿,奴隶们竟然怀念起他们做奴隶时的种种好处来,因为做奴隶虽然辛苦,好歹还能吃饱,我们暂且称之为“埃及的肉锅”。我们在今天想象着这些奴隶恋恋不舍的神态,自然会觉得万分好笑。可是,假如我们还能再往下想一下的话,我们就应该知道,我们自己念念不舍的肉锅也不少呐。  相似文献   

4.
科普课上,听老师说用纸锅能把水烧开,我决定试一试. 回家后,我找来一张锡纸做了一个简易的纸锅,发亮的一面作锅底,白纸那面作锅里.再往纸锅里加上适量的水,把纸锅固定好,然后用点燃的蜡烛作炉子.过了一会儿,我用手摸摸纸锅里的水,"咦,水怎么还是冷的?"我以为是火力不够,又增加了几根蜡烛放在纸锅下面.几分钟过去了,水还是没有热.  相似文献   

5.
初冬的天气已经带着丝丝寒意,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课正在进行着.火热的场面与室外寒冷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0多位看似教师模样的“大学生”坐在小学生的课桌前.像炸了锅似的热烈地争论着、交流着、比面着.这是怎样的一节数学课呢?原来这是北京小学数学教师的一场以“如何读懂学生”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老师们正在转换角色做学生,经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和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6.
锅里的鱼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试验:将两条鱼分别放在两口盛满冷水的锅中,将其中一口锅快速地加热,另一口锅慢慢地加热。他发现,加热快的锅中的鱼很快就跳出来了,而慢慢加热的锅中的鱼开始还一直在悠闲地游着,后来,当它感觉到受不了时,已不能跳出锅来了,竟然就这样毫无反抗地死了。这个试验说明:一是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才不至于太迟。二是太舒适的环境就是最危  相似文献   

7.
心中默诵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我走上了自己向往的岗位──三尺讲台。初为人师,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忐忑与兴奋。初为人师,校长便把六年三班交给了我,领导的信任、家长的期望和学生们稚气的目光使我信心倍增,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和我的学生。正当我兴致勃勃地潜心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沉浸于每天的劳作,一封看似简短的来信却为我敲响了警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不光要做知识海洋的领航者,更要做人生旅途的指路人。一天下课,我回到办公室,意外地发现书中夹着一封信:“郭老师,我不想除您以外的任何人知道信的内…  相似文献   

8.
传说,那些美丽的彩蛋都是小兔子做的。在复活节的前一夜,小兔子们会煮一大锅的染料。  相似文献   

9.
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学生们正兴奋地做着物体沉浮的实验,此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课前为学生实验准备的十几根竹牙签中的二根突然沉在了水底,出现了牙签在水中沉与浮两种不同的现象。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这是怎么一回事呀?”“这牙签在水里到底是该沉还是浮呀?”“老师.你给牙签施了什么魔法呀?”“这沉入水里的牙签可能是不合格产品,伪劣商品!”……学生们变得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10.
我爸爸是北方人,爱吃面条。有一次,他到内地出差回来,什么也没买,惟独带回来一根汉白玉擀面杖。这根擀面杖透明光亮,约有40厘米长。这根擀面杖到我家的第二天,妈妈就用它给我们做了一锅面条。每次,妈妈擀完面,都要用抹布把擀面杖擦干净,小心翼翼地放进碗柜里。那几天,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演得正热,我就拿出汉白玉擀面杖当我的“如意金箍棒”。这根美丽的“金箍棒”成了我不可割舍的好伙伴。上学时我不能把它带到学校去,回到家就爱不释手。一天,《西游记》里正在演孙悟空向子孙们炫耀自己的如意金箍棒,掰不断,烧不化,想长就长,想缩就缩,看得…  相似文献   

11.
"双减"工作初见成效 当了几十年教师,本学期眼见着学校变化不小.一是早上不用火急火燎地赶着上班了,从上学期开始,学生8:20才需要到校,相比较原来的7:30,推迟了50分钟;二是学生的运动时间有了保证,课间学生不但可以做广播操,还可以跳绳、拍球、踢毽子.下午的延迟时间,学生们会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画画、棋艺、剪纸、书法、...  相似文献   

12.
对于数学,好多人不是爱它就是恨它,于是数学成了“枯燥”的代名词。可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五年级二班的数学可不背这个锅。瞧,施乐旺老师的数学课在“做游戏”,他和学生们一起玩抛硬币、夺宝奇兵,在玩中学生们理解了可能性;他的课很“惊奇”.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里总是存在着这样一种不和谐的现象:校长在会上把一项项工作布置下去,老师们不是尽快地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落实,而是锅不动瓢不响,用冷眼  相似文献   

14.
刘淑艳 《中国德育》2013,(12):73-74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校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要进行纸飞机比赛。欢迎各班同学踊跃报名。"广播中传来的这一通知在教室里炸开了锅,学生们的热情顿时"沸腾"了。紧接着,教室里的孩子们用灵巧的小手不停地折叠着,操场上的孩子们在一次次试飞中不断地奔跑着、欢呼着,校园里到处飞翔着各式各样的纸飞机……此情此景,勾起了我童年时许多美好的回忆,我  相似文献   

15.
纸锅烧水     
讲台上放着一个三角架,铁架上平放着一张金属的过滤网,网下正对着一盏酒精灯. 甑老师走进教室,笑眯眯地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纸锅烧水"的实验."我一听,心里就嘀咕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答卷     
“Go!Go!Go!Ao lei!Ao lei!Aolei!”听,我们班的铁杆球迷们正在疯狂地唱着《The cup of life》,同学们都在兴高采烈地谈着昨晚的世界杯比赛,教室里像开了锅似的沸腾着。这时,政治课代表突然冲了进来,慌张地对大家说:“快复习吧!过几天要考政治啦!”  相似文献   

17.
温水中的青蛙 一只青蛙在冷不防的情况下被扔进了沸水锅,千钧一发之际,它奋身一跃跳了出去.当再把这只青蛙放到冷水中,逐渐加热时,青蛙没有丝毫防备,惬意地享受着水的温暖,等它开始意识到危险,想奋力跳出去时,一切都已为时太晚.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何时,他们开始出现在那个路口。那是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除了特别恶劣的天气,他们都会在。年近不惑的一对男女,应该是夫妻。做着卖爆米花的小生意。不知是因为价钱便宜还是别的原因,生意特火。男人很安静,默默地一锅接一锅地装取。  相似文献   

19.
酸爽牛肉面     
不论严寒酷暑、周中周末,食堂一层卖牛肉面的窗口总是开着,师傅一勺勺地舀着清汤,碗碗牛肉面热气腾腾地散发着香味,吸引着教工学生们,即使是排上十米长的队伍,为等这一碗牛肉面也不足为惜.在冬天,穿过银装素裹的梧桐大道,呼噜噜吃完一碗刚出锅的牛肉面,这股暖流自口腔传入胃里,带来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在夏天,躲过炎炎烈日,点上一碗...  相似文献   

20.
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放进80℃的热水里,它会立即拼命地扑腾着想跳出来。而当把它放进一锅凉水里,然后在锅下加热,随着水温的缓慢升高,青蛙会被烫死,而它在这一加热过程中对水温的变化始终没有做出强烈的反应。通过这个小实验,你会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