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莹霞 《成才之路》2022,(13):40-42
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颁布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对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意义重大.作为专业标准内容之一的伦理准则,被看作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是整个专业标准的基础.伦理准则的演进与发展、内容以及伦理准则的特征反映了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伦理发展的特色.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伦理准则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伦理特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特殊教育同样具有伦理特性。对于当今我国的特殊教育而言,伦理研究有助于突破其理论薄弱的瓶颈,为其发展开辟新的路径。适用于特殊教育伦理研究的方法有典型案例分析法、抽样调查法与双向反思法,研究的着眼点在于:说明、描述教育事实,总结善恶斗争的规律;确立特殊教育的价值体系;指导特殊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3.
公益伦理是公益活动中调节公益行为主体和客体各方面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公益活动是对残疾人进行救助与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公益活动的主要对象是残疾人,文章从必要性、意义、类型及伦理要求等几个方面对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公益活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开展公益活动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4.
徐波 《文教资料》2014,(21):151-152
将伦理教育融入高等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把社会服务和特教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构建"康复训练室、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康复机构和特殊儿童家庭"四位一体、统一协调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极大地提高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关怀具有自然性、伦理性和制度性特征,并在人与人的交往和对话中形成关系性品质。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只有关怀才能够促使其健康成长、回归社会主流。融合教育教师应该具有关怀和关爱的品格,并养成敏感性的关怀品质,在自然情境中实现"零拒绝"的融合教育和满足每个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以实现特殊儿童的初级关怀和充分关怀。  相似文献   

6.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将"沟通与交往"列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而作为一门课程,当前"沟通与交往"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评价标准等构成课程最基本的要素也基本缺失。为解决江苏省南通市特殊教育学校"沟通与交往"课堂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全市各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沟通与交往"专题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诊断与评估,着力推进"沟通与交往"课程的区域性建设。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师生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伦理关系,它具体规定了师生交往双方需要遵循的一定道德伦理秩序,规约高校教育场域中的师生交往行为。高校师生交往关系伦理化的价值在于规范民主互信的教育生活,促进师生交往德性的生成,助力社会公共道德的提升。而现实中高校师生交往文化冲突化、交往行为功利化与交往情感疏离化阻隔了师生伦理性交往与精神沟通的可能,惟有重建基于思想对话的师生交往文化,明晰高校师生交往行为的伦理规制,打造赋予情感关怀的师生交往生态,方可匡正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中的新型师生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8.
交往伦理是人在交往中衍生出的某些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乡村社会交往伦理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西方个人价值本位思想的冲击,再加上国家正处于治理转型时期,乡村交往伦理从交往主体、交往范围、交往方式、交往空间等方面分别发生相应的变迁,为乡村社会带来了诸如教育、养老、婚姻、交往利益化等问题。为了解决相关社会问题,应该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乡村建设与家风建设,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伦理思想等有效措施重建乡村社会交往伦理,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引导,推动农村的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交往的关注一直是教育虚拟社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以伦理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哲学思考,旨在通过对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之伦理品性的分析彰显其伦理价值及伦理途径。为寻求合乎道德的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行为,首先分析其伦理诉求,发现因主体的道德能力受到虚拟环境的不良影响、交往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道德控制、信息管理存在缺漏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中的伦理缺陷较为突出,需要伦理的规约。应用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启示我们:在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原则的制定上应体现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在方法选择上应保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在操作管理上应做到自由与监管相统一,从而保证教育虚拟社区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与个性完满、寻求知识与德性的统一为伦理使命,促进教育虚拟社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伦理体现了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价值取向,文章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为了规避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应遵循必要的伦理原则对特殊儿童开展教育训练,加强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伦理建设,建立起特殊儿童教育训练工作的人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CEC)是美国最大的特殊教育专业组织,其制定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对美国乃至国际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均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借鉴作用。2010年和2012年,CEC分别颁布了新修订的“特殊教育教师伦理准则”和“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标准”。本文即在对其进行介绍和阐述的基础上,将其与2009版本进行内容、结构上的对比和分析,从而明确国际特殊教育教师从业要求的内涵及其变化趋势,以期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及整体质量的提高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专业性职业之一,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我国已经出台了针对小学、中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但还没有专门针对高等院校教师的专业标准。论文在分析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重要性基础上,借鉴《专业标准》构建理念,提出了高等院校从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特殊教育专业伦理及师德、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特殊教育专业能力三个方面的素养,并对其内容构成和关系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3.
隔离与融合:特殊教育范式的变迁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殊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科学范式变迁的影响.实证与建构主义、现代性与后现代的冲突与交融改变了特殊教育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方式.特殊教育发展经历了从心理一医学、社会学、组织学范式的变迁,现行特殊教育实践则主要体现了功能主义的观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则孕育了融合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在融合教育日益垄断特殊教育领域话语权、建立其强大的伦理与政治霸权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反思特殊教育发展的轨迹及其范式变迁.我国特殊教育范式的生成与发展应扎根于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劳动课程的发展与特殊教育发展相一致,在特殊教育学校出现的同时劳动课程就出现在特殊教育中。在劳动思想史中,劳动观念经历了伦理、经济与政治等知识论范畴的变化,并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式。特殊教育学校的劳动课程对特殊儿童的精神自由和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对包括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在内的劳动教育都可提供改革启示,即劳动教育亟待回归劳动的本真,让儿童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自我意识",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林口县特殊教育学校坚持立足实际、培育特色、服务社会的发展思路,开发了一套符合特殊教育规律、贴近生活实际、重视潜能开发、体现个性差异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平台建设方面着眼保障、强化支撑、创设氛围,培养有文化、会交往、有特长、能生存的特校毕业生,探索了一条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公民伦理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基础性构成,它形成并作用于公民的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呈现了个人以公民身份与其他公民进行交往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作为公民德性核心要素的民主、平等、责任、信任等价值观念,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主导元素.现代公民教育通过创设有意义的公民生活情境,以交往、对话和协商为主要方式,促进了公民道德理性水平的提升,是公民社会构建伦理生态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7.
公民伦理的显现领域与实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伦理作为市场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其本义是以公民身份出现的个人、组织在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可以相互提出的有效性要求。就公民伦理的主体而言,有以个人形态出现的公民伦理,也有以组织形式出现的公民伦理。前者表达的是个人以公民身份与其他个体公民和企业公民相互交往时相互提出的有效性要求;后者描述的是企业公民、公益组织在与其他个体公民和组织相互交往时提出的有效性要求。于是,公民伦理的显现领域和实现方式就主要表现为以个体和组织为主体的公共交往活动及其规则的有效性。从性质上看,公民伦理作为公共伦理的主要形态,其根本特征是它的功利性,即便以友爱的形式出现,其终极目标是自利。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及大学师生交往的疏离,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的诚实、尊敬、友爱和信任伦理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重要条件,培育大学生学习伙伴交往伦理是教育者的责任,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我成长,道德觉解不断提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全纳教育环境有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教育者间的合作、交往、信念形成等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国目前的全纳环境普遍水平不高,家长不支持,高校缺少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这需要形成全纳社会,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全纳教育的有效性,加强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伦理思想的发展理路依次表现为相互依赖和联系的三个阶段:交往伦理—话语伦理—程序主义伦理。总的说来,这三个阶段是一脉相承的,话语伦理是交往伦理的拓展,程序主义伦理是话语伦理的深化。程序主义伦理思想体现了哈贝马斯在伦理学研究上的主旨意图,从程序主义的角度反映了他对道德哲学问题思考的新方向和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