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徐晶晶 《上海教育》2009,(14):40-41
有消息说,2008年诺贝尔奖最大的收获者是日本名古屋大学。因为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益川敏英、小林诚,以及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科学家下村修,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一名古屋大学校友。都曾在名古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如果再加上200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名古屋大学教授野依良治,名古屋大学已经成就了四位诺贝尔奖得主。一所大学是如何成为研究人才培养沃土的?带着问题,记者来到名古屋大学上海事务所采访了名古屋大学副校长渡边芳人教授。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创新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通过大学企业合作研发促进创新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受到了政府和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应地,作为重要创新主体的大学,也在不断地探索与企业合作研发的体制机制创新。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欧美发达国家的讨论,对亚洲国家的考察则相对匮乏。在邻国日本,国立大学在其国家科研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为适应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深刻变化,日本国立大学的产学合作研发体系开展了一系列新的尝试。日本国立大学产学合作研发体制机制的最新变革及其特征,可以为中国研究型大学产学合作研发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效果分析——以名古屋大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至2006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根据国立大学法人调查委员会的解释,实施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制度有三个目的:一是创建富有个性的大学和开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育研究;二是强化国立大学对国民和社会的责任,并在高校贯彻落实竞争原理;三是实现经营责任明确化,并使大学的经营活动具有灵活性和战略性。简言之,希望通过此次法人化改革,在提高大学自主性和自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最终提高国立大学教育和研究质量、充分发挥国立大学使命。  相似文献   

4.
作为高端文化的发源地和生产者,大学对所在城市文化的影响客观而主动、外露而内化。依托大学文化的引领功能,可以实现城市软实力的建构与提升。  相似文献   

5.
大学的发展必须依靠所在城市的资源,城市的发展需要大学的支持,两者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大学参与城市互动发展可采取多种方式,要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因素,克服负面影响因素,同时,要充分认识大学对城市发展的贡献以及它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自1987年以来,在招生工作中改革入学考试方法,实行了推荐入学制度。一、实行推荐入学制的目的过去名古屋大学录取学生的方法,是将全国统考成绩和名古屋大学入学考试的学力测验成绩各按50%相加,按总分多少排列顺序,从中录取前100各为学员。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弊病:  相似文献   

7.
2004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为此,名古屋大学推出了一系列法人化改革措施:强化总长权力的组织运营结构改革;改革财政制度,积极争取竞争性资金;以经营为特征的行政管理改革等。名古屋大学的改革,通过强化经营推动综合性改革,提高了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对我国大学体制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蒋暑 《大学生》2016,(Z2):100-101
在日本的名古屋大学,曾有一位中国人在这里的樱花树下留下浪漫的文学足迹。大学的后辈们为他和他的小说立下石碑,作为永恒的纪念。这个人,就是郁达夫。1998年,名古屋大学在丰田讲堂前,为郁达夫和他的小说《沉沦》树立了一块文学碑。别看为一个外国人立碑好像很稀奇的样子,其实,在这个富有文学气息的国度,文学碑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名古屋大学的碑也不止这一座,它们不仅能够铭记历史,  相似文献   

9.
外包作为一种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工具,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从美国逐渐蔓延到日本、欧洲,成为全球企业界的一股潮流.随后,外包被引入大学管理,并在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显示了潜在的优势.本文详细探讨了外包在西方大学的应用与发展情况,分析了其流行于高教界的原因,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大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学,尤其是知名大学,不仅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的基地,而且能够为所在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断提供能量并注入新的活力,已然成为城市的名片。而大学所在城市也为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支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加深,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如何实现城市国际化和大学国际化,并成功地实现两者间的良性互动,是当前中国城市与大学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1.
试论非中心城市高校的中介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中心城市高校应在促进高水平大学与自身服务区域间的联系过程中发挥中介功能。这将有助于促进高校间的合理分工和密切合作 ,提高非中心城市高校的办学水平 ,增强高水平大学服务社会的针对性 ,使高等教育系统整体地面向社会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中日大学交流特别是重点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规模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特征表现为留学交流从单一的个体留学发展到校际共同培养,校际合作"强强"为主,产学合作有同有异,合作流向从"日高中低"逐步向"平行线"转变等.中日高教界应该抓住时代机遇,使两国的重点大学交流与合作再上新层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归纳了美国大学与城市关系的主要特点,即早期的反城市倾向、在空间选择上重小城镇而轻大城市、大学与城市关系的后天性以及大学与城市关系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地理、经济和文化根源,并对我国的大学与城市关系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大学与城市、社区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与城市、社区间关系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冲突又存在整合的历史,如果没有各种文化或利益的冲突,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学是否能够得益续存恐怕都成为一个问题;然而,如果没有整合,大学也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的机遇,对城市社区而言也同样如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与城市、社区间关系历史的梳理和现实的分析,揭示这种互动关系的本质,并针对当下中国的现实提出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nalyses 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spectuses from twenty-two Japanese universities involved in the 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gram (TGUP) to examine how universities in Japan present and underst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 prospectuses were analysed using qualitative text analysis to generate a series of themes connected to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TGUP participant universities were compar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ow different participant types present and underst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while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participant types and individual universities, overall, there appears to be a tension between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s an authoritative, university-centred activity and as a student-centric activity in which students are active participants. Furthermore, it found that although rankings ar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TGUP, few prospectuses mentioned rankings. The paper suggests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omission based on the TGUP participant type. Finally, this study offers insights into how Japanese universities underst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osition themselves as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Universities are necessarily implicated in processes of globalisation and neoliberalisation. But this also finds an expression in the ways that they operate in the cities in which they are located. They are always located in place, but the question remains whether they can be understood to be of the places in which they find themselves, capable of contributing to their development as learning cities. That is the question explor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help of evidence drawn from a research project in the United Kingdom which examined the regional role of four contrasting universities in four different urban locations.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their cities—universities negotiate their roles within particular urban settings, and they do so in instrumental ways, reflecting their own distinctive institutional priorities.  相似文献   

17.
Arab universities and European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 share a long history of mutual co-operation. The teaching staffs in Arab universities have been predominantly trained in Europe and America. Given the exigencies of globalization,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the Arab World and Europe and America must be pushed even further in the following main directions: (i) efforts to stem and reverse the brain drain; (ii) the development of non-conventional 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iii)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programmes and infrastructure; and (iv) the promotion and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CTs)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university co‐operation in Europe is conditioned by such major sets of events'as the evolution of the EC, growing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the recent revolutionary changes in eastern Europe. Attempts to develop inter‐university cooperation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an universities must still cope with the heritage of some forty‐five years of a divided Europe. Such strong points of the eastern European universities as research capacity should be recognized. A very good way to further inter‐university co‐operation on a broad front is through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particularly that linking contiguous regions on the East‐West European divide.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其研究型大学面临社会问责、学生意识转变、大学急速"巨型化"三大危机。本文梳理了日本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构成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主要包括7所旧制帝国大学、11所单科性官立大学以及庆应、早稻田两所私立名校;从组织结构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经历了由单一的"讲座制"向"研究生院重点化"方向的转变,这个转变给其本科教育、人事制度、财政预算等方面造成了深刻影响。当前日本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维持教学科研的卓越性,这将对日本大学的制度环境、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延伸而发展起来的概念,在当代高等教育当中不可或缺。实践教学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最基本体现。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摸索实践教学模式、对高校与社会资源的对接模式有益于高效、规范地展开教学。北京地区拥有丰富的日系社会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地分类梳理并加以利用,对北京地区高校日语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北京地区日系社会教学资源,找出适合本地区实践教学的优势,为日语专业本科水平的建设提升、打开日语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提供新方法和新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