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台湾地区自1994年颁布实施《师资培育法》后,经数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建立并完善了其教师证照制度,建立了师资培育认证、教师检定及教师评鉴为一体的教师证照制度,开创了师资培育改革的新篇章.进入21世纪,以资深教师辅导为特色的实习制度,使其教师证照制度再上新台阶,整体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师资现状、未来需求及人文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多共同点,因此台湾地区的师资培育改革为大陆师资培育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规定了教师职业必备的基本条件。其基本理念是肯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承认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师资格制度在台湾被称之为教师证照制度,采用检定的方式进行。教师证照制度是指“管理教师证照的有关单位,依照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先行制定检定的标准,使想要从事教职的人,向有关当局申请检定时,若合乎标准便发给教师证照。拥有教师证照者,便表示具有教学所需的专门知识与专业技能,足以胜任教职。未获得合格教师证照者,无法担任教职,即便或有因为教师供需不足而从事教学…  相似文献   

3.
美国幼儿园准教师和新教师专业标准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立较早且发展比较完善。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方面,美国也走在世界前列。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制定的《幼儿教育职业准备专业标准》和州际新教师支援与评量协会(InTASC)制定的《新教师许可、评估与发展的模型标准》分别对幼儿园准教师、新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倾向等提出了基本要求。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探索能牵引与反映教师、教法、教材改革的卓越课堂校本认证体系.建立"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说课反思"卓越课堂认证步骤与标准,系统推进"项目化、信息化、思政化、1+X书证融合"(简称三化一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完善"校赛—省赛—国赛"和"教坛新秀—教学名师"(简称一赛道两激励)的成长激励制度.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认证一批卓越课堂,打造一批卓越教师,然后根据升级的认证标准,进行下一轮持续认证,形成教学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美国外语教师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入,美国各个州的外语教师的入职认证体系依据"新教师评估与支持州际联盟"(INTASC)2002年颁布的《外语教师的入职执照示范标准》趋向协调统一。INTASC框架下的外语教师入职认证,使根据其认证标准通过教师执照考试的方式进行,并建立了完善的考试评分体系。INTASC框架下的外语教师入职认证体系,其本质是对新手外语教师进行"绩效本位"性质的综合评估,同时积极寻求与"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制定的优秀外语教师认证体系结盟。这标志着美国的外语教师教育进入了"标准化"的结盟时代,也为我国的外语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美国两大教师认证组织——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和美国优质教师证书委员会(ABCTE)的创立背景、认证标准、认证过程及其影响和意义作了对照分析,展示了美国教师认证领域专业化和反专业化(即所谓解制)这两种趋势的对立与互补状况。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先后出台,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明确了目标,制定了规范。新形势下为使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能适应新时代对现代化技能人才的需求,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新要求。结合多年从事高专语文教育的实践,就教师教育提出"四课"(课程、课堂、课内、课外)实践模式——此模式可归结为"一核"(教师核心素质)"四点"(上、下、内、外)"二元素"(高师教师和师范生),并通过论述,阐明"四课"实践模式具有开放、互动、适用、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实施资格认证制度是把关教师质量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拓宽教师来源的重要途径。基于对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梳理,以及对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我国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存在着尚未形成独立制度体系、学历资格标准较低、与专业标准对接不足、资格分类不够细致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与颁布实施,对构建中国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推动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制度的创新,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情。《标准》成为规范教师培养过程、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对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与影响》一书,是以周南照教授为主编的《教师专业标准研究》丛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教师专业化一直是沿袭传统职业专业化模式进行自身的专业化。然而,历经二三百年,西方教师职业依然未能成为社会公认的专业。20世纪的后期,得益于理论界的及时反思与总结,西方教师专业化模式发生了转型。通过对内进行教师专业教育和教师证照制度等的改革,对外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西方教师专业化开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彭海蕾 《幼儿教育》2012,(12):49-54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职业许可制度,它规定了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基本条件。教师资格认证是教师资格认证机构对申请特定教师资格的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审核的制度。美国幼教从业人员及其水平分类、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可标准、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以及证书分类等的经验,能够为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及认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家长教师协会协同有关专家先后制定了家长/家庭参与项目的国家标准和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国家标准。这两份标准均强调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经常性的、双向的、有意义的沟通,强调构建家庭外部支持系统的重要性。与前一份标准相比,后一份标准更加重视幼儿家庭的多样性,致力于推动家长深度参与幼儿园教育,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平等合作。  相似文献   

13.
王波 《中国特殊教育》2012,(3):13-16,32
2006年,美国国家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CATE)批准了由美国天才儿童协会(NAGC)和特殊儿童委员会(CEC)联合修订的《超常教育教师知识与技能标准》。文章分析了该《标准》制定的背景与过程,介绍了《标准》的内容特点,并阐述了《标准》对中国超常教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的幼儿教师教育标准是对幼儿教师总体素养的规范和要求。本文从该标准的内容出发,分析全美幼儿教育协会的幼儿教师教育标准的特点,认为该标准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实质的可操作性、鲜明的服务性。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的幼儿教师教育标准的启示,注重增强我国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意识性,注重我国幼儿教师观察、记录和评价幼儿的能力,注重提高我国幼儿教师与幼儿家庭、社区联系的紧密性。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flective process used by a group of early childhood faculty members to study national standard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The standards studied included those from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AEYC), 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and Support Consortium (INTASC),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NBPTS) and the Division for Early Childhood of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DEC/ECE). The reflective process and study resulted in changes in field experiences, course requirements and activities and assisted in state and national accreditation.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来,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当前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剖析。了解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存在的消极效应,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实施的真实情况,为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出台的师范专业认证实施办法引起高校的普遍关注,然而师范专业认证在具体实施方法、标准、程序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国际实质等效性。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师范专业与工程教育专业在认证主体、政策、程序、指标与标准方面的异同点,结合师范专业认证的不足,从认证主体机构性质、三级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工作基础强化、认证标准多方覆盖等方面,为我国师范专业认证体系发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2013 report by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Teacher Quality (NCTQ), most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are fai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programs, NCTQ insists, are not preparing new teachers with sufficiently ‘scientific’ methods and are, in the process, failing to properly train prospective teachers how to ‘lead the classroom’ (p. 2). In the deficit discourses employed by NCTQ,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have become a cesspool of ‘mediocrity’ (p. 1) where the overall findings ‘paint a grim picture of teacher prepa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 17). We actually agree that things are grim, but for very different reasons and in very different spaces. Using NCTQ’s ‘Teacher Prep Review: A Review of the Nation’s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as an entryway,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report typifies not only an alarmist approach usually found in conservative attempts at social policy and reform, but also further reifies quasi-empirically based research as the best (indeed the only) method by which to measure eff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The authors deconstruct the taken-for-granted assumptions within the NCTQ text, challenging quantification as a research/policy paradigm while arguing for the value of newly imagining educational possibility through risk and cre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