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禺笔下的痛苦人生--兼论曹禺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的戏剧作品里塑造了很多形象鲜活、灵肉丰富、充满质感的女性人物,她们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画廊里的经典人物,如繁漪、陈白露、花金子、愫芳等曹禺对他笔下的女主人公充满同情与欣赏?相反,我们在他的笔下却找不出真正完美的男性形象,他们几乎都是赢弱、无能、痛苦、不能自救的男人,是在人类的进化链条中被否定的人物。而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的人生都充满了痛苦的哀叹。  相似文献   

2.
李Jie人式的妇女形象是一个“追求、拼搏、失败”的悲剧人物群像,都有一个由“奴隶(非人)--斗士(人)--奴隶(非人)”循环式的个人奋斗史。因此,女性在任何时期都受着种种有形与无形人性恶的束缚与压迫,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得到完全解放的,失败的痛苦,往往多于胜利的欢快。李Jie人式的妇女形象都具有悲剧性命运。她们集中展现了近百年来中国妇女的种种心路历程,尤其要要求个性解放的愿望强烈。  相似文献   

3.
蒋子龙对新时期工业学有突出贡献,他在新时期工业学的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艺术追求方面均有新突破,对于振兴我国当前工业小说创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主我上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日本近代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风格独特、体裁各异的不朽名作。夏目漱石早年受东方正统文化濡染,汉学造诣颇深。经过长期的探索、磨练、形成了他关切人生,挟击社会恶习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他又是最早留学英国的日本近代作家,精通英语学,西方文化素养颇深,是位属于具有高深文化修养和丰富科学知识的作家,典型的靠东、西方腿走路的近代知识分子。他执着地追求人生的理想,探究人该如何生活,不懈地追求高层次的伦理性,并把它作为文学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5.
在《兔与猫》中,鲁迅运用象征手法刻画了几个富有象征意蕴的形象:兔、猫、"我",他将"伟大的同情"给予受到黑猫残害的兔子一家,让"我"凭着"强烈的正义感"杀死黑猫来为兔子报仇。在看似平常温和的笔法下,鲁迅赋予《兔与猫》在形象和主旨上的双重象征性,反映了他爱怜弱小、反抗残暴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他的生命意识与抗争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妇女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也在不断变化,学作品以形象的方式同步反映,关注着不同时代的女性,十九世纪以前的女性形象是男性美的理想的载体和男性个性解决的一部分-爱情自由的必须参与,而简爱则表现了知识女性在精神,情感方面的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新思考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陈果安先生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语言的观点值得再商榷,我们认为,文学形象是有自足性的,文学的目的在于塑造形象,形象是文学的本质,但是在强调文学的形象的本质的同时,应该重视语言的能动性,加强对语言是如何塑造形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简析夏洛克性格的多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洛克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同时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形象。传统观点认为夏洛克狠毒、阴险、贪婪、吝啬,一无是处。但这样的评论是片面的,因为夏洛克的性格中还有积极的一面,他勇敢、机智、精明、能言善辩,值得同情。  相似文献   

9.
×××同学问:应该怎样理解《小麻雀》中小麻雀的形像? 答:这是一篇描写小动物的散文,发表于强暴横行、以强凌弱的旧时代。作者以十分细腻的笔触,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小麻雀的可悲形象,抒发了作者对被损害被侮辱的弱小者的深切同情。老舍家境贫寒,幼年丧父,靠母亲抚养长大。从童年到少年,他尝过贫困的苦楚和受人欺凌的屈辱。他生活在劳动人民之中,感受到互助周济的温暖。老舍爱那些弱小、受欺辱的生灵,因此在这只小麻雀身上寄寓了自己对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小人物”形象时,人们通常习惯从道德伦理角度对其善良性格、顺存行为、忍让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对其不幸遭遇给予深切同情。这是文本解读上的一种偏失,有悖于作者的创作初衰。结合“小人物”形象出现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小人物”形象重新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小人物”形象是奴性的化身.是幻想的典型。这种时代转型期的逆社会现象,直接造成“小人物”崇尚权势、丧失自我的心态,致使其生命意义黯然失色。“小人物”形象寄寓了作者的同情。但更多地倾注了作者对其劣根性含蓄而深沉的抨击,其目的在于“揭出病根,引起疗救”。  相似文献   

11.
管建刚 《教师》2013,(10):1-1
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不是只有接受礼物才能获得快乐,不是只有考出高分才能拥有快乐,不是只有一呼百应才能体验快乐,快乐其实还有很多。譬如给予的快乐。快乐不仅来自收获,更来自给予。给予的快乐是人世间少有的充盈着透明质感与人性光辉的快乐。譬如同情的快乐。世界上没有最弱小的人,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另一些人的强者,每一个人都能在同情比自己更弱小的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既出于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深刻了解,又由于自己精深的艺术造诣,鲁迅为我们刻画了孔乙己这一悲剧形象。对于这一形象,鲁迅自己也深感满意,他曾经对孙伏国说,在自己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性别意识的初步觉醒、题材内容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彩、对被侮辱者和被损害者的关切同情,以个人经历和独特感受为情感主线结构作品、自叙式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勾划了五四--中国女性文学的首次崛起轮廓。  相似文献   

14.
吴王夫差有勇有谋,为吴国的强盛做出了极大贡献。他好大喜功、僭礼违制,导致吴国最终走向灭亡,但不能据此否定他的历史作用。后世文学作品中夫差的"昏君"形象,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夫差的弱化有关,而司马迁弱化夫差形象是由于他否定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国君,偏爱忍辱负重、发奋有为的复仇者,同情一心为国、惨遭迫害的不幸者,痛恨残害忠良、卖主求荣的奸佞。  相似文献   

15.
沈从小说的情调是道德困境中的同情观念。它既表现为对业已逝去的农业明的眷恋、欣赏及其必然灭亡命运的嗟伤,又表现为对工业明(城市明)的嘲讽抗拒,从而使这种同情意绪具有了丰厚的历史内涵,他的乡土小说也因此而具有了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形象,抑或是语言?--就文学本体与赵炎秋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本体地位显然不是一个一般性的理论问题,赵炎秋先生有机整合形象论文论、语言论文认,试图从有机,综合的层面揭示文学作品是如何生成的,这种努力给我产的文艺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但赵先生的形象本体观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7.
王朔在他的“顽主”系列作品里塑造了一群顽主形象,而王小波在他的《时代三部曲》里塑造了相互联系的王二形象,二者对于现有价值的质疑与消解都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王朔与王小波的身份与经历的不同以及写作目的不同,致使两种人物在姿态、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尤其是人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这几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网络学与传统学有着巨大的差异,流是网络学的本质。本对网络学与传统学的各种本质差异做了形象描述,大体钗勒出网络学的“体貌特征”,以“流”的形态看待网络写作与网络体的发展,才能正确地去评价它。  相似文献   

19.
英加登哲学思想对他论的影响;英加登现象学论的主要内容--学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形式结构、具体化及审美经验;英加登现象学论的得失。  相似文献   

20.
徐渭的本色论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是“俗”和“真”。徐渭的禀赋遭遇和人格思想决定了他的学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和鲜明的个性意识使他确立了新的戏曲美学标准。提出了以心灵觉醒为基础,以通俗自然为核心,以摹写真情、真性为目的的本色论。在他的杂剧《四声猿》,理论作《南词叙录》、《西厢序》等中都有确实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