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际权威杂志《自然》研究预测,21世纪世界人口结构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会从目前的10%上升到22%,到本世纪末将达到34%,老年人将占到1/3。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学教授马谢民对记者说:“当前,我国老龄事业面,岛三大挑战:第一是快速老龄化。现在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是0.66%,老年人的增长率是5.26%。这意味着老龄人口的增长是正常人口增长的5倍。也就是说,到了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将会超过2亿,到2050年将超过4亿。第二是老人高龄化。  相似文献   

3.
陈梦熊 《资源科学》1990,12(6):29-35
一、前言 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是:人口高度集中;工矿业高度集中。因此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资源条件,如农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及水资源,其中尤以水资源最为重要。 自本世纪以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20年代全球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0%,到50年代增加到28%,而80年代已增到41%。据预测2000年,城市人口将达5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4%,苏联占65%。我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逐渐进入低生育水平的人口再生产状态,人口的出生质量问题也浮出水面。据统计,仅先天性畸形导致婴儿死亡的比例至少有十年超过了20%,在1999年已达到30%。而先天残疾数量还在不断地累加,这将直接影响到人口结构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9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十年。这十年人口政策的选择将决定21世纪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两倍于现在的人口,还是三倍于现在的人口。它也将决定环境污染的速度,是加快还是放慢。目前世界人口有53亿,差不多每秒钟增加3个人,每天增加25万,每年增加9000万到1亿,这相当于整个东欧或者中美洲的人口。按照这个速度,90年代就将增加10亿人口——相当于整整一个中国的人口。从6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末的35年里,95%以上的人口增长发生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  相似文献   

6.
农业和粮食在最近的50年中,全球人口增长了 132%,而产粮土地面积的增长只有19%。到2050年,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伊朗的人均种粮面积将缩小到不足1950年时的1/4。未来的农民不但种植粮食而且种植疫苗。“分子农业”将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培育出能产生疫苗、化学药品和生物降解塑料的植物。来自  相似文献   

7.
<正> 山东土地总面积23508万亩,耕地12001.50万亩,总人口8838万人。人均土地2.66亩,仅为全国人均11.87亩的22.4%,同世界人均55.2亩相比仅占4.8%;人均耕地1.36亩,低于全国人均1.68亩的水平,仅占世界人均6亩的22.7%。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更为强烈,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将更为突出。据预测,到2000年山东大部分地市土地人口承载量将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城市人口约2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2%,预计到2006年,世界人口的一半即32亿将是城市居民。现在全世界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已达到325个,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有20个。  相似文献   

9.
人口达到60亿世界人口增长率仍在上升,除少数国家增长率下降以外,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得较快。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总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800万,到七十年代已高达每年增加7,700万,为原来增长速度的3倍以上。今天的世界总人口为45亿左右。据联合国专家预计,到2000年世界总人口约为60亿;中国如能把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以下,到2000年人口约为12亿。美国专家最近预测,在1980-2000年这段期间,世界总人口为45-60亿,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5%±0.3%,比七十年代早期的人口增长率下降2%左右。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在今后20年里,处在空前下降时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口达178亿。占总人口数的13.26%,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18亿,占总人口数的8.87%,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的1/3将是老年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组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随着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许多呼吸系统疾病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朱庆芳 《百科知识》2005,(9S):53-54
近十多年来,老龄化速度在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3年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0980万人,占总人口8.5%,比1990年的5.6%提高了2.9个百分点,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1.7亿多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提高到12%。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河川年总径流量约2.7万亿立方米,到2000年中国耗水总量将达到1.3~2万亿立方米。长江流径18个省市区,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流域耕地占全国的24%,人口占34.2%,国民生产总值占31%,水资源占35%。该流域内每  相似文献   

13.
自从美国人G·R·蒂拉在1918年第一次使用“卫星城”这一名词,并主张把工厂从大城市稠密地区迁移到周围地区建立卫星城以来,卫星城在许多国家有了广泛的发展。我国从1957年开始在北京和上海周围也建设了若干卫星城。发展卫星城能否起到控制大城市规模、疏散城市人口的作用呢?对此学术界还有不同意见。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建设卫星城是大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卫星城的出现,是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城市化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本世纪二十年代,城市人口约为10%,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有了迅速发展,到七十年代,城市人口已占40%。有人估计到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占到60%;与此同时大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800年全世界  相似文献   

14.
社科文摘     
正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96亿2014年9月11日,即联合国宣布的世界人口日这一天,共有72亿人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颗星球上。根据联合国人口学家们的估算数据,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6亿。到2050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将增加到9个,人口总数第一的国家将是印度,达到将近16.6亿。中国人口将从2030年开始减少,到本世纪末减至11亿。尼日利亚人口预计将在2050年超过目前人口第三的美国,并在本世纪末开始与中国"争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制于社会中几乎所有的方面。所以,对于影响未来教育发展的种种因素的考虑,我们也只有到社会现实中去寻找。 1、人口人口可能是影响未来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据联合国估计,1980—2000年间,世界人口将上升大约40%,即世界人口总量将由80年代的44亿上升到62亿。人口数量的增加无疑将影响到未来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相应的教育条件的提供等方面。在今后社会发展更多地依靠教育的情况下,教育投资的追加、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以及师资数量的提供及其相应的师资质量的提高等等,无疑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地球可以受容多少人口的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得出了各自迥异的答案。有人说地球可以养活6000亿、1000亿或500亿人口,有人说地球最大负载力为300亿,现在则有较多的人对于地球受容100亿人口持乐观的态度。这种乐观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近30年来,世界大多数国家先后实行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使全球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从高峰期2%,下降到目前的1.7%,今后还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预测将在21世纪未期实现世界人口的静止。二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传出令人振奋的喜讯。例如,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能够供给人类丰富的食物;新能源革命可以最终消除世界的能源危机等等。科学技术也就成为人们对地球受容100亿人口  相似文献   

17.
李越 《百科知识》2022,(3):41-43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日本少子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短时间内就经历了从少子化到严重少子化,进而到超少子化的转变.根据日本《2019年少子化情况及应对措施概况》,日本人口预计于2053年减少到一万人.在2018年的总人口结构中,儿童人口仅占比12.2%,而高龄人口占比达28.1%,日本社会少子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化在大多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里,低人口出生率及长寿命正在增加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一些欧洲国家当前出生率的趋势可能很快会使总人口及处于工作年龄人口的数量下降,这就加剧了为老年人筹集养老金、医疗保健等福利经费的问题。人口出生率在大多OECD国家里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呈急转直下的趋势,并且现在已经低于维持人口平衡所需的水平。到下个世纪,由于那些在战后人口出生高峰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开始进入老年,低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大。其结果将会导致许多国家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率在20~30年内显著增长。从整个OECD范围来看,预计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12%急剧上升到2040年(预计最高年份)的  相似文献   

19.
张亚军 《未来与发展》2003,24(4):45-46,44
一、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践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社会保障改革的重点之一。目前,世界各国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保障的制度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由于出生率锐减和预期寿命延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逐年上升。到2020年,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9%上升  相似文献   

20.
黄中 《百科知识》2000,(6):18-19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根据联合国的发展报告,世界水资源短缺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人口不断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上升,城市化的步伐加快,都使人类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20%的世界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还将增加30%。水源短缺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据估计,世界上每8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亡于饮用水不卫生所引发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霍乱、登革热等。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数将增加到23亿,而由饮用水不卫生致死的人数将大大超过目前的每年530万。实际上,世界水资源短缺很大程度是由于不合理和没有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和环境污染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