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常用的"武器",重要性和权威性不言而喻,但从实际宣传效果来看,地市党报的时政新闻大都难入读者的眼,难进读者的脑。改进地市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增强时政新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地市党报可读性和影响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媒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能够很好地贴近读者,服务读者,从而吸引读者,提高新闻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2.
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见长的社会新闻,在新闻媒体中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众多媒体包括地市党报都把社会新闻作为吸引读着、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阵地经营。社会新闻既是党报占领和开拓读哲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是党报反映礼情民意的重要途径,更是党报引导受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3.
报道社区新闻,是地市党报践行“三贴近”的必由之路。社区新闻难以走进地市党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难以发现社区新闻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发现社区新闻要解决三个问题:对社区新闻的认识,发现什么样的社区新闻,如何发现社区新闻。  相似文献   

4.
桂运东 《新闻前哨》2006,(10):37-37
为了便于分析,笔将目前地市报的本地新闻分为三类:规定的政务新闻,即当地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调研、重大工作报道等;工作报道,指本地各战线、局以及所辖县市区的会议、活动、重大工作等;“三贴近”的新闻,指受读欢迎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政治、经济、社会、娱、民生新闻.等。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质上就是在呼唤新闻改革。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报业发展的历程,成就固然辉煌,亟需改革的种种弊端也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地市报,在新闻改革的征途上更是任重道远。新闻改革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笔者这里仅根据“三贴近”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三个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为人民服务是党报的宗旨,党报的发展离不开群众,必须服务群众、贴近群众.贴近群众关键在于服务群众.本文从"新闻服务"的角度出发,结合平日的工作经验,谈谈关于地市党报如何贴近群众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在广播电视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市一级地方台办新闻的难度显然比以前增加了。为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对信息获得的渴望和诉求,许多地方台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三贴近”原则的前提下,创新观念,呈现出了新闻节目大扩容新闻题材大贴近和新闻形态不断创新的新状态、新格局、新走向。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把"民生"摆在重要位置之后,具有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民生新闻”受到了广大听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自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就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新闻工作的重要原则,围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一目标,中央、省、地市三级党报在新闻报道中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创新,党报  相似文献   

9.
自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就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新闻工作的重要原则,围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一目标,中央、省、地市三级党报在新闻报道中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创新,党报的亲和力明显得到提高。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大量模式化的政务新闻仍然盘踞在各级党委机关报纸的版面上,这些新闻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僵化的结构、官化的语言、死板的文风、空洞的内容,拒读者于版面之外。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会展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地市党报如何围绕本地区经济发展重点任务,不断做好做活会展新闻,显得越来越重要。贴近市民需求,促使会展新闻民生化,同时服务会展工作,做到官方满意、民间称好,报社也获益,既是本文所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配合党和政府不同时期各项中心工作的"常规武器".但是,目前,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着诸多"冷、硬、浅、陋"的现象,在领导活动、会议新闻及各种工作性、成就性报道中充斥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浓厚的说教味儿.如何才能让党的方针、政策、思路更好地"入"读者的眼,"进"读者的心,做到领导放心市民满意?笔者认为,时政新闻的报道要强化民生化表达,以普通百姓的需求为着眼点,发挥党报优势,实现由一般的贴近向有高度、有深度贴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袁俊 《新闻窗》2010,(2):113-114
当前,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地市党报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好民生新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民生新闻大多来自基层,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做好民生新闻既能使地市党报践行“三贴近”,又能在读者心中增强公信力和亲和力。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出自身的特色,提升地市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市报新闻研究室是地市一级报纸的新闻学术研究机构,重视并充分发挥这一机构的作用,对于加强新形势下的地市报新闻学术研究工作,推进地市报新闻事业的深入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市报新闻研究室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地市报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地市报新闻学术研究工作日趋活跃,已从单纯的新闻实践逐步走上了与新闻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以山东为例,全省17家地市报已有四分之三以上建立了新闻研究室。尽管这些新闻研究室大都建立时间不长,但在总结新闻实践经验、开展新闻理论研讨、交流新闻业务、传递新闻信息、培训新闻队伍、整理新闻资料、参与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内、国际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近年来各新闻单位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都想方设法在贴近受众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的报道能以重要、深刻、新鲜的内涵,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像人民日报这样高层次的党报,一方面也在不断改革新闻写作和版面面孔,力图以新颖的新闻、生动活泼的版面语言与群众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又在专刊、专版上花大力气以使稿件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适应不同读者口味的需要。时下,追求贴近、探索贴近、崇尚贴近,已成了新闻写作和读者品评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贴近,这既是社…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是与社会新闻有所区别的,我们说新闻媒体不仅是一个信息传输的交流平台,最重要的是负有对社会的监督舆论职能。作为中国电视界新型新闻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民生新闻如今已经成为各地电视台尤其是地市电视台频道具有生命力的“新闻立台”节目,她以亲民、本土的新闻特色贴近广大观众的心,以层出不穷,各具特色的地域民生新闻,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频道和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并借助其品牌效益,带动其他栏目和频道的发展,从而提高频道和电视台的整体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山西电视市场为例,省台新开创的民生栏目《都市110》、《小郭跑腿》收视率日渐飙升,太原广播电视台创办几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宏观策划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还只是停留在一种常规的、平庸的报道上,就谈不上新闻策划。创新是新闻策划的灵魂,而且要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上。新闻报道宏观策划如何创新是摆在地市党报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地市党报新闻报道宏观策划的创新要遵循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按照“三贴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事新闻工作7年有余,从采访记者到责任编辑,其中感悟最多的是:作为一名地市报的采编人员,一定要坚持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要带着责任和感情写稿、编稿。  相似文献   

18.
新闻科学,既有基础理论的“学”,又有应用理论、操作方法的“术”。本文拟就新闻写作(包括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下同)的贴近术谈点看法。面对国内、国际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近年来各新闻单位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都想方设法在贴近受众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的报道能以重要、深刻、新鲜的内涵,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追求贴近、探索贴近、崇尚贴近,已成为新闻写作和受众品评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贴近,这既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个重要原则,又是新闻传播规律的内在要求。只有贴近…  相似文献   

19.
拜读过地市州盟报2005年新闻摄影评选的论文和新闻照片,得出的印象是:作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他们把2004年发生在中国农村的新鲜事、当地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活生生地摆在读者面前.内容所及,不仅是内地的,也包括西藏、青海、内蒙等边远地区.他们的突出特点在于: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地市报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地市报新闻学术研究工作日趋活跃,已从单纯的新闻实践逐步走上了与新闻研究相结合的道路。目前,全省17家地市报已有四分之三以上建立了新闻研究室。尽管这些新闻研究室大都建立时间不长,但在总结新闻实践经验、开展新闻理论研讨、交流新闻业务、传递新闻信息、培训新闻队伍、整理新闻资料、参与新闻报道策划、研究新闻改革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促进地市报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