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中国广播》2012,(8):3-5
《走基层看西藏》报道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率2011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专题报道《阳光雪域60年》的延伸和深入。报道组分八批深入村社,访农家走牧户,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并通过电话连线、录音报道、网络图文报道、报刊等形式,  相似文献   

2.
我到基层采写的报道,大多是发掘凡人善举的“善行河北”主题报道。对于自身来说,每次走基层采访,我总是能收获写作的灵感,收获震撼心灵的感动,这些收获让我不断成长:如大年初一,接孤儿回家过年的“爱心妈妈团”;如带着重病母亲上学,边打工边赚医药费的“最美麻辣烫女孩,,常莎;如徒步接亲,举行“光盘”婚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石家庄80后小夫妻……这些报道无一不是来自基。.只有真正到基层去,才能发现鲜活的新闻线索,采写的报道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记者的素质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和提升。我写的这些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很强的社会反响,比如“爱心妈妈团”报道见报后,很多读者给我打来电话,有的明确表示,想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把孤儿接回家,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2011,(3):1-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1月26日~2月17日,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央广新闻》等节目中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先后派出60多支采访报道小分队深入基层。民族之声、藏语广播、维语广播统一开设《来自基层的报道》专栏,军事节目《国防时空》开设《新春走军营》专栏。中国广播网及中国民族广播网用蒙、藏、维、哈、朝5种语言刊发记者在基层发回的文字、图片、音视频报道。  相似文献   

4.
湖北是农业大省,为了摸清全省农产品发展现状,近期楚天金报选定省内五个优势行业,重点策划《湖北农产品俏销走四方——农产五贩记》系列调查报道。4月7日、14日、5月1日、14日、24日,通过记者亲身经历和深入调查,《楚天金报》相继推出“贩蛋记”、“贩藕记”、“贩虾记”、“贩蜜记”、“贩猪记”等5个行业10个整版报道,鲜活地反映了当代农民的真实生存状况、农产品市场的活跃程度、物流运输环节的畅达以及商品社会的自身商业规则等,有效地宣传了湖北充满优势的农产品行业。  相似文献   

5.
新闻战线的文风问题说到底是记者的作风问题,而作风问题则主要是记者脱离群众的问题、飘浮于基层之上的问题。2011年8月以来,河南省驻马店日报社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深入扎实地开展“走、转、改”活动,坚持把走基层作为活动的切入点、把转作风作为活动的关键点、把改文风作为活动的落脚点,通过抓走基层实现改文风,以改文风进一步推动走基层。一年多的时间,《驻马店日报》的文风问题得到了重大改观:华而不实的文章少了,言之有物的文章多了;干瘪枯燥的语言少了,鲜明生动的语言多了;一般性的工作报道少了,反映基层生动实践的报道多了。实践证明:改文风关键要落实在走基层上。  相似文献   

6.
从今年1月31日至2月28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南方周末》通过对新闻资源的组合与策划,对“雪灾”作了一系列报道:《雪压中国》、《让历史记住这一“年”》、《雪问中国》和“雪立中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理性、正义、良知、爱心,使得万众一心抗雪灾的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2011年8月9日开始,北京电视台落实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多个部委要求,开展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出《我在基层》《我们在现场》《说句心里话》等系列报道,并和传统系列报道《开局之年走一线》《12345需求与反馈》组合出击,全方位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蹲点采访报道.第一批9路记者奔赴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厂矿车间,拍摄、采写出一组组感人至深的报道.有的记者站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和排水集团的职工一起排放积水;有的记者下到地下20米深的地铁10号线施工现场,跟随地铁建设者彻夜检查地铁安全保障;还有的记者与检测人员一起下井,冒着逾50摄氏度的高温,在仅有1.2米高的热力抢险沟中排除故障……一系列的蹲点体验,呈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也是新闻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信念的一次洗礼、一次全新的铸造.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11日“春节记者走基层”专栏无疑是《江城日报》近期报道中的一个亮点。对比《人民日报》、《吉林日报》等纸媒的同类报道,本报的这一组稿件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写作极具自己的特点,从报道的力度上来看亦更为强势。虽是上级宣传部门的命题作文,但读者依然可以从中看出繁花似锦,而百花丛中最靓的一朵,笔者认为当属该专栏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13,(3):F0002-F0002,I0001-I0003
2013年2月3日至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上海、安徽、湖北、河南、贵州电台,延续春运特别节目《温暖回家路》,直播车开到北京、上海、蚌埠、武汉、郑州、贵阳等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六大火车站站前。每场直播邀请当地火车站负责人担任嘉宾,排队购票和等待进站的旅客不仅能“听”到直播,  相似文献   

10.
赵允芳 《传媒观察》2005,(10):12-14
人们知道阿来,首先是那部为他赢得国内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的《尘埃落定》。而目前发行量已经高达40万的《科幻世界》杂志,又让人们认识了作为社长、总编辑的阿来。这篇访谈不和阿来谈文学,因为阿来曾不止一次地说过:“《科幻世界》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事业。”这对一个视写作为生命的作家来说,是很朴实也很有力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11.
全国性的大水,灾害频发。今年天气怎么了?群众在关注灾情的时候,心存各种疑虑,等待求解。今年7月20日,辽宁日报刊登一则报道:《长江洪水大,多亏有三峡》。21日再次刊登报道:《抵御超1998年洪峰,三峡顺利通过“大考”》。两条报道,让人眼前一亮。报道证明:到21日20时,三峡工程共拦洪61亿立方米洪水,下泄流量减少到4万秒立方米左右,大大减轻了下游压力。报道解除了群众对三峡工程的猜测。  相似文献   

12.
方仁 《传媒观察》2008,(2):17-19
“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真相。” 当年的“非典”采访,让很多人记住了柴静这个名字。“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07年12月14日揭晓,柴静又凭借《山西:断臂治污》的报道榜上有名。一直以来,她对事实真相的不懈探寻,她对获取问题答案的执著以求,她提问方式的与众不同,更让人们对这个有着清澈眼神和凝重思考的记者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3.
2011年8月9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立即派出多路记者,率先推出了"走基层"电视新闻报道,并在《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30分》等栏目中集中播出。笔者以央视新闻频道的"走基层"报道为例,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即:报道的常态化,采访、播发的规模化和表现手段的纪录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走基层"报道可能引发的新闻理念革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温州商报于2011年3月7日开出了浙江平面媒体中首个慈善新闻专版《商报公益》。这几年来,温州商报以专版为载体,推出“百名爱心人士结对百名贫困单亲家庭儿童”、“救助困难家庭‘水晶宝宝’”、“温州市慈善素食宴”、“爱心一公斤”、“寻找百名城市美容师”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慈善新闻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温州商报还依托《商报公益》专版,成立了“温州商报义工团”、“温州仁爱义工队”等专门为慈善事业服务的组织,建立“温州商报善基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9,(5):7-7
据广州日报:美国《华盛顿时报》从4月20日起每天新增一个“平民版面”.内容将由当地普通百姓提供,让他们有机会“当记者”.采写、报道社区新闻。  相似文献   

16.
基层,长期以来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这里有鲜活的素材、动人的故事,更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沃土.近期,中宣部等五部门号召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是要求记者沉下身去接这个“地气”,关注报道火热的生活,让新闻报道汇聚民心、集聚入气,并在报道过程中夯实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底气.  相似文献   

17.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始于2006年,已经整整坚持了六个年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中宣部《新闻阅评》、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记协网、天津日报、今晚报都对天津电台的这一活动进行了报道。全  相似文献   

18.
四川汶川5月12日发生特大地震,引起国际社会的震撼。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突出转载了外国媒体对中国抗震救灾的报道。13日以来的标题有:《汶川大地震让世界揪心》、《胡锦涛赶赴灾区鼓舞人心》、《灾情严重温家宝赶往第一线》、《外媒感叹中国快速投入救灾》等。“参考消息》每天都在显著地位报道国际舆论对中国政府抗震救灾的反映,许多外国媒体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大观周刊》2010,(40):53-53
万宝龙国际公司的总裁诺伯特·柏拉特上任后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电脑时代,人们还要买昂贵的书写工具?他想答案是,人们觉得墨水笔是一种可以放缓节奏的工具,一种可以让人暂停一下的工具……这也正是柏拉特赋予万宝龙产品的新的意义——“放缓脚步、尽享生命”(Walk,Don'tRun)的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20.
2011年8月9日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虽然参加新闻工作时间不长,我却对这三句话深有体会.2007年10月,我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到北京日报社参加工作,分到区县新闻部,并负责两个最远的口:延庆县和平谷区.很多人都觉得落差太大:你一个博士,让你跑农村,有点儿大材小用了吧!你是学传播学的,跟“三农”不搭界,这不是人才浪费吗?当时,我也有这方面的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