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近几年来,史学界对国民党改组派(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的研究,颇为活跃,获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果。从目前情况看,多数人在下列一些问题上有了共同认识:改组派是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特别是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改组派的许多主张带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色彩;改组派的政治主张与其社会实践有很大矛盾;改组派的组织状况极为复杂,其上层领导集团同基层组织、一般成员有很深刻的矛盾;改组派在当时是颇有影响的、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北上期间,以西山会议派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公然分裂国民党,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鲍罗廷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敦促下转变对国民党右派妥协政策。在国民党"二大"后,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逐渐主导国民党党权。国民党右派为争夺国民党党权,最终发动中山舰事变,谋求军权高于党权。由于苏联使团和鲍罗廷对蒋介石的妥协,国民党左派失去了以党权限制军权的机会。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最终通过中山舰事变取得了国民党最高权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孙中山和改组派改组国民党进行了比较。两次改组都是国民党在困境中的自救活动。孙中山着重于把党建设成改造国家之势力,并形成了以之为首的坚强领导核心。改组派侧重于国民党自身内务建设,却犯了头痛医头的形而上学主义错误,终于使改组国民党成为泡影。作者指出,国民党相继两次改组表明中国国民党是个复杂、软弱、动摇的中国社会政治集团,改组派的不切实际及其自身局限,注定其拯救和复兴国民党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老年教育》2005,(3):16-17
秘密杀害杨虎城 杨虎城,陕西蒲城人,1892年生.1924年加入国民党,历任国民党第17路军总指挥,陕西省主席等职.1936年12月,与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抗日.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逼迫出国.1937年11月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后被骗囚禁达12年之久.1938年春,蒋介石命戴笠将杨虎城解往长沙,后多次迁移囚禁地点,在贵州息烽的玄天洞关了8年.1946年,国民党又派人将他押至重庆渣滓洞的中美合作所杨家山.1949年2月,再移至贵阳黔灵山麒麟阁.1949年蒋介石"引退"后,代总统李宗仁曾下令释放张学良、杨虎城,但因蒋阻挠,没有执行.9月,蒋介石下达杀杨命令.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统治理论与主义之争空前激烈。改组派的陈公博与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围绕"国民党的改组"、"中国革命的性质"、"国民党的阶级基础"、"民众运动的存废"等问题展开一场笔墨官司。陈公博提倡以农工小资产阶级为基础,恢复民众运动,继续进行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国民革命。吴稚晖则要求再度清党,进行全民革命。事实证明,此次笔战是改组派借助舆论的力量来打造自身政治立场的手段,是汪、蒋集团争夺"党权"的一次理论交锋。  相似文献   

6.
警察总监是南京国民政府于1 931年对中央警察组织的改组,它从建立到流产仅数月。胡汉民被扣后引发的宁粤对峙是其设立的导火索,抑制奉系内政大权是直接动因,以警权统一实现国家集权是根本原因。蒋介石需联合奉系来抗衡粤派主导的反蒋联盟,这使警察总监走向终结。其"立"与"废"的史实背后展示了警权统一与派系政争的运作及其互动。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统治时期的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关系,是民国史中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蒋介石以锄诛异己、专制独裁为基本政策,迫使龙云由“拥蒋反共”转变为“联共反蒋”。蒋介石与地方实力派的合分和国民党统治的兴衰紧相关联。笔者试对此问题作一探讨。如有不妥,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8.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国民党革命派代表人物何香凝十分气愤。1935年她给蒋介石寄去一个邮包,里面装有一条裙子和赠蒋介石的一  相似文献   

9.
《观察》是战后中国政治生活中影响力很大的时政性刊物,它的第一个企图,是要对国事发表意见,他们采用的方式是公开的陈述和公开的批评.1948年,国民党为使“行宪”能顺利进行同时也作为“行宪”的准备环节,开始着手改组政府.以《观察》为讲坛的中间势力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主张,但政府的改组仍按照国民党的意志进行.在改组后的政府中,国民党仍占据着要职与多数位置.政府改组一事成了新瓶装旧酒.  相似文献   

10.
陈文英 《天中学刊》2002,17(1):94-97
苏联为了其在华利益,积极拉拢、扶植孙中山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国民党,主张对国民党进行彻底改组。苏联派为孙中山首席政治顾问的鲍罗廷认真贯彻苏联对华战略,努力争取孙中山及国民党左派的支持,多方协调国共关系,在国民党改组的筹备,宣言、党章、党纲的起草等诸方面,起着非常大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并推动了国民党与苏联联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改组派的纲领迎合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意愿,为改组派产生广泛影响提供了基础。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改组派的反蒋政治运动最终无法逃避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开展的大规模反“改组派”斗争,杀害了大批优秀党政干部、红军指战员和革命积极分子。这场在革命阵营内部开展的反“改组派”斗争是一起历史冤案,它也是直接导致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一、出使背景1927年国共统一战线破裂,传统的中共史学认为蒋介石"反苏、反共"。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约八年的时间里,孙中山、蒋介石、国民党却是共产国际的朋友。这里有很长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邵力子作为国民党代表与中共代表谭平山一起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7次扩大全会(1926年11月12—12月16日)的情况。首先介绍此前国民党与共产国际的往来,作为背景。  相似文献   

14.
1927年至1949年国民党的历史,实质上是蒋介石谋求政权,确立个人独裁的历史.文章从蒋介石投靠孙中山,取得孙中山的信任与提拔,为日后在国民党掌握大权奠定基础;抓住每个晋升机会,在国民党内迅速崛起;将蒋记三民主义注入国民党的思想精髓,把国民党改造为蒋记国民党三个方面.论述蒋介石与20世纪初期至1949年国民党的关系,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历史事实剖析蒋介石对意识形态建构的态度,观察蒋介石对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建构,可知:蒋介石时期的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建构,从来都是杂乱无章的。这也是国民党最大的问题之一,此问题也成为国民党在1949年最终失败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将探讨蒋介石如何建构"蒋记"的三民主义,并探讨其意识形态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陶希圣曾与郭沫若并称为“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最早的两位大师”;然而。由于陶希圣在1940年代之后与蒋介石的密切关系。长期以来对于陶希圣早期思想的研究存在着不小的偏差。本文通过对陶希圣传记资料和思想论述的详实分析,清楚地表明:1920年代末30年代初陶希圣的史学和革命理论其实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反对派——国民党改组派的立场。陶希圣所要着力反对的,恰恰是国民党当权派因清共而脱离民众、丧失革命精神的官僚化的腐败倾向。  相似文献   

17.
西山会议派是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国国民党内部出现的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一个右翼政治集团。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谢持、邹鲁、林森、张继等人。他们因于1925年11月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的灵前召开非法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策划及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因而被称为西山会议派。西山会议派的出现,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激烈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在国民党内部的反映。早在1923年,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伟大举动,就引起了国民党内部老右派…  相似文献   

18.
1946至1949年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主要有三种类型:民间议政型、组党参政型、政府谋谏型,分别以储安平、张君劢、胡适为代表.在这三年中,储安平以<观察>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公共论坛议论时政,并且自己经历着由中共的批评者到接受共产党的思想转变;张君劢活跃于制宪事业中,参加蒋介石的制宪国大和政府改组,但发现国民党的宪政貌似神非;胡适则在政治上走向保守,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为政府说话.战争的结局,最终决定了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成为国民党内抵抗派的一面旗帜,地方势力在这一时期对国民政府采取了相对合作的态度。这既为国府的长期抗战创造了条件,也为蒋介石削弱地方势力提供了良机。近代以来在中国社会处于重中之重位置的地方军人社群出现了消弱。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是国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它关系到当时国民党的生死存亡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并对我们研究当代政治制度变革有很大帮助。所以,国民党改组的原因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以往的文章在分析原因时主要强调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与国共合作的关系,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孙中山思想的变化、改组前国民党的不足、苏俄革命成功对孙中山的借鉴作用等方面来探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