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苏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具有四大特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其主体地位未改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比重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同产权相结合的混合制经济不断壮大;江苏地区所有制结构各具特色。江苏所有制结构变革的制度创新给其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江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存在差距。江苏国有工业经济比重在明显下降,但在重点行业仍居绝对主手地位;国有企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低速低效运行状况未得到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2.
以郑州市为例,通过与上海和武汉的比较,分析了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特征与问题。发现自2000年以来,郑州市工业转型速度在减缓,目前已呈现出以装备制造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化迹象。但装备制造业在其制造业内部的主导地位正逐步弱化;制造业的高加工度化不仅低于上海、武汉,而且差距呈扩大趋势;原材料工业在郑州市制造业中的比重最大,其次是重加工业,而以非农产品为原材料的轻加工业的比重较低。劳动密集型部门一直在其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呈持续增加态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年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消费差距扩大、结构比例失衡,呈明显的二元消费结构态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使产业升级;改善农村;肖费环境,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加快农业产业政策的调整,增强农业的造血功能,开拓农村消费需求之源。  相似文献   

4.
喻均林  丁水平 《教育与职业》2021,990(14):103-107
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产生了巨额的办学经费缺口,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投入与支出现状,发现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在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额中的比重明显偏低,其中政府投入是高职教育办学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社会投入并不积极,而高职教育经费的支出主要用于教育事业经费支出,基建投资所占比重非常少,甚至还呈下降趋势.针对高职教育经费的收支现状以及扩招导致办学经费的短缺,文章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快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的紧迫要求,工业结构调整,一是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二是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结合;三是与本地实际,企业实际相结合,把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优,产业结构调佳,据此,提出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经济结构中,产业投资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产业投资结构的扭曲会导致其他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因此,对产业投资结构的分析和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目前我国的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结构已经变成"三、二、一"的态势,产业投资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但是在此过程中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下降过快,第二产业内部投资结构不够均衡,第三产业中新兴服务业的投资比重偏低。因此应加大对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增加第一产业的投资总量,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及市场竞争力;优化第二产业内部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促进产业高级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酒店数量在近几年内呈几何数增长,酒店业市场细分化程度呈递增趋势,金融危机后酒店业的内部竞争日渐激烈,服务产品的品牌和质量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如何调整最佳的内部组织结构和构建不断适应外部变化情境的服务流程成为酒店管理的重头戏;平衡升级后的系统结构和完善后服务流程对酒店控制经营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型升级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增加值率为研究视角,探析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进程。结果显示,1999—2009年工业结构有明显调整,但是增加值率下降,工业的转型升级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看,主要是文化产业发展不足,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偏低;从中观层次看,主要是文化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优化调整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扶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遵循全国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第一产业人口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人口比重提高。其中,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上升幅度不断加快。人口结构类型由正三角型,经过鼓型过渡型,向倒三角型转变。与人口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农业职集团人口比重有所下降,服务职集团人口比重显著上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迂回上升.在一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影响广西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归结为三个因子:城市化消费因子、外贸因子、发展速度因子,其中城市化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动力;消费结构升级是主要拉动力;国际贸易是外在动力;经济发展速度、人力资本等是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因此,探究教育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对于制定教育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教育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发现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型升级,还推动各次产业内部升级。从投入角度看,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对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产业转型升级,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对于产业内部升级,中、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显著驱动了第二产业内部升级,高等教育生均经费还显著推动了第三产业内部升级。从教育产出看,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第三产业内部升级。从作用机制看,教育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升级需求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着力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形成高质量人力资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畅通国民经济双循环。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对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得出辽宁省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以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和基本前提.同时注重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性,防止盲目的产业扩张,实现第三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作用机理和效应等方面分析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首先,从产业转移吸纳概况、主要来源地、市区结构和主要领域等方面分析了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然后剖析了产业转移对安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即资本效应、技术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等.最后,构建了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估计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对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是促进制造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重要因素,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制造产业发达,文章分析天津工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工业设计产业现状,探讨天津市通过打造“设计创新提升计划”,整合资源.搭建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等对策促进制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从我国实际出发,指明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农业的基础地位,正确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想。邓小平的产业结构思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升级的指导思想,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目标在"十一五"时期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密不可分,文章选取产业结构优化比率和金融相关比率两项指标,针对安徽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运用非平稳时间序列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定量分析了1984~2014年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安徽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格兰杰因,金融发展对三次产业贡献度顺序为二、三、一产业。为了更好的促进安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加快金融发展,调整金融结构,完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土地开发的收益是通过土地所承载的产业来实现的。深圳土地产出率与国际上先进城市和地区比存在很大差距,原因是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传统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比重过大,高端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地比重太小,很大部分处于产业链条中低端的加工业部分,增加值率很低,这与深圳产业发展的历史有关。解决的途径是加大力度推行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转移,调整土地利用布局,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传统产业是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在再工业化的背景下,重庆市传统产业升级还面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品牌优势不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应通过把传统产业升级融入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信息化、军民融合发展、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等途径,促进重庆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步,直接影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在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性,更新观念,因地制宜,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效益;统筹规划,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软件支持;加快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制度建设与创新;积极发挥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