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2.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么广阔。语文是一门最具开放性、最容易与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到处都需要运用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应当树立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学生课外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广泛接触的机会,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  相似文献   

3.
每个学生都要做家庭作业,家庭作业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补充。因此,语文家庭作业要精心设计,合理布置,把语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的能力素养在不同方面都得到提高,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和生活是结合在一起的。语文教学应该通过寻找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点,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寻找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衔接点,联系学生的库存生活和寻找语文学习与生活的集合点,联系学生的理想生活三点,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6.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7.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在教学中,应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演绎生活现象、参加生活实践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现实生活中,我们说话、写字都要用到语文,所以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中职学校,由于学生的文化程度比较低等原因,造成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低。因此,语文老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9.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从而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教学连接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扩充知识的"内存",使他们享受到创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学应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另外,从儿童学语文的过程来看,只有将语文学习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扎实有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回归生活,向生活拓展,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2.
正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  相似文献   

13.
语文与生活联系密切。学校的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小课堂,而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阅读、口语交际、写作都离不开生活,把大小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把语文学习跟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可以从中培养学生去热爱生活,陶冶情操,大胆的创造美好生活,同时也是进行语文基本训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学应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另外,从儿童学语文的过程来看,只有将语文学习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扎实有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回归生活,向生活拓展,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6.
陈彩云 《考试周刊》2010,(50):51-52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在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学习。”只有把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服务生活。一、教材——学生面向生活的平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外部环境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习母语的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母语学习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满耳皆汉语,满眼皆汉字,处处皆课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把语文课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语文学习信息.让学生在校园、家庭、社会都置身于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新理念,语文作业的形式与内容的设计要在趣味化、生活化、自主化、开放化上下工夫,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建构语文教学与生活体验的绿色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的课程,语文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过程。语文教学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缩短课本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从而达到言语实践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