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琳魏江  郑月龙 《科研管理》2021,42(10):131-139
开展双元服务创新既能保持制造企业在成熟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又能开发新服务以占领新兴市场,从而保证更大竞争优势的获取。但,利用与探索将争夺本就稀缺的服务创新资源,很难同时追求。基于关系网络视角,本文提出,与知识服务机构建立联结是制造企业接近并获取服务创新资源,进而破解资源困境、促进双元服务创新的重要路径。为此,以宁波和重庆两地共296个制造企业为样本,考察知识服务机构联结对制造企业双元服务创新的影响,并对技术能力与战略柔性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知识服务机构联结正向促进制造企业双元服务创新;技术能力对知识服务机构联结与双元服务创新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呈倒U 型;资源柔性、协调柔性正向调节知识服务机构联结与双元服务创新的关系。本研究结论对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和组织双元创新文献有着重要理论贡献,对制造企业合理配置静态、动态能力以发挥知识服务机构联结对双元服务创新的促进性影响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结合型与桥接型社会资本(SC)影响企业双元创新作用“黑箱”仍缺乏探讨。研究知识密集型企业结合型与桥接型SC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并探究知识整合(KI)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结合型与桥接型SC均对利用性和探索性创新有促进作用,而未出现倒U型关系,但结合型SC更有利于利用性创新,桥接型SC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更强;(2)辅助性KI在结合型SC与利用性创新的关系中、在桥接型SC与利用性创新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而互补性KI仅在桥接型SC对探索性创新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当企业具有高水平结合型与桥接型SC时提升双元创新能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基于吸收能力理论,本文将企业探索性创新活动过程(知识获取、知识吸纳、知识转化和知识创造)与企业间知识关系特征相匹配,以企业合作关系对为研究对象,选取企业与合作伙伴的知识相似性、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强度、企业内合作网络聚合度和网络距离以及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将其分别对应于创新活动过程的四个阶段,进而考察企业与合作伙伴的知识相似性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关系强度、网络聚合度和网络距离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以2005—2015年全球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准极大似然泊松回归模型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相似性与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随着关系强度的增加,知识相似性与探索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变陡峭;随着网络聚合度的增加,知识相似性与探索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变得平坦;随着网络距离的增加,知识相似性与探索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未发生显著变化。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企业通过合作伙伴异质性知识的获取以及内部合作网络结构的优化进而提升企业探索性创新能力的结论建议。  相似文献   

4.
谭云清  马永生 《科研管理》2020,41(9):170-177
本文聚焦OFDI企业双元网络嵌入、跨界搜索对其双元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207个中国OFDI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母国网络商业关系和政府关系均有利于OFDI企业双元创新,且其对于OFDI企业利用式创新的影响大于对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而商业关系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大于政府关系的影响;(2)东道国网络关系广度有利于OFDI企业探索性创新而不利于其利用式创新,关系密度和结构强度有利于OFDI企业利用式创新而不利于其探索式创新;(3)跨界搜索在企业双元网络对双元创新影响中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我国OFDI企业双元创新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创企业的成长一直都是创业实践和学术研究中的关注焦点。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嵌入理论与双元创新理论,构建并检验了众创空间孵育情境下双重网络关系嵌入、双元创新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利用众创空间178家新创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商业性网络关系嵌入与支持性网络关系嵌入均积极促进众创空间新创企业成长,且后者的促进作用更强;利用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均能促进新创企业成长,且在商业性网络关系嵌入与支持性网络关系嵌入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商业性网络关系嵌入更多地通过利用性创新中介影响新创企业成长,而支持性网络关系嵌入则更多地通过探索性创新中介影响新创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6.
基于制造业129家上市公司2004~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网络成员多样性、网络关系强度对二元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成员多样性、网络关系强度与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均呈倒U型关系,网络成员多样性的提升将先抑制利用式创新,再抑制探索式创新,而网络关系强度的提升则先抑制探索式创新,再抑制利用式创新。网络关系强度正向调节网络成员多样性与利用式创新的关系,而对网络成员多样性与探索式创新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企业在合作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并不能反映企业在知识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基于创新网络的社会属性和知识属性的双重视角,以发明人合作网络为主变量,以知识网络为调节变量,研究创新网络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利用USPTO授权的纳米技术领域专利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发明人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呈倒U形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强化了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弱化了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倒U形关系;知识网络中心性弱化了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知识网络中心性对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创新行为嵌入在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的多重网络结构中。基于复杂网络角度进行多重网络解耦研究,利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322家企业在1985-2017年间在的专利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探讨企业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的结构属性对其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并分析合作网络结构洞、中心性对企业知识网络结构属性与探索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知识网络与和合作网络中心性都对探索式创新呈倒U型影响,企业知识网络结构洞与合作网络结构洞均对其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合作网络结构洞强化了知识网络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弱化了知识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间的倒U关系;而合作网络度中心性弱化了知识网络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对知识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间倒U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党兴华  魏龙  闫海 《科学学研究》2016,34(9):1432-1440
针对创新组织的适应性行为,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网络组织惯性产生的根源性,从结构惯性和认知惯性两个维度,探究组织惯性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差异性影响,并引入网络嵌入性作为调节变量。以研发强度较高的行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研,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惯性对渐进式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认知惯性,结构惯性更有助于促进渐进式创新;组织惯性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相比结构惯性,适度的认知惯性更有助于促进突破式创新;关系嵌入在组织惯性对双元创新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调控作用,结构嵌入的调控作用部分支持。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适应性行为特征,对于提升组织创新能力、维持网络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网络嵌入是为企业提供关键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南高新技术示范区内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网络权力为中介因素、吸收能力为调节因素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2)网络权力在企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3)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企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1.
构建团队心理资本对个体双元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模型,以60个团队476个成员为研究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团队心理资本与个体双元创新行为具有正相关关系;个体反馈寻求行为在团队心理资本与个体双元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认同正向调节团队心理资本与个体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团队认同对个体反馈寻求行为在团队心理资本与个体双元创新行为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为促进科研创新人才以高水平的双元方式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启示。  相似文献   

12.
企业间关系行为对创新柔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华  王岚 《科研管理》2012,33(3):1-10,17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权变理论,本文构建了开发型关系和利用型关系对创新柔性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将环境竞争性和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来探索外部环境如何影响关系类型对创新柔性的影响作用。通过对194家企业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型关系和开发型关系均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柔性;并进一步发现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开发型关系对创新柔性的影响,而环境竞争性负向调节开发型关系对创新柔性的影响,正向调节利用型关系对创新柔性的影响。说明环境竞争性强,减弱企业通过开发型关系来提升创新柔性,企业更多地采用利用型关系提升创新柔性;环境动态性强,增强企业通过开发型关系来提升创新柔性。  相似文献   

13.
众创空间在成长中显露出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过度依赖政府补贴,二是孵化效率亟待提高。文章考察了地理邻近性对众创空间资金绩效与孵化效率的影响,同时将众创空间自身特征与环境因素纳入研究框架,分析了众创空间自身资源优势与所处区域创新能力对地理邻近性与众创空间成长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地理邻近性与众创空间资金绩效呈倒U型关系;地理邻近性促进众创空间孵化效率的提升;资源优势正向调节地理邻近性对众创空间孵化效率的促进作用;区域创新能力正向调节地理邻近性与众创空间资金绩效的倒U型关系;区域创新能力正向调节地理邻近性对众创空间孵化效率的促进作用。文章对众创空间如何利用自身与外部优势促进资金绩效增长与孵化效率提升,解决成长难题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企业的双元创新模式选择出发,探究双元创新行为在知识场活性的中介作用下对于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构建的影响。同时基于不同领导人调节焦点对于双元创新行为的选择偏好,探究其对双元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构建的调节作用。对378家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对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具有倒U型影响,且均对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但探索式创新对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具有负面影响而开发式创新为正面影响。知识场活跃度和开放度在探索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及开发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的路径中均起到中介作用,但作用的方式不同。促进型调节焦点对探索式创新与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探索式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能力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防御型调节焦点在开发式创新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管理能力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开发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企业内外部视角,结合社会网络关系理论和企业创新的内涵,本研究构建关系强度与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探索内部关系强度对外部关系强度的间接效应,并以武汉、北京等地266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意愿呈倒U形关系;外部关系强度和内部关系强度均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适度的内部关系强度正向调节外部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对企业创新网络与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认知,也为企业的内外部关系强度平衡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主体网络位置特征及网络密度对技术研发网络探索式创新影响机理分析,构建了网络地位、结构洞以及网络密度影响探索式创新的理论模型,结合2007-2016年间215家企业的联合申请专利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网络地位、结构洞均与低碳技术探索式创新均呈倒U型关系,且网络地位的影响程度高于结构洞;网络密度对网络地位和结构洞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分别起到正向和负向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破稀疏网络中心企业的路径依赖、加强稀疏网络中介企业的信息枢纽性、提高紧密网络中介企业信息异质性、强化紧密网络中心企业引领示范效应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新兴产业创新联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引入社交化联盟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并对泰州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创新联盟进行调查,从而获得相关数据,验证新兴产业创新联盟的网络结构维度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兴产业创新联盟的网络多样性、网络强度、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都存在倒U型关系,而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网络稳定性与创新绩效没有明显相关性,而社交化联盟能力对网络结构影响创新绩效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曹元坤  熊立 《科研管理》2020,41(4):112-122
个体二元行为的心理认知基础一直学界期待解释的重要问题。基于“特质-环境-行为”交互作用框架,实证检验了研发创新人员的二元心智模式作为一种高阶变量构成在特定网络环境下对其二元创新行为的影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阶层分析法,对71家中高科技企业的463名研发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由自我效能、互惠信念和创新思维交互作用产生的二元心智模式正向激励员工二元创新行为。回归分析显示员工关系网络的知识异质性正向调节二元心智模式对探索式创新行为的影响、负向调节对开发式创新行为的影响。通过高阶因子模型印证了二元心智模式的理论价值;最后探讨了用心智模式解释个体二元性心理认知基础的充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