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广西阳朔县43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问卷调查资料,以同龄非独生子女作为比较对象,探讨了没有兄弟姊妹的生活经历是否会给农村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带来影响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显著差别,其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广西阳朔县43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问卷调查资料,以同龄非独生子女作为比较对象,探讨了没有兄弟姊妹的生活经历是否会给农村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带来影响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显著差别,其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和心理弹性量表对171名留守经历医学生和170名非留守经历医学生进行测评,发现留守经历医学生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经历医学生,外倾性和开放性以及心理弹性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经历医学生;留守经历医学生大五人格维度与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外倾性、严谨性、神经质、开放性对留守经历医学生心理弹性有明显预测作用,而友善性和留守经历因素对其当前心理弹性无明显预测作用。可见,留守经历医学生心理弹性受其人格因素影响,但留守经历因素对个体心理弹性水平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是学校的特殊群体。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有着更多的攻击性行为,且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普遍偏低。社会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很好地预测攻击性行为。从家庭、学校、社会和留守儿童自身等方面探究留守儿童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策略,以期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相似文献   

5.
研究对沈阳市五所普通幼儿园344名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张元修订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中多动因子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是男孩得分高于女孩;独生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幼儿问题行为无显著差异;(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差异不显著;(3)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四个因子均与其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社交障碍及总分呈显著性负相关,其中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衍燠 《林区教学》2022,(5):116-119
幼儿早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有学者研究发现,留守幼儿的攻击性明显高于非留守幼儿.探讨攻击性行为对于幼儿的危害,分析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自控力、教养方式、同伴交往以及大众传媒.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可以从树立正确的家庭教养观念、加强对留守...  相似文献   

7.
使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福建省农村322名留守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并研究其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结果: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中学生,留守女生的学业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留守男生,独生子女的家庭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喜欢上学的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以及总体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不喜欢上学的留守中学生。相关分析表明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习倦怠呈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可以显著的负向预测学习倦怠。结论:提升留守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其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8.
如今农村的孩子面临着: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较多,无人管;独生子女居多,过分溺爱,学习主动性差;家长文化不高,无法辅导,家庭教育方式落后等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很被动,以至厌学。面对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事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在解决高等教育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评价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已就业毕业生的调查分析,考察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期望和评价,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需着力提升人际交往、沟通与表达能力;需要根据未来就职行业需求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职业定位;用人单位对解决问题能力需求的内核是领悟力及自学能力;用人单位希望高校毕业生能经历一场"真正的实习",切实锻炼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依据心理弹性理论和社会生态学理论,通过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部分留守儿童和部分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明显高于初中留守儿童;同学支持、父亲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自尊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可以共同反向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家庭亲密度、同学支持、自尊、教师支持这几个变量共同反向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为此,有必要在家庭支持、学校支持等方面多做工作,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友谊质量问卷对河南省1 063名农村初中生同伴交往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早期留守经历对青少年同伴交往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历了留守的农村初中生表现出更多的友谊冲突和背叛,较少的帮助与指导,与同伴间缺乏交流,早期双亲外出的初中生友谊质量最差,且经历留守的初中生友谊质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早期的留守经历影响个体初中阶段的同伴交往,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早期的社会情绪能力可以有效预测其人际关系、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和情绪行为问题,甚至可以预测其今后的人格发展。笔者以天津123名12-36月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幼儿社会情绪能力问卷,考察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有提前的趋势;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不显著;父母共同教育的婴幼儿在社会情绪能力发展水平上显著高于单亲教育和隔代教育的婴幼儿;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随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显著递增;上早教机构的经历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64名留守儿童和213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情况下,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同学支持和母亲支持对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同学支持、父亲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高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低于低自尊组;只有同学支持对于低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高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发展迅速,本科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长,就业竞争不断加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成为目前高校迫切关注的问题。文章以某多科型高校为例,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沟通能力、实习经历、思维力、学习成绩、就业态度对学生就业能力有显著性影响的结论,并对如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部分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出生的留守儿童已经跨入高等学府,成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广泛关注。关于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研究早期以问题取向为主,随着研究成果的丰富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视角呈现积极取向趋势。早期留守经历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尚有争议,心理韧性研究成为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已有研究取得了相对丰硕的成果,对留守儿童以及留守经历大学生均有教育启示价值。未来研究还需丰富跨地域的样本,同时不能忽略城镇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16.
采用《留守儿童耻感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537名留守儿童和492名非留守儿童对照组进行测试,探讨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同伴冲突情境下的应对方式状况及关系。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在行为耻感因子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同伴冲突情境下,留守儿童采用退缩、攻击和幻想应对方式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而采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则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2)关系耻感能够正向预测求助应对方式;四种耻感心理因子能够正向预测问题解决应对方式,也能负向预测退避和攻击应对方式;行为耻感能够正向预测幻想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所谓"问题生",是指在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且采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的学生。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对象多数是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由于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问题生"越来越多:有的表现出不思进取,纪律观念淡薄,自控能力低;有的则精神空虚乃至行为失范等。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问题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随机选取Y市B县一所公办园、两所民办园的71名5~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语言能力,分析留守儿童的语言特点及原因,为精准帮扶留守儿童、促进教育公平提供策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语言的丰富性、系统性和准确性上相对欠缺,并且更易受方言影响。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四点精准帮扶策略:政府提供早期阅读相关支持,高校——幼儿园——社区协同帮扶,幼儿园课程内容推进多元化,手机App有效辅助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9.
如今农村面临着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较多,无人管;独生子女居多,长辈过分溺爱,学习主动性差;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无法辅导孩子,家庭教育方式落后等问题,大部分学生学习很被动,以至厌学。面对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初中阶段留守儿童不仅认知和思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长期生活在封闭落后的农村,回乡民工可以说是他们了解城市的“窗口”。回乡民工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影响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类,而其中负向的影响又分成“衣锦还乡”与报喜不报忧型、愧疚型、泄愤型三种,它们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具有不利影响。应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减少回乡民工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