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曾德明  王媛  徐露允 《科研管理》2019,40(9):181-189
本文通过我国汽车产业200家企业1996~2010年专利、标准与企业性质的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相关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技术标准化能力对二者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正相关,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正向调节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构建合理的技术多元化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张省  杨倩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0):144-151
将数字技术能力细分为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技术获取两类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分为技术导向型和消费导向型两类创新,以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数字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理论模型,并提出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基于沪深股市32家数字技术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研究假设.结果 表明:(1)企业的数字技术能力具有原动力作用,均能够促进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和提升绩效,但必须借助商业模式创新才能达到实现企业可持续盈利目的 .其中两类能力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两类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同: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消费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数字技术获取能力对消费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2)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但中介作用有限,其中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起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是数字技术企业最好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生宾  于渤 《科学学研究》2009,27(8):1263-1270
 构建了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选取我国东北部地区105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这一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的直接正向影响并不显著,但对技术能力和网络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2)技术能力和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都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技术创新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该实证结果揭示了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机理,对于人们正确理解技术战略、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动态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研究构建了国际化进程中动态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通过对173家国际化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化深度和广度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动态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绩效的同时,还通过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间接正向作用于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社会资本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问题,以87家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治网络强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网络强度对企业社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企业所在各个省之间的专利许可表征区域技术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区域技术网络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同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区域技术网络的结构洞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企业绩效滞后两期后显现出来;中心度对企业绩效有着持续积极正向影响;结构洞和中心度的正向相互作用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知识特征视角出发,研究技术联盟内知识模糊性、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研究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动态变化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利用淮安、南京六合、南京软件谷、浦口科技园的调查数据对所提的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联盟内,知识模糊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知识模糊性、知识复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95家样本企业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知识产权外部商业化驱动因素与外部商业化绩效的作用机制,并重点探讨了企业解吸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商业化动机、合作伙伴对商业化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组织结构对商业化绩效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商业化动机、组织结构、技术市场对解吸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解吸能力对商业化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解吸能力在商业化动机、组织结构与商业化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技术市场与商业化绩效之间则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知识产权外部商业化驱动因素与商业化绩效的理论研究领域,同时为中国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外部商业化活动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王搏 《预测》2023,(3):53-59
本文基于323家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双元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知识转化能力的中介作用和协调柔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双元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双元创新对知识转化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转化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转化能力中介了双元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3)协调柔性正向调节了双元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且正向调节了知识转化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珠三角13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联盟网络特征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内部资源与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联盟网络的关系强度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在其联盟网络中占据的中心性位置对其创新绩效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企业联盟网络的关系强度与其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内部资源与能力负向调节企业在其联盟网络中占据的中心性位置与其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金艳  曾德明  王媛 《科研管理》2021,42(11):164-170
利用1999至2013年拥有标准联盟参与经历的170家车辆生产企业的数据,研究标准联盟组合多样性对企业两类技术标准化能力(主导能力、跟随能力)的影响,及关系强度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基于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标准联盟组合多样性与企业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呈正U型关系,与技术标准化跟随能力呈倒U型关系。在标准联盟组合资源向技术标准化能力转化的过程中,联盟关系强度发挥了显著调节作用:随着关系强度提升,联盟组合多样性与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正U型关系曲线、与技术标准化跟随能力的倒U型关系曲线将变得更为陡峭。  相似文献   

12.
收集了1985年至2010年汽车产业内申请过联合申请专利的3800家企业拥有的所有专利与标准等数据,基于联合专利构建协作研发网络,通过企业之间的技术相近性测度成员企业的竞争或互补程度,探讨协作研发网络的竞争与互补性如何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在适当竞争的合作网络中,参与制定的技术标准数量最多;在竞争性网络中,企业往往倾向于通过开展技术多元化活动提高知识吸收与知识整合能力,加强与配套技术的兼容性,从而提升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但当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之间互补性降低,开展知识共享的意愿降低,会抑制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总结提炼国内外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设计构建我国的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应用推广体系框架,总结提炼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应用推广的五大典型模式,即政府引导模式、标委会组织模式、行业协会推动模式、示范区带动模式和龙头企业主导模式,进一步明确大数据、云计算、软件、工业互联网及数字化转型等未来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应用推广的重点方向,提出标准应用推广对策建议,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强化标准对信息和软件服务业的引领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专利组合的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动力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技术标准化及其市场效益的重要形式,企业所拥有的专利组合是决定企业在联盟中地位、作用与利益分配谈判力的重要基础.本文应用Shapley值法构建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博弈模型,研究高技术企业基于专利组合的联盟动力与不同策略,揭示企业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合作机理.对TD-SCDMA案例的分析表明,实践与理论上的研究结论基本相符.这对于我国企业探索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化途径,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创新为先导,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对要素市场的影响力赋能企业创新发展,是我国在后疫情时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数字行业上市公司数据,选取数字产业的基础行业即数字产业化部分,构建数字经济行业企业研发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 (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且在考虑稳健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2)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即数字普惠金融对数字经济行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缓解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形成正向的激励效应;(4)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更能显著的起到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组织边界理论的视角,将结构柔性分为内部组织能力、外部关系能力和跨边界组织能力,并深入剖析了信息技术能力(IT能力)、结构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然后,以珠三角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回收数据,共回收有效问卷381份,并对上述模型和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不是直接的,结构柔性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IT能力通过影响内部组织能力、外部关系能力以及跨边界组织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7.
新兴技术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和模糊性,在此情况下,新兴企业如何进行技术整合、探索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这些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技术空间,到底是应该和行业的技术空间保持一致性呢,还是保持差异性?本文聚焦于"新兴企业如何构建技术空间"这一问题,从企业技术能力及其组合的角度切入,以48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企业技术能力组合情境中,企业-行业的技术空间异质性对企业绩效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具体而言,在核心技术能力高、一般技术能力高的情境中,技术空间异质性对新兴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核心技术能力高、一般技术能力低的情境中,技术空间异质性与新兴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在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低的情境中,无论新兴企业的一般能力是高还是低,技术空间异质性对新兴企业绩效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从技术能力组合的视角拓展了技术空间异质性的研究,也为新兴企业的技术空间构建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戴亦舒  晏梦灵  董小英 《科学学研究》2020,38(11):2068-2076
该研究致力于探究国家政策和企业实践在数字化创新中的关系。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172家中国企业的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量化研究验证国家政策的引导如何通过资源集成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企业绩效,对“企业对政策的关注”、“资源集成能力”、“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证明企业对政策的关注通过影响资源集成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9.
田庆锋  杨清  刘辉 《科研管理》2006,41(1):119-129
本文以控制理论、资源交换理论以及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非正式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探讨了知识转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组织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74家IJVs的有效问卷。通过逐步层次回归法、验证性因素分析和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等方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研究表明,非正式控制对隐性知识转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隐性知识转移在非正式控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学习能力在非正式控制与隐性知识转移以及隐性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