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林军  戎淼峰  姜勇  黄钊林 《科教文汇》2012,(34):151-152,168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院航空安全检查专业新生进行体质测试,并对测试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使我们了解学院航空安全检查专业新生的健康状况,为航空安全检查专业的体育教学选择健康体适能的内容和教学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胡沛永 《内江科技》2009,30(4):40-40
本文通过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的演变、发展和新标准的进一步认识,找出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以便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效果,确保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最新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从西安外事学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数据中进行研究,评价分析学生体质的特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设想和建议,说明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现如今大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是日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有利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本文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大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在这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对的对策,以更好地指导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体质测试,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参考与内容,是当前振兴高职院校体育工作,实现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有序发展的的重要指导。面对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实际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高职学院的具体展开了分析,从更高的层次上展开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面的研讨,希望从制度、应用、宣传等方面形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更好地应用措施,达到对高职院校体育工作扩展和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十所高校发放教师问卷200份,发放学生问卷500份,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接受过《学生健康体质标准》自我评价知识教育,能够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学生只有273人,占总人数的55.2%;缺乏自我评价知识的学生高达222人,占44.8%。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性进行讲解的人数只有77人,占总人数的39.69%;在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中,学生反映,能够全程对测试数据进行填写的只有326人,占总人数的65.86%;同时有22.63%以上的学生进行肺活量测试时,轮流使用简单消毒吹气嘴。通过调查分析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执行情况、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能力、学生的体质健康知识等方面进行研究,着重对施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检验可以实现对学生体质和素质的了解,为进一步开展体育教学,发展学生体质有着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经验,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为基础,展开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研讨,在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问题的前提下,提供了高职院校在新时期实施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落实"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的要求,笔者通过为期2年时间对南京市玄武区23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进行了50米、1分钟跳绳、技能测试跨越式跳高、为立定跳远和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武术等横向与纵向的实时监测,对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测查与评估分析,旨在监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等方面情况,检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信度,为一线教师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以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确定位置,找准坐标。  相似文献   

9.
对中美两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体质测试均有运动指标转向健康指标。(2)FITNESSGRAM包括三个基本程序:健康健身计划、体质健康测试、参与体育运动。(3)美国在肌肉力量、耐力和灵活性评价中选用了较多的测试项目,我国测试项目沿用了50米跑和立定跳远。(4)美国体质测试指标的效度优于我国健康体质测试指标。(5)FITNESSGRAM采用健康状况居中的常值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采用常模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10.
赵明 《科教文汇》2013,(12):117-118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现阶段我校学生饮食习惯与体质健康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测试成绩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育成绩不同。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成绩也不断提高;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体重较轻、肥胖与营养不良对体育成绩有影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威海市所属的威海职业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以求找出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以2008~2011年苏工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苏工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差异及发生变化的原因,旨在为苏工院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理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把健康问题定为21世纪发展议程的核心,近几年来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2010年  相似文献   

13.
赵明 《科教文汇》2013,(4):117-118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现阶段我校学生饮食习惯与体质健康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测试成绩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育成绩不同。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成绩也不断提高;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体重较轻、肥胖与营养不良对体育成绩有影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前,健康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体质作为衡量健康的重要内容,也必然受到关注。许多国家都想通过重视体质研究来解决国民健康问题。美、日等国在19世纪末就以学生体质测试率先开始了研究,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各国的体质研究均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相同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体质的概念、体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体质进行了一个综合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2002年试行以来,2007年正式定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标准》,并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本课题对福建省55所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2860人;二年级学生5236人;三年级学生5525人;合计9619名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对策研究及健康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准确地反映了福建省高职院校《标准》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按照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进行时间段划分,分析每个时期我国社会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特点,阐述各个时期体质健康颁布的背景及各个标准之间的联系,为正确解读和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红梅 《科教文汇》2008,(29):233-233
本文从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管理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对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对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措施都能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郭海芳 《科教文汇》2010,(13):167-168
本文按照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进行时间段划分,分析每个时期我国社会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特点,阐述各个时期体质健康颁布的背景及各个标准之间的联系,为正确解读和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胡剑 《内江科技》2008,29(1):91-91
2007年4月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联合颁布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标准》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为新时期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对比新《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分析其优点与不足之处,为以后更好地实施新《标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游霜 《大众科技》2011,(3):121+140-121,140
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存在部分项目评定指标不合理、评定学生健康水平内容不全面,评定时误差较大以及认识不深刻等问题.应从提高评定指标的合理性、注重评定学生健康水平内容的全面性、提高测试仪器的可操作度,减少误差、提高认识等方面着手,确保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过程中,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健康状况,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