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强化期刊编辑读者意识的途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期刊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同时,由于期刊被推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期刊面临严峻的挑战。编辑和读者的关系已经成为供与求、产与销、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因此,强化编辑的读者意识直接关系到杂志的发行量,关系到杂志的生存命运。然而,长期以来,许多期刊社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杂志发行量徘徊不前,甚至大幅下滑,举步维艰。笔者就强化编辑的读者意识做如下论述,以期和编辑同人共同探讨。一、为什么要强化编辑的读者意识1.争取期刊市场的需要我国的期刊业,一个时期以来,是由国家财…  相似文献   

2.
柳诒徵(1880~1956),号劬堂,江苏镇江人,以历史学闻名,鲜有人谈及其期刊编辑思想。实际上,柳诒徵曾经创办或参与创办过《史地学报》、《学衡》、《史学与地学》《、史学杂志》《、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国风》等刊物,对于期刊编辑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重温柳诒徵的期刊编辑思想,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位民  相似文献   

3.
浅议文摘类期刊编辑的鉴别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期刊近万种,文摘类期刊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摘类期刊有别于其他类期刊,这是由它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所决定的。相对于原创期刊,文摘类期刊提供给读者的内容是编辑人员对原著的摘编和精加工。那么,在浩如烟海的报刊、书籍、网络以及所有公开发表的信息中,文摘类期刊的编辑怎样才能做到去沙淘金,摘选出为广大读者所需的精品呢?这就需要编辑对各种文章有很强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雪  邱文静 《编辑学报》2014,26(1):89-91
分析期刊编辑现状和新时期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全媒体时代期刊发展特点的阐述,剖析编辑所应具备和培养的对新媒介技术的适应能力,探索我国期刊在全媒体时代编辑角色的细分与演化。  相似文献   

5.
期刊编辑工作,不仅决定着一种期刊的形象-“外包装”、风格和神韵,而且决定着期刊向读者输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从这个特性上看,期刊编辑肩负着把关的严肃使命,就是说,编辑对稿件握有生杀大权,既能为稿件开“绿灯”,也能开“红灯”,责任重大,笔者从办刊的实践中体会到,期刊编辑的把关使命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茅盾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编辑家,他丰富的期刊编辑活动,是我国现代期刊发展史中极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2004年8月18~21日,全国图书馆学期刊优秀编辑、老编辑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甘肃省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图书馆学期刊编辑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表彰了我国图书馆学期刊优秀编辑24名,老编辑16名。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徐引篪代表学会向获奖的编辑们表示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以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例,探讨我国学术期刊的编辑策划工作以及设立策划编辑岗位的可行性,认为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要做强做大,应该重视策划工作,有条件的编辑部应该尝试设立策划编辑岗位.  相似文献   

9.
关于科技期刊编委会地位和作用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王锋 《编辑学报》2003,15(1):53-54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委员会不是国家规定必须设立的编辑机构,是否设立须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小型期刊编辑部和编辑出版任务量不大的主办(主管)单位,可以不设立期刊编辑委员会。讨论了编委会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自然科学期刊编辑新动向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科的衍生分支愈加细密深化,学科之间的渗透相融日益加强,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大量涌现,自然科学期刊如雨后春笋,为争取成为权威性、生存力强的期刊而斗争,已成为美国自然科学期刊编辑新动向的主流。本文指出了体现这一编辑新动向的种种作法,并结合我国自然科学期刊的编辑实践,发人思考,从中悟出改革我国自然科学期刊编辑工作应走的道路,以期在世界权威期刊之林中,争得我国应有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刘晓涵 《编辑学报》2013,25(4):388-390
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而编辑的创新能力是科技期刊实现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作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可通过培养5种习惯——了解自己、常做五"勤"戏(勤学习、勤查问、勤观察、勤思考、勤记录)、学习多种创新性思维方式、增强自我效能感、学会幽默,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被引频次、H指数、相对H指数为评价指标,对国内10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重点对H指数最高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的论文作者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的H指数、相对H指数、被引频次和最高被引频次均在我国图书馆学期刊中名列前茅,拥有高素质作者群,所载论文综合质量高,说明这两种期刊及相关作者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以2012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248种医药、卫生类期刊为研究对象,依据GB/T 28039—2011《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调查中国作者人名汉语拼音字母的拼写情况。结果发现,作者人名汉语拼音字母的拼写比较混乱,只有很少的期刊符合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文医学学术期刊发表英文文章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李欣欣  刘莉 《编辑学报》2005,17(4):284-286
中文医学学术期刊发表英文文章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对发表在<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上的112篇英文文章的发表时间、栏目、作者分布及被引用情况和其他3种较权威医学学术期刊发表的英文文章的数量及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文期刊发表的英文文章虽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被国内期刊引用率明显低于同期发表的中文文章,SCI-E检索显示被引频次为0,认为中文医学学术期刊发表英文文章并没有起到扩大传播范围、促进期刊国际化的作用,而且浪费宝贵的信息资源.建议中文医学学术期刊不宜刊发英文文章,在国内应首选英文版期刊发表英文文章.  相似文献   

15.
We investigated the self‐citation rates of 884 Chinese biomedical journals, including 185 general medicine journals, 96 preventive medicine journals, 103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journals, 66 basic medicine journals, 370 clinical medicine journals, and 64 pharmaceutical journals. The average self‐citation rates of these journals for the years 2005–2007 were 0.113 ± 0.124, 0.099 ± 0.098 and 0.092 ± 0.089, respectively, i.e. a downward trend year by year. The upper limits of normal values of self‐citation rates for the same period were 0.316, 0.260 and 0.238, respectively.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self‐citation rate between biomedical journals of different subjects. 52 Chinese biomedical journals had no self‐citation in 2007. The total citation frequency and impact factor of these 52 biomedical journals were 263 and 0.206,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very much low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s of all Chinese biomedical journals in 2007. A self‐citation rate higher than the upper limit was considered as excessive self‐citation: 62 (7.01%), 68 (7.69%) and 66 (7.47%) biomedical journals showed excessive self‐citation in the years 2005–2007, respectively. However, a certain amount of self‐citation is reasonable and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6.
王燕 《编辑学报》2018,30(2):164-167
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医学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和一般期刊的出版参数和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为医学中文核心期刊的编辑出版策划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 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平均长度、有英文摘要论文比、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基金论文比均显著高于统计源期刊和一般期刊.而中文核心期刊的出版频率、年总页码数显著高于统计源期刊,但低于一般期刊.在办刊实践中,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置出版周期,在保证稿件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扩大信息容量,多发表学术水平高的研究原著,论文尽可能附英文摘要,刊登论文适当向基金论文倾斜,以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稿件中医学伦理学意识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了解近年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生物医学期刊在医学伦理学方面的意识是否有改善,选取2004和2005年出版的12种国外影响因子大于3的SCI收录期刊与11种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期刊中刊登的论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国外医学期刊无论在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还是受试者知情同意方面均好于国内医学期刊,而国内一些医学期刊几乎无医学伦理学意识.认为我国医学期刊应从提高编辑人员素质,重视医学伦理学的宣传教育,不同的稿件应区别对待,完善稿件中的知情同意以及其他医学伦理学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积极改善缺乏医学伦理学意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繁荣中文科技期刊应成为我国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当前在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管理中普遍推行的"SCI核心期刊"政策,不仅已经直接影响到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造成的科技成果报告著作权外流、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外挂,更将会损害中华民族的战略核心利益。繁荣中文科技期刊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应成为我国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促进中文科技期刊的繁荣与发展,我国应重视独立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建立,重视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重视创新科研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类型高校学报在整个科技期刊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为依据,选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首批"985工程"高校的10种自然科学学报,与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等7类专业期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九校"学报的主要影响力评价指标逊于材料科学类专业期刊,但优于其他6类专业期刊。这从一个侧面显示高校学报在中国科技期刊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张宝红 《编辑学报》2011,23(2):172-173
针对中文期刊文后中文参考文献是否有必要用双语著录的问题,归纳了有关的各种说法及其理由。对目前地学期刊采用中英文双语著录参考文献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对我国英文版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分析,认为中文期刊的参考文献一般还是不用双语著录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