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的图片、照片、图表、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系统,习惯上称之为"插图"。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的插图,在教学中,如何较好地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值得探讨。 一、观察与识图能力的培养 1.引导观察 观察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客观事物,故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在生物教学中,老师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2.
现今大多教师和学生对课本中的插图信息捕捉都较麻木,一目了之。殊不知,旧版初中语文教材受当时条件和插图信息阅读义域的制约,课例插图信息的旨归和意趣限于线性的单轨发展。如今,新版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为固化、软化、变化的课例与现实的信息连接,增添了不少插图。比较两套教材交叉篇目插图的变  相似文献   

3.
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的图片、照片、图表、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系统,习惯上称之为插图。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的插图,在教学中,如何较好地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江亮 《儿童音乐》2008,(7):58-59
插图是音乐(艺术)教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它与教材内容浑然一体,相互印证。与以往的音乐教材相比,现行的教材中的插图明显增多,图与歌曲或乐曲水乳交融,不仅凸显出新教材的童趣和美感,而且更使理性化的问题感性化,深奥的问  相似文献   

5.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新编初中教材的显著特点是图文并茂,以图代文,使得打开教材顿觉眼前一亮,一幅幅精美的插图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插图其信息量大、内涵丰富、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6.
正直观教学法认为,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可感的东西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以下课文插图的几种应用就体现了这一点。一、用课文插图导入新课SEFC教材的插图有的是为了提示教材难点,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了教材重点、难点服务,有的是为了补充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7.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  相似文献   

8.
一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然而,在我们的常态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很好领会教材的编排特点,没有准确把握插图与课文的关系,没有摆正插图在教学中的位子,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9.
一、利用插图求高效 课文插图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项重要资源,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等特点。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色彩鲜明的插图和赏心悦目的背景图。它丰富了教材,美化了版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插图,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万石伦 《贵州教育》2013,(15):42-43
在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几乎每个章节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使教材图文并茂。这些插图经过教材编写者的精心选择和编排,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同时与教材内容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有力地为教材内容进行恰当形象的解说,是教材的有机组成。新课程学科教学要求要大力利用有关载体为学生传输知识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迅速有效地找到学习知识的衔接点,实现有效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果忽视了这些插图,就忽视了教材中已有的现存资源,客观上造成了浪费。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教材中插图的作用呢?根据我的教学体会来简要地说说。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各种高中化学教材中,特别注重用插图来表述化学原理、化学现象、化学变化过程、物质的制取及最新的科技成果。这些插图凝聚着教材编写人员的智慧,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插图不仅让课本变得丰富多彩,而且每幅插图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也是文字表述难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经过教学实践"千锤百炼",反复打磨出来的精品课程资源,其文字语言表述都经过反复推敲,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几乎都是经典范例,每幅插图、每道例题都具有特定的教育功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可无视教材,在重组、改造教材时不能  相似文献   

13.
数学插图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数学问题提供背景信息或文字内容的图片,具有解释、表征、组织等作用,同时它也为学生解决这些数学问题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笔者研究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发现教材插图的暗示作用参差不齐。有些暗示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插图,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暗示则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暗示主观臆断,没有体现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暗示喧宾夺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脱离教学内容;暗示画蛇添足,暗示作用反而起到负作用等等。所以我们要理性对待插图中的暗示作用,不能简单照搬,否则就会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教材插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15.
邵长娟 《成才之路》2012,(26):14-15
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是课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教材增强了可读性、可视性。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文轻图的现象,将插图看成是一种衬托,一种点缀。可见,教者对它所起的作用认识模糊,对它所处的地位重视不够。因此,笔者认为,切不可低估插图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插图与课文浑然一体,相互印证。与以往的语文教材相比,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明显增多,渲染力度更强,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字处见画,画处见字,画与文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插图丰富。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插图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教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课文中的插图起着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发展思维和提高理解语言文字能力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巧妙地利用插图,发挥插图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编入大量的插图,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教材内容的具体化,或是补充说明,或是教材的延伸拓展。这些精心设计的插图,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加了教材的可视性、直观性、思辨性,使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体现了浓厚的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足见插图在教学中的重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编选了精彩的文字,还配发了精美的插图,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无视插图的存在。其实,插图也是语文课程资源之一,充分挖掘插图资源,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课文词句,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图片展示,激发读文兴趣《西湖》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课文描绘了山清水秀的西湖景色,介绍了西湖著名的景点,还展示了月色下西湖的独特美景。教材中穿插了6幅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鉴于教学内容的特点,在初步教学设计时,我将教学思路定位为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