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石门坎,处于乌蒙山深处,是与世隔绝的一片穷土,经济落后,文化缺失,现代教育更处于真空状态。1904年基督教循道公会的传教士柏格理走进大山,踏入蛮荒,在这茅塞未开之所传播宗教,并积极推行现代化教育。柏格理为首的传教士们以其崇高的人品、渊博的学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石门坎苗族创办学校、建立文字等,使这块"荒蛮"之地展露现代文明之光,普遍提高了当地苗族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柏格理是一位深入到西南苗族地区的传教士、教育家。他以文字布道,创办石门坎小学,首推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实行男女同校,设置科学课程,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与推广平民扫盲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高度的主体意识和民族自觉。他在苗族地区的教育实践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石门坎"是一个地处中国贵州边缘的山区村寨,位于贵州接近川滇最边缘西北角的国家贫困县——威宁县境内。1905年,随着英国传教士柏格理的到来,这里迅速成为西南苗族文化的最高区,中国现代教育水平最高的地方,在上个世纪的前半期,石门坎是苗族文字的发源地、云贵川交界地的教育中心、苗族文化传播中心等……这里创办了中国第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初,基督教循道公会英籍传教士柏格理来到贵州威宁石门坎,他在进行传教布道的同时,还帮助苗族建立学校、创制苗文、推行平民教育,使这个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外国人眼中的"海外天国"。当时的中、英文报刊上,也将石门坎称为"苗族文化复兴圣地"、"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伊始,在乌蒙山区传教的基督教会开始把西方现代教育引进乌蒙山区的苗族社会中,逐步建立起了乌蒙山区苗族社会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虽然各教会的办学方式、办学特点不尽相同,但共同点是把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思想、体系和制度带进了乌蒙山区的苗族社会中,并将乌蒙山区的彝族、傈僳族、汉族等民族卷入其中,成为这一地区现代化教育的奠基之举,也是乌蒙山区苗族社会"非典型现代化运动"1的发轫。  相似文献   

6.
黔西北与滇东北彝族具有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近代在这一带传播基督教的最主要是循道公会,柏格理等传教士对于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了理解与宽容的态度。彝族教会在创建与经营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自立特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了小教堂与学校,基本上是自主管理,举办了多项进步社会事业,为日后的三自爱国教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发现石门坎     
威宁石门坎是贵州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寨,是我国大花苗聚居区的居中地点。清末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发现了石门坎,在此建教堂、办学校、办医院,创制苗文,引发苗族大规模皈依基督教。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民政府发现了石门坎异文化区,采取许多政策对石门坎进行文化改造。新中国建立后,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党和政府针对石门坎的特殊性,在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80年代中期后,石门坎的价值重新被发现,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再次成为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柏格理(S.Pollard)是近代英国循道公会在中国西南乌蒙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传教活动取得巨大成功的传教士。国内学界迄今对他已有较多关注,但对其早期与循道公会的关系却分析不够。作为循道公会的成员,柏格理与该会的关系可概括为地缘紧密、家道传承、信守弘道三个方面,通过对二者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实际有助于厘清柏格理来华传教的深层次原由。  相似文献   

9.
走进石门坎     
《生活教育》2010,(9):6-7
中国西南的乌蒙山区,有一个叫做石门坎的地方,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它曾闪耀过明星一样的光彩。一百多年前,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在那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少数民族的山区小学,培养出第一代苗族的文化人。他的学生朱焕章薪火再传,把苗族教育搞得红红火火,培养出了一大批苗族的现代知识分子。今天的石门坎,又是如何……  相似文献   

10.
1904年至1949年,基督教循道公会柏格理等传教士在乌蒙山区苗族社会进行传教的同时,也带动苗族社会开展了一场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现代化运动。通过乌蒙山区苗族社会现代化运动产生的全球化背景与苗族"学道图变"皈依基督教的内源性动力及其关系,可大致明了其现代化过程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传教士柏格理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西南地区传播基督福音,在和花苗与汉族妇女的近距离接触中,形成了喜爱与批判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而造成这种反差极大的书写策略与认知态度的原因,与柏格理传教士身份定位、文化属性及叙述者身份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东人达 《重庆师专学报》2002,21(1):17-24,76
近现代循道公会在黔滇川多民族地区传播的历史背景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柏格理等传教士出身于英国社会下层;西南各族群众身受的剥削和压迫;苗族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对此进行综合分析,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石门坎,位于贵州接近川滇最边缘的西北角,距威宁县城140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在文化版图上,这里曾是茅塞未开的地方,居住着“晦盲否塞”、结绳刻木的大花苗,他们迁徙到这片属于彝族土目的地盘上,刀耕火种,受土目和官府的盘剥,过着农奴式的贫困生活。而在二十世纪初,随着英国传教士柏格理的到来,这里名声鹊起,迅速成为“西南苗族文化的最高区”,在西方人眼中拥有“文化圣地”、“海外天国”、“云的那一边”等美誉。  相似文献   

14.
清代末期,大量西方传教士进入西南彝族地区传教,这些传教士多是受西方殖民主义者派遣,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服务,但也有部分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深入彝族群众内部,与彝族人民共同生活,学习彝族语言文字,了解彝族风俗习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在彝族地区创立学校、兴办教育,客观上对彝族社会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之交,英籍传教士柏格理漂洋过海,远赴位处边陲的中国西南,见证了这里的种种。柏格理在《中国历险记》中用了大量的幽默手法来对西南边陲的汉族及少数民族群体进行言说。独特的言说方式背后浓缩的是他对中国西南甚至整个中国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以塞缪尔·柏格理为代表的循道公会传教士以大量笔墨记述了我国西南地区汉彝丧葬习俗见闻和感受。检视相关著述中汉彝丧葬习俗书写文本,探求殊异文化下柏格理和谐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从而既有助于我们正确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可帮助我们在生存现实中反思自我,修正和改进生存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传教士塞缪尔·柏格理在以昭通、威宁为中心的滇黔川边区大量兴办医院、学校,并刨制了苗族文字("老苗文"),尽力保护少数民族同胞的利益,极大地促进了这一民族杂居地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为苗、彝、汉各族同胞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探险家、学者约瑟夫·洛克半个世纪前在云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区生活、工作了28年,写下数百万字记述纳西族历史与文化的著作,拍摄了数千张反映三江及其流域自然生态、民族风情的图片并将其推介给全世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勾画了美国男女同校的历史与现状,认为从19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男女同校都被视为女性赢得与男子一样的受教育机会的标志性成果以及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途径.20世纪7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发现学校中存在大量性别歧视现象,认为男女同校不仅没有消除性别歧视,反而使女孩过于女性化,男孩过于男性化,加强了性别刻板模式.男女同校的进步形象被颠覆,人们再也不能简单地歌颂男女同校.  相似文献   

20.
陶三春起义     
文章记述了清末19世纪中期发生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区以苗族为主体的苗、彝、汉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