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倡导观察、调查,开展“我是小记者”活动 观察、调查是学生亲近大自然、了解大社会的重要途径,是积累写作素材、开启写作思维的重要方式。一些学生之所以在写作时“无米下锅”,就是因为缺乏观察和调查,材料仓库空空如也。为了给学生写作增添源源不断的“活水”,笔者在班上开展了“我是小记者”的活动。每位学生都是“班级小记者”,都有观察、采访的权利和义务。小记者人手一个“观察采访本”,随时随地记录观察所得和调查到的情况,为写作采集真实而新鲜的素材。“小记者”的头衔给了学生莫大的兴趣和激情,观察自然现象、观察社会生活的学生多了起来,校园内、街道上、工厂里,乃至广大的农村,都有本班小记者活跃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以敬业精神贯穿应用写作教学北京市西城经科大孟庆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大学生都应考虑到日后为企业所用。因而在教学中倡导敬业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引导到写作课教学上是十分必要的。一、观察重在抓住企业实例在应用写作的观察阶段,我们要求学生以自己所在企业为基地...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追求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应重点做好观察、思考、表现、评价四个环节的教学工作。一.有效观察写作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在课堂上指导观察的方法,是称不上有效的。真正的有效观察要领着学生从家庭、学校到自然、社会,从特定的小天地到社会大天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4.
写作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可从以下几方面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①明确写作目的,开掘动力源泉;②调动直觉感官,使学生的写作处于兴奋中;③引导到学生把其他兴趣迁移到写作中来;④激发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头戏——作文讲评。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发展历程,使他们的兴趣始终向正确方向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93):60-61
低年级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没有经验,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不强,也没有养成长期观察身边事物从而运用到写作中的习惯,所以在低年级学生写作的时候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在学生写作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带领学生走近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注意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把观察、思维、表达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对提高写作能力,效果明显。我是怎样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呢?(一)培养观察和写作的兴趣兴趣是鼓舞和推动人们学习的一种力量。我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的同时,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培养他们观察和写作的兴趣。鼓励学生观察、记叙新奇的或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和事物,把学生浓厚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观察和写作上  相似文献   

7.
在写作能力上,制约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我国传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法陈旧,写作教学重点强调失当是其重要原因。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调整写作教学的思路,把写作教学的重点从学生的成稿转移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上来,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监控和指导,才是当前写作教学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陈夫电 《成才之路》2013,(33):52-52
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光依靠课堂教学和学习初中语文课本,是难以迭到目标的。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多写多练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平时注重写作材料的积累,让学生多阅读、勤抄录、多看、多观察、勤思索。这样不断地加强写作基础,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材料丰富了,写起文章来也就得心应手了。所以,写作教学中非课堂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9.
我在作文教学中,试让学生每周写一篇观察日记。它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的作法是: 一、引起观察兴趣。为了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我先给学生介绍了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指导莫泊桑写作的过程。福楼拜尔开始并不急于教小说作法,而是常常带着莫泊桑到街道上、市场里去走走逛逛,每到值得观察的地点,或者发现了有观察价值的对象,便停留一定时间,然后离开。回来便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变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虽然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却难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的令人遗憾的状况,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练笔、多自己评改等,以此促进学生写出烙上情感个性印记、涂上独特心灵色彩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作文教学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课上启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发挥电教优势激发写作情趣广西南宁铁路第一小学战淑芬第八册基础训练一的作文训练题是写一篇观察作文:记一处景物。教材的重点是把观察最细、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具体。过去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此项训练时,都是先带学生观察,然后到课堂上指导怎样写,由于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变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虽然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却难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的令人遗憾的状况,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练笔、多自己评改等,以此促进学生写出烙上情感个性印记、涂上独特心灵色彩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下面就作文能力的提高谈点体会: 鲁迅说:“如要写作,第一须观察”,生活即文章,写文章离不开现实生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把观察到的事物的形状、特点都随时记录下来;随时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看动作,听语言,把看到的听到的都随时记录下来。这样久而久之,不但能激起写作兴趣,产生写作灵感,而且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自己写起文章来,就不怕“无话可说。”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  相似文献   

15.
何为“情境再现,观察作文”呢?就是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联想、想象,进而进行作文创作。这样的情境再现。学生观察饶有兴致,感觉身临其境,自然而然产生联想和想象,并融入个人情感。写作时,学生顺着感情线索,头脑中再现一个个动人、难忘的场景、细节,自然笔下生辉。这种作文训练法,为学生搭建了生活与作文的平台,提供了写作的材料,彰显了作文内容的细节,触发了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写作的趣味和动力,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在“情境再现,观察作文”训练中,我为学生架构起词、  相似文献   

16.
王小军 《甘肃教育》2013,(22):34-34
一、积累生活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积累,就是用眼睛去看,时时处处留心注意,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写作不是凭空捏造,素材源于生活,一切写作都要建立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叩开学生写作的心弦,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积累生活素材,提高观察能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7.
《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果把作辅导有目的、有意识地贯穿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来,立足于教材,巧妙利用教材潜在的写作“因子”,在语言上给予暗示,在情境上给予渲染,在教学设计上给予帮助,点燃学生再创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18.
<正>写作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一到写作课大多数学生往往抓耳挠腮,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写起。但是,那些平时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却能够轻松下手,写好作文,从中我们可以挖掘到一些写作的"窍门"。一、细致观察的习惯平时细致的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观察力是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的中学教学讲台上,如何搞好语文教学是个难点,而在语文教学这块园地里,作文教学更是难中之难。比如:作文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滔滔不绝,而学生在下面我行我素,昏昏欲睡;老师的要求已是明明白白,按时交作文的学生还是寥寥无几,还有什么比这教而不学,启而不发,调而不动的情形更让老师头痛呢?要摆脱这种窘境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引导到写作的广阔天地去,笔者认为创设合理的写作情境,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年级课本中有很多生动有趣的文章,不仅可以成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材料,更可以成为学生写作模仿的范本,而且结合说话课教材的安排,教师还能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由词到句再到篇的指导。这样,教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的任务,更为学生接受写作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使教材得到充分的运用。一、游戏法这里提到的游戏并不是通常所指的游戏活动,而是指教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如同做游戏一样投入其中感受到乐趣的写作活动。我主要采用的方法便是让学生扮演被观察的事物。例如,在指导学生观察植物时,我有意识地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