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在学校里,教师—学生—学科是三位一体的统一整体。这个统一整体中的三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和促进,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必须强化"三个重要,三个不让"——每一位教师都重要,不让一位教师落伍;每一个学生都重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每一门学科都重要,不让一门学科落后。一、如何才能不让一位教师落伍一是转变教师观念。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廉·亚瑟·伍德说:"平庸的教师讲述,良好的教师解  相似文献   

2.
正在教育生态学的视野中,一个班级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多个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生态关系。当这些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对话、融合、共生发展,课堂就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就会促进每一个班级因子的优化、发展。雷夫的"第56号教室"所展现的就是这样的教育生态理念。因此,打造优秀班级"文化生态"来滋润班级生态气候,让每个生命在班级里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个生命的存在都能感到愉悦和幸福是切实可行的。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奠定班级"文化生态"基础班级"文化生态"良性发展,首先需要学校注重视班主任  相似文献   

3.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星海学校(北京十一学校大连实验学校)在实践中确立了"德育为魂,课改为先,合作为径,育人为本"的学校发展基本策略,构建了"本根教育、和谐教育、时空生命教育"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根""和""时空"三大素养,为成就卓越公民而奠基。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终极目标是通过教育促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肖秋云 《江西教育》2005,(13):76-77
一、正确理解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涵义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终极目标是通过教育促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绿色"意味着生态系统内部组成要素和生态系统与外部相关环境之间关系的健康、和谐和平衡。将这一理念引入学校管理,其根本特征是成就教育参与者(社区、教师、家长、学生)、课程、教学、评价诸要素  相似文献   

7.
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用爱去激励学生,感染学生,用爱去唤醒学生的心灵,是每一个教师的使命。对于学生,爱和教育是两把不同的钥匙。爱是阳光雨露,教育就是暴风雨。仅仅有阳光雨露而缺少暴风雨的学生,难以长大。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发展,核心是学校发展。什么是学校发展?是不是学校规模(校舍、学生数)扩大了就是学校发展,或者学校董事会(股份制学校、社会力量办学)满意了就是学校发展?或者家长、学生满意了就是学校发展?或者教育质量提高了就是学校发展?等等。由此看来,对"学校发展"的内涵有待我们重新审视。学校发展需要资源支撑,尤其是在当前"穷国办大教育"的前景下,教育资源短缺,学校发展必然要面对"看得见"资源的竞争和对"看不见"资源的开发的现实。一、学校发展的资源基础(一)学校发展资源的竞争与获得学校获得教育资源的基础是社会交换,只有满足具有资源的利益主体关系人的需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是激发生命潜能的过程,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近年来,银川十中认真遵循"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的办学理念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的教育理念。学校各项工作目标均指向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始终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初步规划其未来的生涯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和  相似文献   

10.
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后进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发展变化。教师们对后进生的转化更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而"关爱"是转化后进生的核心。爱学生就从尊重、宽容、激励、坚持做起。  相似文献   

11.
正"让每一名学生都进步,每一位教师都成长,每一所学校都发展"是西岗区小班化教育的共同目标。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中,我区构建了"网格式立体评价"体系,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关注个体"的原则,有效地引导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以达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树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学刊》2021,(3):F0002-F0002
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有三个校区,分别为永生校区(一年级)、培新校区(二三年级)、天坛校区(四至六年级)。现有教学班64个,学生2436人,教职工207人。学校着力打造"培新教育"特色品牌,围绕"尊需求重成长"的核心办学理念,让每个人都得到尊重,每个人都有所成长。学校用心做"新"的教育,从每一位教师的需求出发,促进专业发展;从每一位家长的需求出发,帮其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最终从每一名学生的需求出发,为学生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高考改革给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学校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行政主导推动,教研指导推进,整合人力资源,"三位一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学校发展新路径,为学生个性而全面发展奠基。行政主导推动转变教育观念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涉及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学校需要自上而下地开展课改、教改理念的专题培训,让每一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从儿童青少年的生态系统环境入手开展工作。为了把学校建设成悦雅之地,南京市月牙湖小学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化模式,发挥心育的优势服务教师个人发展、专业进步,惠及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形成用"心"育人、教育从"心"开始的工作特色和"以悦育悦,以雅育雅"的良好校风,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教师优质发展、家校协同互惠、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师生发展为本、让教育充满智慧"的理念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为巴东一中的办学思想。坚持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思路,把教师作为核心人才资源,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教以师为本,与时俱进,把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和根本,把教育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出"以师生发展为本,让教育充满智慧"的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含义丰富,既说明了学校要发展学生,首先要发展教师,最终促进学校发展,教育是一种大智慧,让教育充满智慧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学校的"三节两活动"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我校的星光教育是在丰台区教委和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指导团队的关怀与帮助下,在认真梳理学校历史与现状、对师生成长与发展规律思考的基础上,提炼和概括出的,适合学校实际又利于学校发展的文化核心理念系统。学校星光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让每颗星星都发出最绚丽的光"。在星光教育中,学生就是小新星,年轻且充满活力,渴望发出灿烂的光;教师是启明星,闪亮自己的同时照亮小新星,引导、促进小新星发出光芒;家长是长明星,用榜样的力量去照亮小新星;学校是星空,是小新星(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启明星(教师)闪耀的舞台,更是与长明星(家长)协作的平台。东铁匠营二小努力追求群星璀璨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以来,"以生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家校共育"也是未来学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家长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成才创造和谐的环境,搭建良好的平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的有效协调,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学校是由管理者、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要建设和谐校园,就要促进学校内部各要素的协调,建构以绩效为中心的学校发展机制,建构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建构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建构科学长效的激励机制,建构和谐校园的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谢琴 《班主任》2005,(2):15-16
今天,"教育就是服务"已经成为统领整个学校工作的主要思想,贯穿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师已从一种职业的普通从业人员,成为了一名教育服务者.班主任如何为学生、为班集体建设服务,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关键是班主任服务观念的转变.服务意识(思想素质)与服务能力(业务水平),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奉献精神)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每一位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的服务修养,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使"班主任工作就是服务"成为每一位班主任的教育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20.
闫隆斌 《教育》2011,(9):34
从培训教师到实验小学校长20多年来,无论职位如何张世彪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他把教师的发展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校要把教师作为发展的主体教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部分。"他这样阐述:"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校长,核心任务就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建设一支德业双馨的育人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