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荣  蔡书凯 《资源科学》2013,35(8):1661-1667
本文利用安徽省水稻主产区的740户农户调查样本,运用博弈模型逻辑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从理论与实证上分析了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农户中不愿意参与农田灌溉实施建设的有274户,占37.0%,说明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缺乏对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户主年龄、非农收入比重、农田灌溉设施状况和村组成员户数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数、种植规模和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意愿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包括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培训、鼓励农村耕地流转以促进规模化种植、扶持合作社发展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适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以提高农业收入比重等.  相似文献   

2.
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直接参与灌溉管理,是我国灌区灌溉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农民参与灌溉管理,国家、管理部门、农户三方受益,理顺了灌区最基层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但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制约了用水户协会的进一步发展,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冯颖  张文秀  张玲玲 《软科学》2011,25(9):68-71
通过分析田间股份制的创新性,根据都江堰28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对田间股份制的参与意愿,并建立二元Prob it模型,识别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田间股份制的参与意愿并不强烈;影响其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农户对田间股份制的认知程度与收益预期,地震灾害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郑海霞  张陆彪  涂勤 《资源科学》2010,32(4):761-767
流域环境服务的提供者和与同一环境服务的使用者或受益者在空间上的分离,以及生态补差机制的缺位使生态系统管理者没有通过经济激励去改善环境管理,从而导致环境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低下.本文利用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评估金华江流域居民环境服务的支付意愿,并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Binary Pr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最大支付意愿及其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金华江流域的居民中有78.4%的居民家庭具有支付愿意,平均最大支付意愿E(WTP)为24.87元/(户·月),年平均最大支付意愿为298.46元/(户·年).最大支付意愿与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环境相对经济的重要性对最大支付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了解生态保护概念的受访者平均最大支付意愿并不高于那些不了解的人,这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与行为偏差和"搭便车"侥幸心理.受教育程度与环境相对经济的重要性越高,则选择交生态补偿税的概率也越高;性别、年龄、是否经历过污染灾害与最大支付意愿对人们支付意愿补偿方式的选择都没有显著的影响.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必须促进上下游农户和居民、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直接参与到流域管理和决策中,实现流域环境共建和利益共享,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域生态补偿体系.  相似文献   

5.
刘彬彬  陆迁 《资源科学》2013,35(6):1159-1166
小型水利设施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粮食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陕西省泾阳县桥底镇5个村的实地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对小型水利设施的合作供给意愿,探究影响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因素中,年龄、性别、当前是否务农、务农人数占家庭人数比例、灌溉面积对农户的供给意愿有重要影响;在农户认知因素中,小型水利对农业生产重要性、小型水利的损耗程度对农户的供给意愿有显著影响;在社区环境因素中,农户对水利满意度、是否偷水对农户的供给意愿有显著影响;在社会资本因素中,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参与也是影响农户供给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通过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创新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社区氛围;重视社会资本,降低合作成本等措施促进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  相似文献   

6.
孙前路  房可欣  刘天平 《资源科学》2020,42(12):2354-2369
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是农村环境改善最为直接的动力,也是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细则出台的重要依据。为细致探究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本文基于社会规范和社会监督的视角,利用西藏707户调查数据,运用广义连续比模型,通过对样本数据分组,综合分析了农户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意愿、行为及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农户具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占比略超过一半(51.77%),但参与意愿与行为一致性较差;②邻居参与积极性、保洁员监督、村庄人居环境改善能减少疾病传播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③农户的文化程度、村民监督及政府宣传有利于农户参与意愿向参与行为转化。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整治模式,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同时对政府出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家庭农场技术采纳行为应由信息获取、采纳意愿和采纳程度三个递进的阶段组成。基于黄淮海平原五省676户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结合双变量Probit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关注了解与非了解、意愿与非意愿的样本选择问题,探究家庭农场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估计结果表明:(1)与乡邻交流频率、农技部门推广力度、媒体宣传力度以及农场主的性别、受教育和风险偏好程度对信息获取水平具有显著影响;(2)技术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劳动力数量、农技部门推广力度以及农场主受教育和风险偏好程度对采纳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技术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资金状况、媒体宣传力度、农技部门推广力度和农场主受教育程度对采纳程度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与乡邻交流频率以及农场主的性别和风险偏好程度对采纳程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艳蕊  赵凯  王志晓  薛欧 《资源科学》2011,33(3):528-534
本文在河南省内黄县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各社会经济特征变量做了Pearson相关性检验,然后以LnWTP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最后采用意愿评估法(CVM)对耕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进行估算,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城镇居民家庭年收入、受教育程度与支付意愿值呈显著正相关;②农村居民年龄和承包耕地面积与支付意愿值呈显著负相关;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年农业收入呈显著正相关;③经估算,河南省内黄县耕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单位值为11649.45元/hm2(776.63元/亩)。因此,应在估算耕地资源总价值、确定征地价格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和耕地资源保护决策中应充分考虑耕地资源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9.
选取了灵活就业人员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情况以及对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政策了解程度作为估计其参保意愿影响因素的变量,利用SPSS21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stic回归对影响因素做出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回归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均适合于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且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政策了解程度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假设检验。而性别这一变量对参保意愿并没有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亚华  陶椰  康静宁 《资源科学》2019,41(10):1769-1779
农村灌溉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物,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和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乡村公共治理危机和农田灌溉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亟需对中国农村灌溉治理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从效率、公平、参与3个维度对当前农村灌溉治理水平进行评价,并在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下,运用21个省区的大样本数据探索灌溉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灌溉治理效率水平与公平水平较好,而参与水平欠佳;农村灌溉治理水平受到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家庭条件、村民自治、社会资本、灌溉技术等多方面影响;用水户协会没有显著改善灌溉治理水平;相比政府主导的情形,以民主选举实现村民委员会换届的村庄往往具有更高的灌溉治理效率和参与水平。本文从农民参与、用水户协会、村民自治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推动村庄灌溉治理走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