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损害赔偿的目的是阻止损害的发生与扩大,并使受损生态得以恢复。侵权责任法同时具备预防与填补损害的功能,其预防作用体现在对预防损害的发生与扩大的费用的赔偿。填补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使损害恢复到损害发生之前的费用的赔偿。可见侵权责任法的作用极其符合生态损害赔偿的目的。以侵权责任法的预防功能为依据,可将阻止与减少损害的赔偿转换为预防费用和惩罚性损害赔偿,以其填补功能为依据可将损害恢复的赔偿转换为评估费用及主要与补偿恢复费用。  相似文献   

2.
带着无数人的期盼,<侵权责任法>终于在接近2009年年末颁布了.该法不仅涉及了交通事故侵权、产品缺陷、医疗侵权、网络侵权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填补了许多权利空白,提出"同命同价"的赔偿原则,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规定了缺陷产品的召回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等,无一不是该法的亮点.但是,<侵权责任法>并不是完美元缺的,依旧存在瑕疵,有关机关应当尽快出台配套的司法解释和政策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将<侵权责任法>保护公民权利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侵权责任法》第87条对于建筑物抛掷物品损害赔偿如何承担责任进行了规定。但在实际司法实务中,该条文对赔偿的具体份额未作明确规定,存在受害人难以得到有效补偿和救济等问题,由是,《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精神难以彰显。因此,政府应通过强化商业保险、完善社会救济及相关制度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2010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及第47条分别规定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和恶意产品责任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这是我国民事基本法律首次对两制度的明确规定,是我国立法上的重要进步.但同时,因为两种制度在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及制度功能等方面多有交叉和重叠之处,在实际同时运用时会带来困惑,但《侵权责任法》及我国此前的相关法律或司法解释中对此均无明晰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现行法中对于环境侵权的损害赔偿适用的是补偿性的损害赔偿,仅赔偿受害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但由于环境侵权具有很多特殊性,仅适用补偿性损害赔偿存在很多不足,所以有必要引入惩罚性的损害赔偿,并有针对性地在环境侵权中引入惩罚性的损害赔偿的制度性构建。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在赔偿数额方面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因此引发了理论界、实务界及社会上关于"同命不同价"的激烈辩论。《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一问题,但是否符合法理而非社会压力下妥协的产物还有待商榷。通过讨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从生命双重价值观和人身损害赔偿类型两个角度解读了死亡赔偿金数额差异的合理性,对《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在指出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完善商标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是学界一直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商标法存在的不足,试图从完善商标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区分故意侵权与过失侵权。综合运用法定赔偿、补偿性赔偿和惩罚性(加倍)赔偿,并引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四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商标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办案实践中"农村自建房中房主是否对雇员损害承担责任"的提供劳务受害责任纠纷案例为视角,发现审判实践中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1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35条的法律适用存在冲突,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5条已取代解释第11条之规定,原解释第11条不能再适用,农村自建房中房主对雇员损害责任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不应适用连带责任原则,从而真正实现法律适用的公平与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9.
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一直是医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2008年12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侵权责任法(草案)》明确了对医疗损害实行过错责任。这一规定意味着实施多年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出现松动。文章围绕新规定再次审视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相似文献   

10.
邹敏 《教育科学研究》2012,(8):32-35,45
《侵权责任法》与教育主管部门规章、最高人民法院两个司法解释以及各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共同构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责任承担问题的法律框架。《侵权责任法》把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侵权责任与监护人责任分列,将被侵权人的年龄因素纳入学校责任的归结要件,并明确了学校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以及学生在受到校外第三人侵害的情况下学校应承担责任的范围。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应以之为依据,预防和应对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