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大学生而言,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行为。而当大学生手机使用已经延展到课堂,就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本文即从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角度分析影响大学课堂教学的三个因素,包括自我觉醒、教师管理以及同辈影响。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构建以"自我"为中心,师生互动、同辈影响以及隐性的学校环境改善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在课堂"过度"使用手机现象日趋严重,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必须加以关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500名大学生展开随机调查研究,分析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频率、目的、动机以及对课堂使用手机的态度。结果表明,91%的学生表示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其中53.8%的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娱乐和聊天,46.2%的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查阅资料和辅助课堂记录。分析原因发现,21%的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源于教师对课堂管理不严格,31%的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源于不良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差,17%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枯燥。归纳分析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从改变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及强化学生思想教育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堂大学生手机控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深受大学生青睐,日常使用,有时还带进课堂随意摆弄,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思政课堂,大学生手机控现象也比较严重.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育信度和授课质量,有悖于课堂教学的宗旨,更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分析高校思政课堂学生手机控现象的现状、原因及改进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5,(3):67-71
采用问卷调查为主,个案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 ,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样本数据分析商洛学院大学生手机的使用,特别着眼于大学课堂中手机的使用时间、习惯、目的、动机等情况。力图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状况讨论手机成瘾对大学课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降低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重点探讨手机成瘾对大学课堂的影响程度、形成原因、应对策略等问题,积极建构大学生健康的手机使用模式,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5.
高校"没收手机行动"引起全社会对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问题的广泛关注,大学课堂到底该不该禁手机,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会怎样影响学习效果,影响程度如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焦点小组访谈,在调查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手机上网与课堂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而从课堂教学管理、教师教学方法、手机媒介素养三个层面提出改进课堂学习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部分大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越发严重,为此部分高校出台了一些强制性阻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举措,但是社会各方对此的评价褒贬不一。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情况,对课堂教学有什么样的影响,授课教师如何看待大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鉴于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学生和教师都应有明确的立场反对课堂使用手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并规划好未来,明确努力方向,让学生摒弃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而教师也要强化自身的教学水平,并尝试使用新媒体进行教学,规范高校课堂秩序。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低头族”的主要构成者,“低头”现象从课堂之外延伸到课堂之内。在教学课堂上,使用手机必然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学生自控能力较弱、课堂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授课教师的放任、课程考核降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约束等助长了课堂“低头族”的形成。有必要开展合理运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宣传教育、加强学生文明使用手机的管理、用精彩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衔接课程考核与课堂教学秩序、学生增强自我约束等做法,让学生的专注力重新回归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6):81-82
本文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究,该模式涉及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课前准备、课堂设计、课后总结几个环节,同时进一步阐释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及大学生学习的意义。翻转课堂更能充分地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学生学习自主化、时间把控自由化的优势,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8,(39):147-148
目的:了解当前山东某高校计算机学院学生使用手机的基本状况,探讨因为使用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面向在校大学生,采取"非导向性、方便和简明可行"原则,编制问卷,搭建IIS服务器,使用网络化问卷的方式,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使用卡方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长、最晚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该学院67%以上的学生使用手机达到或超过3个小时,且用手机的最晚时段对学生的睡眠产生了极为显著的影响,导致47%的学生反映睡眠不够。36%的学生自我评价依赖手机,3年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尤其明显。83%的同学反映身边同学有课堂玩手机的行为。对策:建议征求学生对课堂意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对于课堂使用手机,严格要求。辩证而且全面看待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发挥手机在党建、创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时代背景下,手机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其覆盖面越来越大。在大学当中,手机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很多学生几乎"机不离手",尤其是3G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十分普遍,给高校课堂教学以及学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座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手机对学风建设影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由于手机的普遍应用以及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成为了“手机控”,对课程教学内容充耳不闻,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来自多个方面:网络时代各种社交、购物平台和海量信息的诱惑;大学生自控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的低下;大学教师的教学课堂设计和课堂控制水平的欠缺等等。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应用网络,培养大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已成各大高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网络飞速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与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大学课堂里的"低头族"越来越多,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两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本文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教学实践,让手机进入"两课"课堂,让原本沉闷的课堂氛围因为手机的大胆使用而变得更有趣,手机不再是大学生玩游戏、聊天、刷剧的工具,转而成为学生学习讨论和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能有力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使用手机已经日益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大学英语课堂的权力格局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借助于福柯的权力理论,可以更清晰地考查学生、教师或学校之间由手机引发的权力网络的新态势,分析手机何以使学生有可能从课堂对身体的宰制中突围,如何对大学英语课堂既定的权力∕知识关系造成影响,进而探讨化解课堂危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数学是高校中一门重要的公共课,涉及面广.随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不少大学生经不住手机的诱惑,在高等数学课堂上发短信、上网,QQ,玩游戏等,严重影响了高教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手机的一些功能,如拍照、录音、上网查资料等功能对高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有帮助.本文通过手机对莆田学院学生高数课堂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办法,这将引导学生高数课堂上正确地使用手机,并促进高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已发生改变,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但是手机在课堂上的使用,也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不确定性。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课堂学生玩手机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造成大学课堂学生大面积玩手机的原因,既有学生思想意识的因素,也有学校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因素。治理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象,从学生方面来说,必须进行心理矫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必须关注现实生活,注重面对面的交流;从学校方面来说,要转变管理方式,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积极加强心理疏导;提高课堂质量,增强课堂吸引力;重视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大学课堂手机族、手机控现象就一定能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课堂玩智能手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文章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课堂手机娱乐较多,难以实现学习工具的作用;课堂使用手机拍照代替记笔记,对学生不利影响较多;经常使用手机让学生产生依赖,减弱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对于课堂使用手机缺乏明确的标准。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学生之间相互监督,转变对智能手机的态度,提高学习意识,减少课堂娱乐;教师督促学生,复看学生笔记,课堂设置开放式问题;学生之间共享网络资源,分享个人感受;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制定课堂规则。为解决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该现象已经侵蚀到课堂,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也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通过学生个人努力,学校、家长、老师的合力引导和督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手机使用观念,让大学生不再成为手机的奴隶,让手机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助手。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是在课堂上,大学课堂不仅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领域,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思维方式的乐土,课堂教学要不断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求。目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共识,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大学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大力推进大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拓展有效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莆田学院学报》2017,(3):93-98
简述大学课堂手机依赖问题已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环境、学生、教学等多个影响因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并实施以教师为主体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策实践。结果显示,课前上交手机、加强课堂管理、充实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互动等单一干预对策对于控制课堂手机依赖都具有一定的作用,而综合干预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