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谢美芬 《湖南教育》2005,(24):21-21
一、在自主活动中加强识记“认知识记”是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记忆力的重要途径。如若缺少了认知识记的智力活动“,交际应用”的任务就要落空。在日常教学中,认知识记的环节往往被忽视。我以为,英语课堂教学应特别注意开展和加强这方面的活动。如教new words时,在学生基本掌握读音的基础上,学生可自行学习、朗读,并熟记单词的音、形、义,要求学生根据读音规则每词写记三遍,边写边记,第一遍慢读慢写用心记,第二遍中速读记,第三遍默写单词和词义。之后,教师随意抽查,可抽查拼读、拼写,也可抽查在句中、对话中的运用情况,还可以以竞赛…  相似文献   

2.
功夫在说成功于写──《记一次家务劳动》教学建议安徽朱恒平,朱修灿,李凤荣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说话·作文”耍求“把你参加的一次家务劳动(如洗手帕、打扫卫生、买粮买菜)先说一说,再写成一段话,写的时候,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书写...  相似文献   

3.
忽视 写教学后记,是目前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二是操作上缺少可供借鉴的范例;三是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存在漏洞,没有提出写教学后记的明确要求。   教学后记,又称课后小结,是指教师课堂教学之后的简略总结。写教学后记,是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的一种教研活动,是学科教学常规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认清写教学后记的重要意义   写教学后记,只有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才有其实际价值,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很有必要认清其重要意义。   1.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4.
<正>钱钟重书做读书笔记的功夫是一绝。他的笔记本很厚,是普通练习本的4倍,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别人很难看懂。他每读一书,必做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写下心得。钱钟重书的夫人杨绛在《钱钟重书手稿集》的序言中曾详细叙述过他做笔记的方法。她记得,钱钟重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那里的图书概不外借,书上也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学生们去读书,只能携带笔记本和铅笔,边读边记。"钟重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有很多互记钟上外文  相似文献   

5.
教学后记,又称课后小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的简略总结。写教学后记,是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的一种教研活动,是学科教学常规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写教学后记有这样一些重要意义1.自我反思,改进教学。写教学后记,实际上是教学上的再备课,是对原来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梳理和再思索。教师通过写教学后记,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这可以使以后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2.总结经验,提高效益。在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教学后记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  相似文献   

6.
《核舟记》一文的状物宣州市第三中学俞秀媚与好一篇状物记叙文,其关键在于摹其形、传其神。看了一件事物,随便写几句,这不难做到,但要写得逼真,传神,形象,使其栩栩如生,这就要下一番功夫了。先看《核舟记》如何摹形的。任何物品都离不开大小、形状、颜色、质地....  相似文献   

7.
在西安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有幸听了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课前备课钻研教材的功夫,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解读文本的独到之处。一、钻研教材的功夫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学习课上,在于老师范读完课文后,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因为读者流泪了,听者也流泪了,于老师曾说他备课时从来不先看教学参考书,而是一遍一遍地读课文,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了,读到文章就像自己写的一样,就像写自己的事。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情景,我印象特别深。情景一:在一个学生读完…  相似文献   

8.
一、名人范例,晓之以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都在修改上下过功夫。一些著名作家写完一篇文章,都不止一遍的修改,有的甚至修改上百遍,才定稿。在教学中我列举了欧阳修、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等许多名人修改文章的范例,使同学们认识到:修改习作实际上是对文章草稿作进一步的推敲、调整、润色,使之更加完美,这是提高习作质量的重要步骤。认真修改习作不仅能提高写作水平,而且还能够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二、方法导向,授之以渔(一)传授批改方法。首先,教学生能独立地鉴别一篇习作的优劣,使他们把各类体裁的习作自改与…  相似文献   

9.
教学后记,又称课后记。他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后。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并附写在该教案后面的字记载。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后记”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学生写老师改,由来已久。从学生方面看,大多数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作文,一看分数,二看评语,三塞书包。在他们看来,写是自己的事,改是老师的事。教师从指导学生写作文,喋喋不休地“引导”,苦口婆心地“启发”,到伏案精批,一篇篇,一遍遍,可谓煞费苦心,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结果却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端。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何其芳同志曾说过:“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鲁迅先生也谆谆教导我们:“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  相似文献   

11.
高质量的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书人的认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借鉴能力,从根上加强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爱读书是许多伟人的共同特性,他们在长的读书生涯中摸索、总结和形成了适合自己格的、独特的读书方法。其中,坚持写读书笔就是很重要的方法之一。毛泽东毕生珍惜时,博览群书,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画上一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读书笔记多表现在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点等符号…  相似文献   

12.
快乐     
有一天,请朋友为我题“快乐”二字。他先用篆书写了一记遍。铁线篆,笔道很细,曲折婉转,古朴大方。我看着很好,他却摇了摇头,将宣纸团成一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小学语文大纲对写字教学的要求,把写看得无足轻重。一味追求写字的数量。简单化地要求学生每个生字写5遍、10遍、20遍,乃至更多。学生为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抓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在课堂朗读教学中,始终注意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在学生中大兴朗读之风,对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助益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最好的概括。切实抓好课堂朗读教学,实际上就是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读、写”比“听、说”重要,“读、写”中“读”更重要,“读是基础,“教而不如记(背)”,因而在课  相似文献   

15.
首映《功夫》“今天的作业可真多呀!”“是呀!语文生词要抄3遍,英语单词也得抄3遍!还有30道数学应用题。”“啊!上帝呀!救救受苦受难的我们吧!”……这不,一到期末考试,教室里的埋怨声便此起彼伏。“要是我能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还能左右开弓的功夫,那该多棒呀!那我就能眼看六位老师上课,耳听八位老师讲作业,还能左手写语文,右手写数学,嘴巴上还叼着笔写英语。”不知谁的一席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你的功夫还不行!周星弛的《功夫》影片中的本领才厉害呢!瞧!唰唰唰!龙行九天,三秒钟时间搞定所有作业!”班长兴奋地边说边舞了起来,一不…  相似文献   

16.
教师工作很忙,每一节课下来都写教学后记,既累人也无必要。但有选择地写些教学后记,受益一定匪浅。一般写后记应有以下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课后记亦称课后回顾、顾名思义,就是在授课之后,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映,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落实等情况进行的必要反思和总结。写课后记既有助于培养教师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科学精神,又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写课后记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不写课后记。其原因故然很多,但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过分强调平时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写;二是没有写课后记的意识,认为写不写无关紧要;三是部…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努力达到这样的境界:学生不仅自己会写文章,而且自己会改文章,用不着教师改,就能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这个会改文章的功夫同会写文章的功夫是同等重要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改”,既包括落笔以前在酝酿构思阶段的比较琢磨,也包括写成初稿以后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的斟酌推敲。现在不少学生写了文章自己不改,甚至连一遍也不看就交给教师,似乎改文章  相似文献   

19.
杨良雄 《教书育人》2002,(11):17-18
教学后记,是指教师课后对教学进行评判性反思、分析、研究、总结,所做的教学感受的记录。它是一份完美教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一笔巨大财富。众多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学后记。然而,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写教学后记的重要性,没有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从而失去了第一手感性材料,是教学、教研资源的一大浪费。现根据笔十多年的体会,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即为教学后记。怎样写教学后记呢?⑴记成功做法,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⑵记失败之处,以便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弥补,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⑶记教学灵感。⑷记学生问题,便于以后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⑸记学生见解,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⑹记再教设计,可以扬长避短,使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总之,写教学后记,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以记促思,长期积累,必有所获。怎样写教学后记!四川@魏玉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