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SCI在我国高校科技工作中的利用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SCI的评价功能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重视SCI的原因,提出不必过分担心高校的“SCI热”;通过对部分有代表性的高校购买SCI数据库的调查,指出SCI的文献检索功能在我国高校尚未得到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客观评价SCI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流行用SCI标准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SCI论文成为评价一个单位、一个研究人员基础理论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同时,有些单位在奖励科研成果时,也对SCI论文给予了较高评价。可是针对SCI论文,我们应该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SCI论文水平并不一样,不是所有SCI论文的水平都非常高。本文试图给出我们在评价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时,如何正确使用SCI标准,并对因SCI标准的滥用给我国基础理论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SCI与科研绩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力 《情报杂志》2003,22(7):92-93,95
简介了SCI(科学引文索引),阐述了SCI为何成为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标准,介绍了西方及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将SCI用作科研绩效评价工具的一些具体情况,指出科研人员的语言偏好导致非英语论文在评价中处于不利地位,是用SCI作评价工具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但只要坚持“同类相比”的原则,用SCI进行科研绩效评价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SCI现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苏玉华 《情报杂志》2001,20(6):53-54,59
利用SCI统计数据观察和分析SCI对我国期刊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了我国期刊水平与国际之间存在的差异,国内外期刊之间、学科之间引文存在差异,各学科的期刊在SCI数据库中收录存在着不平衡,以及SCI数据库对语言的选择性,并提出如何提高我国SCI论文收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SCI及其网络版的检索方法与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翠娟 《现代情报》2003,23(9):108-109
SCI作为四大检索刊物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在简述SCI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SCI网络版的检索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SCI昆虫学源期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SCI及SCI昆虫学源期刊作了介绍,根据SCI的影响因子提出了2003年国际上影响最大的15种昆虫学期刊,有助于指导中国的昆虫学期刊工作者了解SCI昆虫学源期刊并向其学习,也帮助昆虫学工作者投稿、阅读文献及订阅国际昆虫学期刊。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高校近年来SCI论文收录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林  袁松柳  齐欢  邵芸 《情报杂志》2002,21(2):73-75
被SCI收录的论文和引用数量是衡量科学家个人,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乃至国家科学研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列举了自1989年以来,世界知名大学被SCI收录论文位于前20名的情况和国内重点大学被SCI收录论文位于前25名的情况。最后,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分析了SCI论文较少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联机检索调查统计了1990-1999年六所石油院校的科技论文被SCI收录的情况,指出了这些SCI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以正确对待SCI收录论文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SCI源期刊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梁红妮  胡德华 《现代情报》2004,24(5):166-169
本文基于SCI Expanded数据库,对SCI源期刊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为科技人员了解世界基础科学研究的水准,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在SCI中的收录情况,使科技人员的学术成果尽快得到世界科技领域的认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SCI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一箴 《情报科学》2006,24(1):35-38
本文通过对SCI热的反思,分析了SCI收录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影响因子的局限性、语言偏见、论文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马太效应以及其负面影响,提出如何正确对待SCI,促进我国学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定量指标的变化看中国科技期刊的进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调研了SCI近5年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各项定量指标,并将这些指 标与SCI同期收录的全部国际期刊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期刊近年 来取得了明显进步,影响因子及其他指标持续上升,一小部分中国科技期刊的定量指标已位 于其所属类目的中上水平。中国期刊的指标增长率大大高于国际期刊的指标增长率,但在主 要指标平均值方面二者之间仍有很大差距。对进一步缩小中国期刊与国际期刊的差距提出了 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徐炜  杨忠泰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1):108-114
高校科研奖励政策的"指标—量化—奖励"模式存在奖励形式的一致性、奖励内容和依据的统一性等同质化问题,已严重脱离我国高校高质量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内涵属性,它异化科研求真创新的本质和科研创新目标,并在奖励内容、奖励次数存在严重重复奖.为此,应首先建立起以形式服从内容、手段服务目的 以质量为导向的内涵评价体系,并切实解决科研评价中定量指标偏离质量属性的问题;其次,按照科技部、教育部新规要求,尽快取消科研论文奖励,并逐步取消相关重复奖.  相似文献   

13.
作者就如何高科学标准选题谈了个人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自己科研究 工作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4.
面向以前瞻性基础研究为主和支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高校科研评价有其特殊性,传统的同行评议法、文献计量法等科研评价方法存在许多局限,难于准确判断其科学价值,为此,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大数据在高校科研评价中的价值和适用环节。研究表明,大数据在高校科研评价中的应用,具有采集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挖掘隐性和滞后性科学价值、提高处理速度和实现可视化表达、促进科研评价方法和方法论创新发展等强大功能和应用价值,且在实现高校科研功能多重性的数据提取、科研重心基础性的学术价值判断、科研成果价值非显性的数据挖掘和围绕破除"SCI至上"、聚焦"五大价值"的导向性指标体系构建等环节功能突显、适用性强。最后强调提出高校科研评价要防止沦为"数据万能"的陷阱,对运用大数据开展科研评价应加以调节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宋艳辉  朱李  邱均平 《情报杂志》2022,41(2):190-197
[研究目的]以“唯SCI”“SCI至上”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使大量的科研成果外流,对我国科研创新发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在“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背景下,旨为我国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提出正确的思路,使之回归到科学的发展轨道上来。[研究方法]首先回顾并梳理了我国科研评价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变迁机制,并从SCI论文的资助效益、流向现状、被引用次数三个维度分析了目前唯“SCI至上”的科研评价导向造成科研成果流失、国内学术期刊质量无法提升、国外知识垄断加剧等不良影响。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可视化分析了“科学网”上科研评价的专家评论信息,进一步提出了3个方面的科研创新思路:打破“以刊评文”“奖励驱动”的现状,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完善科研评价制度。[研究结论]认为科研评价的重点应聚焦在科学研究的“本质”,回归科研评价的“初心”,以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的,实施评价多元化,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确评价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面向以前瞻性基础研究为主和支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高校科研,传统的同行评议法、文献计量法等高校科研评价方法存在许多局限,评价工作成为一大难题。文章基于大数据在高校科研评价中的应用,通过文献研究,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大数据在高校科研评价中的价值和适用环节。研究表明,大数据在采集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挖掘隐性和滞后性科学价值、提高处理速度和实现可视化表达、促进科研评价方法和方法论创新发展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应用价值。在实现高校科研功能多重性的数据提取、科研重心基础性的学术价值判断、科研成果价值非显性的数据挖掘和围绕破除“SCI至上”、聚焦“五大价值”的导向性的指标体系构建等环节功能突显,适用性强。文章强调,要防止沦为“数据万能”的陷阱,对运用大数据开展科研评价应加以调节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科技水平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这和其具有较为完善的科研评价制度密不可分。日本就科研评价颁布了专门的法律,不同层次的评价法律有力的推动了日本的科研水平的提高,本文对日本有关评价的不同层次法律法规提出的背景、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日本科研评价法律涉及面广,体系完备。第二,由法律基础长期推动而形成的评价文化在科技界被广泛认同。第三,完备的法律体系、广泛认同的评价文化保证了科研评价的客观公正性,提高了科研成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SCI是目前世界上涵盖学科最广、学术影响力最大且具有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的大型文献数据库,已经成为我国衡量科研单位、高校科研实力及整体排名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SC I国际论文发表情况的回顾,对如何提高学术论文的SCI收录率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科学装置发展战略研究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基础科学局组织的大科学装置发展战 略研究小组经广泛深入的研究之后形成的政策建议报告简本,主要包括大科学装置在国家发 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现阶段我国大科学装置发展战略的构想等内容,重点论述了我国大科学 装置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关注***大学在岗教授和在岗博士两个科研群体,从主持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的多视角,围绕职称、学位、年龄等方面,选择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各级各类项目和SCI论文等A类论文、CSCD核心库论文等B类以上论文、一般性学术论文等D类以上论文作为统计口径,定量和定性地对***大学双高群体的科研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探寻我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和优势,以求对学校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