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艳 《现代语文》2006,(7):28-29
凡是对唐诗宋词有所涉猎的人,都不会对“扬州”这个词陌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是扬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印象中的扬州,是笼罩在唐诗宋词的天空下一个婉约而美丽的地方。她的渡口烟柳、小桥明月、西湖歌吹是怎样一种魔力?仿佛潜在诗人心底的梦境,又如一种情结,使“扬州”频频出现在古诗词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期间,扬州旅游产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面临着巨大瓶颈.根据扬州旅游的现有问题,通过创新顶层设计、创新融合机制、创新业态供给、创新驱动格局等具体途径对扬州旅游业进行创新,以此推动扬州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扬州的水环境存在着部分被污染、治理工程治标不治本等问题。做活扬州水文章,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生态整理、制定上游化工园区的应急预案、开展与水有联系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意象,扬州区域文化的独特性赋予了"扬州月"两层特定文化内涵,即"风物之月"和"风月之物"。本文着力挖掘作为"风月之物"的"扬州月"背后隐藏的爱、自由、人性等文化内核,探寻其内在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优美,人才辈出,特别是地方文化独具特色,如扬州评话通俗风趣,扬剧悠扬动听,木偶戏滑稽逼真,扬州八怪在中国书画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扬州风俗文化也别具一格……这些地方文化如开放在中华文化艺术园地里的一朵朵奇葩,值得我们扬州人为之自豪。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敦煌文书,结合考古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对五代时期扬州城"四面十八门"进行了考证,指出五代时期的扬州城十八门为陆门之设,不包括水门.  相似文献   

7.
扬州“花鼓戏”虽然是一种地方小戏,但它具有音乐的兼容性和独特性、表演艺术的模仿性和喜剧性、内容的多样性和世俗性等鲜明的艺术特点.扬州“花鼓戏”由于受到地理因素、观众需求和艺术氛围的影响促成了这些艺术特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前些时候,受学校委托,我与潞田中学的肖安华、唐爱平等老师一起,前往江苏参加了为期5天的第十一期江苏著名中学教改成果观摩活动。会期不长,但我们跑了扬州、泰州、无锡三地,现场观摩了扬州  相似文献   

9.
"初程"解     
姜夔的词《扬州慢》中“解鞍少驻初程”的“初程”,教材上释为“开头的一段路程”(见人教社版高语第六册第151页),这是颇令人费解的。所谓“开头的一段路程”,是指距旅程出发地不远的地方。查史料可知,词人出生于江西波阳县,自幼随父宦居汉阳。父死,依姐姐居住,少年时代便在汉阳度过。成年后,为寻求出路,曾出游过湖州、杭州、苏州、金陵、合肥等地,也曾旅食江淮一带。写这首词时正是词人离开汉阳第一次到扬州游历(公元1176年,时年22岁),故扬州并不是此次游历的起始段,恰恰倒是接近于终程地,把“初程”解作“开头的一段路程”…  相似文献   

10.
~~“变译”之我见@许美华$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相似文献   

11.
徽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风格影响因素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园林与扬州园林同属于江南文人园林,两者在造园要素和空间构成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地理环境和造园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差异,徽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风格上又存在本质区别,徽州园林着重表现人工控制下的秩序美而扬州园林则以自然美见长。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能从根源上更为深入地分析徽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扬州大学科技园建筑设计方案》的介绍 ,从总体构思、环境设计、交通组织、内部功能、建筑空间以及造型等方面 ,探讨了科技建筑设计的一些特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严廷中是清代嘉、道间云南著名诗人,少时随父仕宦,后出官山东莱阳,四十岁时暂居扬州、江宁,之后曾主讲家乡书院,晚年再官莱阳,殁于莱阳。严廷中与高密诗派诗人交往密切,十分推崇前辈诗人袁枚。其《药栏诗话》收录了父辈师长和其在武昌、扬州时结交的诗友诗作,反映了他论诗以柔为主、以真为胜的理念,和对"温柔和平、缠绵典雅"诗风的欣赏。作品对认识乾嘉扬州诗坛人文景观、清代女性诗人群以及清代云南文学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5个高职试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改革。本通过对扬州职业大学5个高职试点专业教学改革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以整合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本还就高等职业教育知识与能力结构、理论与实践教学、高新科技教学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本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申东城 《巢湖学院学报》2003,5(6):76-80,118
时代基础的差别,形成陶与王田园诗风的差异;陶诗写躬耕生活感受和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深情厚谊。王诗站在庄园主立场上,为寻求闲逸萧散情趣和静谧恬淡心境;陶诗真实写隐后穷困和农村荒凉萧败。王诗曲折隐晦反映农民生活贫困和社会黑暗;陶诗歌颂劳动,乐在田园。王诗描写大自然和农村静美及所生情趣,乐在山林;社会理想不同。艺术特色:陶诗主情。王诗主景;陶诗真率、淡美、平淡有味。王诗丰润、有生趣、诗情画意;陶诗恬淡中有旨趣。王诗澄澹,形神兼备,自我形象与外景完美融合;陶诗语言朴质、平淡、自然.为“田家语” 。王诗语言清秀精工、洗炼、朴素中润泽华采。  相似文献   

16.
论扬州清曲的雅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清曲中有雅词的特点。究其原因,除文人参与外,是扬州的文化背景和艺人的艺术修养造就了部分清曲艺人的雅化,以及当时扬州上层社会娱乐活动组织者的审美取向决定了雅化。这使扬州清曲一方面超越了低俗、鄙俚的层面;另一方面超越了清曲的地域性局限。  相似文献   

17.
清代扬州学派的形成“夙有端绪”。由于扬郡本地、邻邑淮安先儒及家学的濡染、沾溉,并接受了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与吴、皖二派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而使扬州学派具有极为深广的学术渊源。  相似文献   

18.
《西风颂》是英国诗人雪莱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中文译者众,当中数王佐良的译文无论在韵律上还是意象上都翻译得较为出色。对王佐良翻译的《西风颂》进行分析的论文很多,但皆从诗学的角度分析,论文试从阐释翻译理论的角度来解构王佐良翻译《西风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册69章专论王国维,对王国维忠实输入西方哲学 ,美学,真正读懂康德并以之为自己的主要学术根基,对王国维的哲学,美学成就,给以充分 高度评价;精辟分析王国维的两个美学纲领之理论价值及其与柏拉图,康德,叔本华之关系;正确指出王国维自杀之因为殉清。  相似文献   

20.
清代小说《风月梦》是一部以描写扬州妓女生活为主的小说。鲜明的地域色彩使其语言也富有扬州风味。丰富的方言词语不仅有助于人物的塑造,成为小说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也为今人了解甚或研究清代扬州方言及其流变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