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孔树脂纯化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纯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静态饱和吸附量、洗脱量、静态洗脱率考察指标,比较了5种大孔树脂,以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对树脂吸附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所比较的8种大孔吸附树脂中,D101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及洗脱参数,在上样液浓度为4.0 mg·mL-1条件下,上样体积为35mL,用70%的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3 mL·min-1,得到总黄酮含量为56.89%。结论 D101树脂综合性能较好,可有效地用于银杏叶黄酮的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2.
以异黄芪皂苷含量为指标,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为检测方法,系统研究了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异黄芪甲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当上样液浓度为1 g.mL-1,上样体积(mL)∶树脂量(g)为3∶1时,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100%吸附异黄芪甲苷;流速为5.0BV/h,4BV体积的蒸馏水、30%乙醇、50%乙醇和70%乙醇梯度洗脱时,70%乙醇洗脱液中异黄芪皂苷洗脱率达93.14%.实验结果表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异黄芪甲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适合于异黄芪皂苷的分离纯化,可为大规模制备异黄芪甲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正交试验,优选金莲花总黄酮的纯化方法.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查指标,选择大孔吸附树脂、乙醇浓度、上样量、洗脱速度和吸附时间五个实验因素,采用L16(45)正交实验表进行实验,筛选出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结果:影响金莲花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是乙醇浓度,其次是大孔吸附树脂的类型.按最佳方案纯化,总黄酮含量可达到69.1%.结论:最佳纯化方法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D-101,以50%乙醇洗脱,最佳上样量10mL,吸附时间20min,洗脱速度2.0 mL·min-1.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D-101、AB-8、NK-9等五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及解吸率,确定分离纯化豆腐柴多糖的树脂类型.以半乳糖醛酸为标准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种树脂吸附与解吸附前后的吸光度,以豆腐柴多糖的吸附量和解吸量为指标,进行树脂的筛选.在五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中,D-101型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及解吸能力较好,对豆腐柴多糖的动态吸附率约为21.5%,动态解吸附率为34.4%.在本实验条件下,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是分离纯化豆腐柴多糖较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黄皮果的50%甲醇提取液为研究对象,对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该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孔树脂H1020对抗氧化成分的分离效果较好;树脂柱分离的条件为:流速2BV/h、pH4.5;洗脱剂为40%乙醇溶液.  相似文献   

6.
以黄皮果的50%甲醇提取液为研究对象,对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该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孔树脂H1020对抗氧化成分的分离效果较好;树脂柱分离的条件为:流速2BV/h、pH4.5;洗脱剂为40%乙醇溶液.  相似文献   

7.
薯蓣皂甙元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姜为主要对象研究了薯蓣皂甙元的定量测定方法.以乙酸酐与浓硫酸以191(体积比)为显色剂,CHCl3为溶剂,使皂甙元显色,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397 nm处测定薯蓣皂甙元的含量.从植物中提取的皂甙元不需分离可直接测定,在1~5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改进桔梗皂甙类成分的分离及鉴定方法,为桔梗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脱糖脱色及薄层硅胶作柱层析介质,并首次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结合理化分析对桔梗皂甙类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两个单体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桔梗皂甙V和去芹糖桔梗皂甙D,结论:运用电喷雾质谱新技术,大大简化了皂甙类的结构鉴定过程.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孔树脂法分离海带多糖,并对海带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进行初步评价。以HZ801、HZ816、HP20、HP100、D3520五种大孔树脂为试样,探究最适分离海带多糖的树脂型号。结果表明,大孔树脂D3520对海带多糖的分离效果最好,其最适吸附条件为流速2BV·h-1、pH 5,吸附率为71.14%;洗脱的最适条件为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45%、流速2BV·h-1,洗脱率为86.27%。药效学以抗氧化消除·OH自由基的消除率为指标,V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海带多糖对·OH的有较明显消除效果,当浓度为2.0mg/mL时,清除率为38.36%,说明海带多糖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重楼根茎粉末为原料,加热回流提取粗皂苷后,用近红外在线检测AB-8大孔吸附树脂除杂和洗脱分离的全过程,并以近红外光谱判别变量为表征手段,将分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收集的洗脱液进行比色和水解,通过离线的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用70%的乙醇对大孔吸附树脂中除杂以后的重楼总皂苷进行洗脱,基本能将重楼总皂苷分为几类有效组分群。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索了两性霉素B的纯化工艺,采用大孔树脂静态吸附,配合后续结晶工艺,有效地提高了产品收率,降低了有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对两性霉素B有显著的纯化作用。此结论对其他抗生素类产品的纯化制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红霉素发酵液大孔树脂法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大孔树脂对红霉素发酵液的脱色作用,详细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树脂脱色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以1.0BV/hr的流速进行吸附时,D293树脂对红霉素发酵液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处理量为10BV时,脱色率为68%;并对树脂再生条件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D-101大孔树脂吸附和正丁醇萃取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毛茛皂苷进行提取分离,对分离纯化后的样品采用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纯度和含量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后的毛茛皂苷在209nm处有最大吸收峰,正丁醇萃取的毛莨皂苷含量比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的较高.以毛茛皂苷对9种不同细菌进行抑菌实验,显示毛茛皂苷对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14.
以D-101树脂为吸附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对蛇莓果实红色素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研究发现:静态吸附中上样液温度为30℃时的吸附量较大;动态吸附中上样液酸度为0.5%,吸光度0.179~0.224, pH1.0,流速2 mL/min时的吸附量大;用80%乙醇以2 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时,解吸效果最好;蛇莓果实色素纯化后色价提高了3倍左右,该研究条件科学合理,纯化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大孔树脂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大孔树脂的特点、分类和应用,特别是大孔吸附树脂在天然产物分离、医药中的生产、工业废水的处理和有机催化等方面应用的情况。同时,通过比较在生产工艺中用大孔树脂和用其它方法处理时的效果。文章简单综述了大孔树脂在工业中的应用特点及其作用原理,说明了大孔树脂在现代工业中的独特优势及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短穗鱼尾葵果实产量大、原花青素含量高,研究短穗鱼尾葵原花青素的树脂纯化技术,为其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通过5种大孔吸附树脂供试,筛选出的DS401在25℃对短穗鱼尾葵原花青素的饱和吸附量为45.42mg/g、解吸率为89.91%.DS401树脂在粗提物溶液p H 5、温度45℃、吸附时间4.5 h对原花青素吸附的效果好,以80%乙醇为解吸液、解吸液p H=8、温度45℃进行DS401树脂吸附原花青素的解吸效果最佳.以体积分数80%的乙醇溶液、0.75BV/h流速动态洗脱,在2.5 BV的洗脱峰中原花青回收率为93.90%,洗脱时间4.5 h.  相似文献   

17.
通过HPD450、HPD100、HPD100A、HPD600、HPD700、HPH480系列大孔吸附树脂对苯酚的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HPD100树脂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佳,并分析了溶液的pH值、温度等条件对HPD100树脂吸附苯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D314树脂对铼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最佳酸度和吸附容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pH条件下,铼定量、快速地被吸附在D314树脂上;室温下最大吸附容量为32.91 mgg-1。被吸附在D314树脂上的金属离子能采用10mL4%氨水定量洗脱,其回收率达到90%。本法对铼的检出限为0.65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