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5,(8):29-32
我在经济日报也好、人民日报也好,特别是经济日报,没有人叫我“范总”,都是叫“老范”,到了人民日报以后,大部分人都管我叫“老范”,后来有一些人开始叫我“范总”,但是我觉得“老范”更亲切一些。  相似文献   

2.
时下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正冉冉升起。”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手机媒体对传统的传播方式有突破性创新,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比广播更丰富,集四大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带来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中介,传播文本、视听、娱乐等多媒体信息的互动性的传播工具,可称为“第五媒体”。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笔者却不敢苟同。我认为所谓“手机媒体”仍然属于网络媒体的范畴,手机仍然是“第四媒体”。本文试图用浅显的语言来阐述一下理由。  相似文献   

3.
基础医学研究论文"讨论"部分的编辑加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虹 《编辑学报》2003,15(3):193-194
基础医学研究论文中一般都有“讨论”部分。由于作者对此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专业知识的限制,“讨论”成为论文最薄弱的部分。编辑更应重视对讨论部分的编辑加工。  相似文献   

4.
刘招兰 《档案时空》2006,(10):15-17
“档案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因为档案既反映了上层建筑观念形态,又反映了经济基础物质成功中凝聚的精神价值”。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尊重和运用信息传播规律,交流和传播档案信息,从而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将档案信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创造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徐启超 《青年记者》2007,(14):69-69
报纸版面是与读者交流的一种传播语言,是编辑奉献给读者的一道新闻大餐,它需要“色”、“香”、“味”俱全,给读者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时事新闻版作为报纸版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要求时事编辑更应努力报道好“天下事”,为读者提供一道“全营养型”的精神盛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如今,在中国的文化市场和媒介资讯中,各种“传统文化”正显现出“复活”、“复兴”之势。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概念强调了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中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而“传统文化”若要进入现代中国受众的视野,并让他们接受,亟需“两级传播”的中介功能和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热线”节目,特指近年在全国范围内风行的广播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来自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开通。政风、行风热线”的省份已经达到29个”。如何找寻探究这类栏目长久发展的生命因子?如何归纳这类栏目的核心传播力?如何调动各方力量使得热线更热?至少有三个方面可以探析总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增强章可读性是个老话题,各家媒体都在不断做着努力。但是,随手拿起报刊一翻,还是觉得很多章枯燥无味。究其原因,编辑当然难脱其责,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重要的原因还在字记。如果说是因为记对新闻事业“心不在焉”,自然帽子太大;如果说写作功底差让读味同嚼蜡,这也牵强附会,其主要原因是记缺乏深入采访、缺乏新闻敏感、缺乏写作技巧,没有调动起周身的“新闻细胞”,让自己成为撬动章可读性的“杠杆”。对此,笔谈点浅陋认识。  相似文献   

9.
由永怀 《青年记者》2007,(16):119-119
面对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于一身的网络媒体的冲击,“传统”的摄影记者如何快速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图片传播需要,已成为摄影记者“突破瓶颈”的当务之急。网络时代摄影记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行动即宣传"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杰出的宣传家。在一生光辉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运用各种传播媒介组织群众,宣传党的革命路线与方针政策。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我们会发现毛泽东的宣传思想中具有很强的“整合传播”意识,即他除了非常重视运用报刊、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以外,也格外地重视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方式来强化宣传效果,以此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从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斗争中用“笔杆子”配合“枪杆子”打败敌人。这其中“行动即宣传”的思想独具魅力,显示出了毛泽东同志的睿智和独到的宣传艺术。“行动即宣传”是指个体或组织日常的行为及言行本身就是对外界展示形象的重要宣传形式,这种宣传是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并配合大众传播完成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软件盗版的危害与现状1988年,邓小平同志分析了世界高科技发展态势后敏锐地预言:“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他高瞻远瞩地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91年,邓小平同志又提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美国“有闻必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有闻必录”与客观报道密切相连,是客观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比较强调新闻来源的权威性,对于新闻事实的客观真实性往往不置可否,但美国的“有闻必录”对于新闻报道又具有一定的负责精神。  相似文献   

13.
张玲 《新闻记者》2006,(12):45-47
一、Web2.0时代“把关”理论的发展 从1950年怀特将“把关”的概念正式引入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到上世纪90年代初.休梅克(Shoemaker)和里茨(Reese)提出了著名的五层面“把关”模式(个人层面、行业规则层面、组织层面、媒介制度层面和社会体制层面),“把关”理论已经从个人层面发展到了体制层面。当然,五层面模式是一个普遍性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并非针对网络(更非Web2.0)传播提出.缺乏对它的个性化思考,而这种思考便是五层面“把关”模式之于Web2.0的运用及指导。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2月25日,《北京晚报》以“北京公交走进刷卡时代”为头条,报道了北京地铁13号线、北京巴士121条运营线路的5169部车于2003年12月31日开始启用“卡式智能收费”系统和“市政交通一卡通IC卡收费系统”的消息。《北晚》在导语中还指出,“北京地铁运营也由此进入‘卡式智能收费’新时代。”记者以为,智能收费也好,刷  相似文献   

15.
当赛门铁克杀毒软件诺顿变为“电脑杀手”时,很多企业和个人用户都震惊了,但让用户们更为震惊的是,赛门铁克对此事件竟然缺乏起码的“歉意”。  相似文献   

16.
“两会”报道开始以来,新华每日电讯不仅以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等特点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且在版面编排的灵活性、深刻反映“两会”主题、突出“两会”热点、亮点、以多种方式集中反映代表委员关于某一问题的意见与建议方面做得更深更透,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专版”:热点、难点、重点突出,解惑释疑效果好。 民主进程、法制建设、人口资源、环境保护、西部发展等问题,一直是“两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电讯“两会”专版对此作了充分、全面、深刻的报道。如12日两个“两会”专版,一个版在《坚持以法治国方略实现国家长治久…  相似文献   

17.
罗琤 《图书馆杂志》2003,22(9):76-78
本文就章太炎先生别号“末底”略作考释,追溯了“末底”一词的梵文原意,及其在中土的流传情况,并就《汉语大词典》对此词的解释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慎波 《青年记者》2004,(10):66-67
一何谓“黄色新闻”?我国部分学者认为:黄色新闻是19世纪末美国纽约两大黄色报纸——《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它是那些为了迎合低层读者的情趣,以犯罪、凶杀、色情、小说连载等刺激性、消遣性文章和漫画为内容的“黄色报纸”经常使用的一种新闻报道手法。美国新闻学者则认为: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它是189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报纸主编为取悦读者而将煽情主义与“更大的标题、更可读的故事、照片和颜色的点缀”等技巧结合起来编辑新  相似文献   

19.
汽车时代的到来,使广播找到了适合新的媒介竞争环境的发展模式,沉寂多年后迎来第二个春天——交通广播异军突起的时代,出现了独特的“交广”现象。美国传播学者雪莉,贝尔吉指出“汽车中每5位成年人里有4位至少每星期听一次广播”;哥伦比亚大学一份报告中则认为:“广播是一种几乎能够陪伴所有行为的媒体”。在汽车这样的流动空间内,广播的传播特性得到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20.
朱爱国 《青年记者》2006,(22):55-55
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旗帜和统领。标题对吸引读阅读新闻,进而接受新闻传播的事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标题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各新闻媒体的关注,而“看报看题”也渐渐成为广大读的一种习惯。这对新闻工作,尤其是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修饰好新闻的字内容,更要在标题制作上下工夫,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出新出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