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刚当选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在会见中外记时.回答了记关于政府官员如何处理和媒体关系的提问。他说:媒体在采访一些官员时遭到拒绝,是固为这些官员在工作过程中很少学过如何面对媒体。再一个,群众现在还不适应官员在媒体上说错话.要求官员说的基本上字字句句都是真理.所以他希望刚开始要给一个机会,允许他们说错一句话、两句话。  相似文献   

2.
王俭 《记者摇篮》2004,(9):37-37
从新闻采访的实践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出.隐性采访可以界分为有意识地隐去采访的真实目的、记者的真实身份、变更自己的记者身份等三种形式。隐性采访的大量应用.对正面报道进行了有利的补充。加大了舆论监督的分量,使采访最大限度的逼近新闻事实.满足人们的知情权。记者也能深入第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获取独家新闻,从而,提高媒体的知名度.影响力.树立媒体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媒体融合是新时代媒体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媒体环境,给记者的采访带来了一定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新闻记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新,也成为广大记者们值得考虑的问题。不断创新开拓新闻采访模式,对新闻传播质量的提升有很大作用。需要我们加强对新闻记者采访模式体系的建设,优化内部信息,加大力度宣传,增加关注度,打破原有的模式,实现创新,让新闻记者采访模式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有效促进了媒体行业发展。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模式,用户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在媒体融合视野下,电视新闻记者需要转变传统思维,不断创新采访技巧,提升新闻采访能力水平,为新闻观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新闻服务。本文对媒体融合视野下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叶蕾 《传媒观察》2007,(7):29-30
大众媒体拥有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专家及其意见。媒体若想有效地利用专家资源,必须有选择地采访专家,笔者将媒体能够有效挖掘的这一部分专家资源定义为“权威媒体专家”。那么,“权威媒体专家”包含哪些类型的专家?记者应该怎样选择、采访专家呢?又应该如何写作专家意见呢?不同媒体如何制定自己独特的利用专家资源的策略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隐性采访,近年来颇受媒体,记者和受众的青睐,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要是对不便于显性采访方法,它主要是对不便于显性采访的违法悖德现象进行隐蔽性的观察和反映,多以偷拍,偷录和现场见闻作为报道事实,与当事人缺少沟通和核实,因而运用这一采访方法式稍有闪失便会引发法律纠纷和道德质疑,记者和媒体除了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外,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使隐性采访能切实有效地发挥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姜辉  冯建锋 《视听纵横》2003,24(6):85-86
当电台、电视、报纸、互联网纷纷在新闻时效上抢占先机的时候,作为电视这一传统的媒体率先开始了对新闻隐性采访的探索,挖掘其现场的生动性,使其最终成为提高新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给电视人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肖锋 《新闻导刊》2004,(4):54-54
在企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笔发现许多基层通讯员的稿件写得干涩、不生动,或不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情况,掌握的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资料不充分,从而使许多有价值的新闻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为报刊媒体所采用。通讯员如何写出好的新闻报道,笔根据多年来当基层通讯员的经历,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  相似文献   

9.
吴杰 《采.写.编》2021,(10):49-50
本文以纸媒新闻记者的采访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新媒体记者采访所面临的全新特点,并对当下媒体融合发展对记者采访的能力要求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和改进采访能力的意见建议,以引导新闻从业者在从事新闻采访中进行改革创新提升,更有效率和特色地高质量开展新闻采访.  相似文献   

10.
奔波在采访第一线的新闻记者,展示的不仅是自我,更代表着一家媒体的形象。换言之,出现在各种场合的新闻记者,恰似一块“流动广告牌”,走出门便是自家媒体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新闻有边缘化的势头。在党报机关报一统天下、生活类媒体刚刚突起之时,社会新闻普遍被各家媒体视为竞争法宝,被广泛运用。实际情况也充分证明了,社会新闻在扩大报纸影响力、吸引读阅读等方面,有着其他新闻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现在,各种媒体不断涌现,不但有了第三代、第四代媒体,甚至有了第五第六代媒体,对读而言,处于信息爆炸时代,读每天都要面临着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轰炸。  相似文献   

12.
陈筱琳 《视听界》2002,(5):27-28
法制类题材的节目涉及人身损害、商业合同、婚姻关系、赡养抚育等民事诉讼,又涉及贪污受贿、诈骗偷盗、抢劫强奸、纵火杀人等刑事案件,可以说是聚焦了各方矛盾。从事法制报道的记在采访时,遇到上述后一种情况,也就是采访对象消极对抗的可能性比较大,采访对象或怕被报复,顾虑重重,或怕记揭短,不乐意接受访问。那么,怎样让采访对象转变态度,面对镜头主动配合呢?本人结合一些媒体以及作的实践经验。谈谈法制类节目的采访艺术。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大众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其“干预生活”的功能日益增强。但是大众媒体在功能扩张的同时,却遇到新的问题,这就是受众对一些媒体行为的质疑:记在采访中是单纯的记录吗?记能否干预事件发展的进程?记的某些采访行为经得住道德的拷问吗?等等。于是,“旁观”和“参与”问题就越来越尖锐地摆在媒体和记的面前,成为一个现实操作中无法绕开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周甲禄 《新闻传播》2005,(12):34-36
在媒体的舆论监督中有一种采访方式现在经常用到,这就是记者为了获取公开身份无法采访到的信息,不征得采访对象同意、并隐瞒职业身份或假扮其他身份进行的采访。这种采访方法被称为秘密采访(有的人又称为隐性采访,隐身采访,暗访)。广播电视媒体的一些重要调查采访大量运用的就是秘密采访,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报道许多都是在秘密状态下拍摄的。一些报纸还开辟了暗访专栏。  相似文献   

15.
杜娟 《记者摇篮》2004,(8):45-45
采访前的准备充足与否,对报道是否成功影响重大。在多媒体和媒体多的环境中,新闻资源开放、信息渠道多样、新闻同质,这在人物专访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即便在这种状态下。一些人物专访栏目或版面还是形成特色,一个重要原因是找到了自己的独特性.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而访前准备与个性化的表述或者说制作是形成其独特性的极为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新兴媒体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断融合发展,使媒体平台、媒体形式、媒体内容、媒体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给新闻采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新媒体时代新闻采访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细致地探究。  相似文献   

17.
谢焕权 《青年记者》2005,(10):63-63
傅彪病逝无疑是大陆娱乐界的一个重大新闻,媒体定当关注报道,娱记们定当“不惜一切代价”争取独家新闻。8月30日日下午,傅彪家属委托武警总医院副院长郑静晨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发布会,向媒体正式公布傅彪的具体死因。这已经基本满足了媒体报道的需要,可是在这样一个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娱记们却显得那么“贪婪”,进而使其采访活动又显得那么的恐怖:  相似文献   

18.
王巍 《新闻传播》2005,(8):50-51
在媒体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有限的新闻源与无限的报道空间之间,媒体间的较量已突破了仅就“时效性”的竞争,角度独到、样态新颖、现场感强、有冲击力、节目好看是在“时效性”基础上各家媒体所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隐性采访”得以大行其道。在使用隐性采访手段的同时,电视从业者也不无迷茫:“隐性采访权”是否具有合法性?其法律依据何在?笔者认为,媒体事业的发展呼唤“隐性采访”立法规范的出台。  相似文献   

19.
业余报道,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职业形式,是相对于媒体专业记之外那个群体,说白了就是用工作之余为媒体写报道的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歌手姚贝娜遗体被偷拍事件说起,结合一些媒体侵犯隐私权的事实,分析了在采访报道中容易出现的侵权类型以及案例,从法律层面对媒体如何保护隐私权进行了积极探讨,为媒体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