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市场经济对图书质量的负效应及其对策黄宗鋆【福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版社毫无例外地允走向市场,投入到图书市场的竞争中去。市场竞争机制给出版社带来了新的活力,促使出版社研究图书市场,研究读者,努力生产适销对路的图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主...  相似文献   

2.
姚德海 《出版经济》2001,(10):30-3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图书市场的不确定性,图书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造成出版社大量图书库存的积压。这不仅占用了出版社的资金,而且带来了出版社的经营风险,阻碍了出版社稳定、持续的发展。为减少图书的库存,各  相似文献   

3.
编辑营销意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市场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出版社图书营销策略的竞争上.编辑如何在选题策划、图书出版等各环节中强化营销意识,把营销意识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是值得深人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的经营竞争中,人们一般认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就是要让自己的产品或研究开发能力打败竞争对手,因此各国企业都十分关注“竞争”,这样就有了“商场如战场”之说。在出版界也同样存在着这样问题,一旦有一个图书新市场被一出版社发现,一经开拓,自然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其他出版社的争相仿效,竞争也随之激烈,直至市场出现饱和状态。图书产品也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由低到高、由高到低,最后退出市场。但这时新的图书市场又  相似文献   

5.
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上,图书的装帧设计越发显得重要,有时甚至是一本书销售业绩的决定因素。与几年前相比,国内的装帧设计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富有才华的美术专业人士投身此领域,越来越多的出版社不惜重金搞好这项图书的“面子”工程,越来越多的读者惊叹:“这书真漂亮!”但是,正如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指出,“这只是冰山的一角”,它的下面,还藏有许多问题。 社属美编室严重萎缩  相似文献   

6.
程瑶 《出版参考》2009,(24):23-23
随着图书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出版行业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出版社把“选题策划”和“市场营销”作为在市场竞争中的两大“抓手”,这本是情理中事。但是,有些出版单位却忽略了出版物的编辑加工工作,甚至把编辑加工环节边缘化,进而使图书出版周期缩短又缩短。客观地讲,出版物编辑加工工作的失位,是造成当前图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是当前出版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编辑是龙身,那么,总编辑则是龙头。出版社编辑的知识结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也不同,这就使他们在组稿过程中表现为千差万别,申报的选题也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除了少数优秀的编辑之外,大部分编辑在图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十分茫然,甚至不知风向哪一边吹。总编辑肩负着领导全社编辑组织、策划选题的重任,必须在错综复杂的图书市场上对一线编辑提出的大量选题去粗取精,去芜存菁,策划出富有竞争力、有新意和良好市场前景的选题。总编辑代表着一个出版社图书出版的最终话语权,如何正确行使话语权,对一个出版社的繁荣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它同时又是一柄双刃剑,既可成于斯,也可败于斯。关键看是否使用得当。因此,总编辑的工作必须始终以选题企划为中心,力求全面把握和驾驭全社选题的策划与规划,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拥有一席之地。围绕选题企划,总编辑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图书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出版行业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出版社把"选题策划"和"市场营销"作为在市场竞争中的两大"抓手",这本是情理中事.但是,有些出版单位却忽略了出版物的编辑加工工作,甚至把编辑加工环节边缘化,进而使图书出版周期缩短义缩短.客观地讲,出版物编辑加工工作的失位,是造成当前图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是当前出版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对图书质量的负效应及其对策福建科技出版社黄宗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版社毫无例外地走向市场,投入图书市场的竞争中去。市场竞争机制给出版社带来了新的活力,促使出版社研究图书市场、研究读者,努力生产适销对路的图书,提高了出版社自身的造血机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出现的图书市场的竞争,除了集中体现为图书质量的竞争外,其中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出版社经济实力的竞争。一个出版社只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并且具备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才能满足开发、策划精品图书前期投资的需要,在出书品种及质量上形成特色;才能广泛利用电台、报刊等新闻载体加大本版图书的宣传力度,积极主动地树立自身的形象;才能全方位地去扩大图书的发行渠道,努力去开拓和占领图书市场;才能造成“大船”,开足马力,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此,坚持党的新闻出版方针,发挥出版社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在生产经营中加强财务管理,增强…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质量是图书出版业的生命线。选题策划是图书精品的增长点,这是十分正确的,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c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于,图书是由作者创作的,离开了高水平的作者,即使编辑提出了好选题,也难保图书的高质量。因此,要提高图书质量,首先要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平庸”探因图书市场之所以存在由平庸作者创作的平庸图书,与出版社是有一定关系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利益驱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图书市场上,出版社生存与发展的“捷径”是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图书品种,填补市场空白,以尽可能多地占有市场…  相似文献   

12.
编辑工作电脑化势在必行福建教育出版社林春森在图书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出版科传统的运行模式一直困扰着出版社图书的成本、编印质量和出版周期,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出版的新形势。目前,一些报刊社、出版社虽然引入了电子出版系统,但大多只是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的。这...  相似文献   

13.
王暄 《出版参考》2015,(Z1):13-14
很多出版单位涉足医学科普图书领域,使得医学科普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出版单位的应对之策显得尤为重要。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医学科普图书作为人们获取健康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市场前景广阔,正因如此,竞争激烈。全国很多出版社纷纷出版医学科普图书,使得医学科普图书如同汪洋大海,包围着市场和  相似文献   

14.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提.出版社作为特殊类型的企业,它的产品(图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出版社自身的兴衰,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加强出版管理,提高图书质量是各出版社首要的中心的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要上,无疑对各出版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图书质量,而这又是一个长期以来受到普遍关注却一直没能彻底解决的课题.本文试探讨如何通过激励机制来提高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美国有2.8万家正式登记的图书出版社,但能维持正常运营的只有4000家。在这4000家正规出版社中,2000多家是营利性一般图书出版社,占了大多数。其余都是属于非营利的图书分支机构①。美国出版社的类型美国的出版社按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大致可分两类:非营利性的学术出版社、营利性的一般图书出版社。1.营利性出版社美国出版业同其他产业一样,竞争也是很激烈的,而且图书市场竞争比其他产品市场竞争还要复杂、激烈得多,尤其是对于一般图书出版社来说,这种竞争更为残酷。这是因为:首先,图书的出版都是品种多、批量小、流动性强,每一种新书都有其特…  相似文献   

16.
吕心鹏 《出版经济》2005,(12):29-29
教辅图书在教育版块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也是图书市场竞争最为惨烈的领域.全国众多的出版社,不管与教育沾不沾边,纷纷向教辅领域进军.民营书业凭借灵活的机制,在教辅图书领域迅速成长壮大,在目前的教辅图书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学生教辅图书市场呈现出季节性、同质化、品牌化三大特点 ,出版社的管理模式也必须由过去的生产导向型转变为需求竞争导向型。通过对教辅图书运作管理中的三个基本问题———质量、成本、交货期的讨论 ,提出了提高管理水平的策略选择。进一步提出出版社作为一个企业公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努力生产差异化图书 ,减少同质化图书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图书的零售、批发业务逐步对外资开放,在国外具有一定成本优势的折扣书店、专业书店、连锁店以及读者俱乐部等,必将进入中国图书市场,加剧图书市场的竞争,对中国传统的图书营销渠道形成重大冲击。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出版社的经营更加深入、细致,以提高对图书市场资源的可控程度。而图书的营销工作,尤其是销售渠道,作为出版社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出版社的经营效益、竞争力和经营安全形成的影响日益重要。一、图书营销渠道的管理图书营销渠道管理是对渠道成员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抓。1.选择图书批发…  相似文献   

19.
如今,各出版社越来越关注市场营销工作,许多出版社成立了市场部、营销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图书的营销力度。但在实施营销过程中,却没有把图书市场营销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营销”,投入很大,收效甚微,造成极大的浪费。这种非理性的图书市场营销行为,应引起出版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梁涛 《编辑之友》2004,(3):74-75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提.出版社作为特殊类型的企业,它的产品(图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出版社自身的兴衰,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今,图书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质量问题成了突出的问题,而这又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却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质量问题是出版界的一个永恒话题.图书质量的高低虽然主要取决于作者的水平,但它与编辑工作的质量同样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