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黄俭、李佩琦报道:资深报刊业经营人倪祖敏撰写的报刊经营新闻学专著——《报刊传播业经营管理》、《报刊发行学概论》日前出版。这是我国有关报刊经营管理、报刊发行的国家级“211工程”重要学术科研成果著作。书中对发行经营、广告经营、多种经营、规模经营、市场营销以及重视读者的购买心理等方面都做了细致的论述,并穿插了大量案例,针对性、应用性很强,是目前极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报刊经营新闻学著作。倪祖敏出版报刊经营新闻学专著  相似文献   

2.
报刊是现代广告的重要载体。截至1997年底,我国报刊广告额已达102.0974亿元(人民币),其中,报纸广告为96.8265亿元、杂志为5.2709亿元。报刊广告总额约占当年全国广告经营总额462亿元的22%。报刊业促进了广告业的迅猛发展,广告又成为现代报刊业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和促进其发展的经济支柱。 我国报刊广告源远流长,迄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因参与《中国报业经济史》、《中国广告通史》的编撰工作,曾将我国新闻史上比较罕见的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8,(2)
报刊业也要多点创新文/张驰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报刊业空前繁荣的背后也潜藏着种种竞争的压力。怎样才能更好地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恐怕是目前每个报刊工作者都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例子之一:《演讲与口才》和《做人与处世》两刊走进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专栏...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申报》无疑是报刊发展和经营史中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对报纸营销策略的探索值得我们思考,以史为鉴,对今后报刊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报刊三种万以仁一提起美国报刊业,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起《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知名度较高的报刊。但很少人提到创刊仅1互年的全国综合性报刊《今日美国报》等后起新秀。《今日美国报》自1982年9月15日第一份《今日美国报》出现在巴...  相似文献   

6.
面对日益严峻的出版环境,我国报刊业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除了借力互联网,通过改版强调报刊视觉传达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挽留读者方式。2012年10月18日,有近80年历史的美国知名新闻类周刊《新闻周刊》通过网站宣布,明年将停止发行印刷版,全面转向数字版。这不是首个向数字媒体转型的时事动态类报刊,早在201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就停止发行印刷版,专攻网络版。面对日益严峻的出版环境,我国报刊业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除了借力互联网,通过改版强调报刊视觉传  相似文献   

7.
观点摘编     
中国报刊经营管理模式十大类别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传媒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其对中国报刊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传媒》杂志2007年第7期和第8期分两期刊登了这一研究主报告。报告认为,中国报刊业典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分为以下十大类别:一、广告补偿型,发行环节严重亏损、广告收入是实  相似文献   

8.
2001年年底,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制定了2002年九大工作要点,总的思路是适应形势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报刊业的繁荣与发展。 一是根据总署党组部署,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就报刊业的改革开展调研工作,重点抓好报刊跨地域经营、融资的试点,制定报刊业改革的具体工作方案。 二是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1995,(Z1)
“报刊之友”告读者报刊的生产过程是将人与机器、计算机设备以一种特有的方法结合起来,与时间赛跑的过程.这是一桩宏伟的事业.在中国的报刊之林中,《报刊之友》肩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报刊业需要她。《报刊之友》公开发行了,步入市场了,但贴近报刊,引导报刊,服务...  相似文献   

10.
2003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同志在接受本刊记者朱学东和《中国报业》记者宋建武联合采访时认为,2003年的报刊业“发展态势平稳,处于突破前夜”。在2004年2月召开的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石峰同志对目前我国报刊业的发展态势作了深入分析,指出,2004年的报刊业正经历着突破,并将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当然,“突破”并不是“放开”,而是指报刊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通过改革创新突破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从而为报刊业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面对这样的形势,要想推动报刊业取得突破,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在报刊行政管理和经营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对于行政管理部门和报刊社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在新时期、新阶段推动报刊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之下已全面提速。作为文化产业领域最具意识形态特性的报刊业,也已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目前,全国报刊改革思路已经确定,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明确了报刊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解放思想。突破难点,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促进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把中央关于报刊业改革的战略目标落到实处,是摆在报刊媒体面前的迫切任务。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中共陕西省委提出的“文化强”目标的一项重要拳措,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最近召开的加快报刊业发展工作会议,紧密联系本省实际,科学分析了报刊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讨论了《关于加快全省报刊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措施。董旭阳同志在会议上的总结讲话,集中体现了这次会议取得的初步成果和基本精神,现刊登这篇讲话的摘要,供报刊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80年代末以来,我国报刊业在新闻报道形式上有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与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步,另一方面反映了受众对新闻报道形式有了新的审美评判标准。《北京电视》周刊正是参照新的审美标准,并结合影视新闻报道特色确定出自己的形式设计风格。影视新闻在报刊上的形式特征信息时代带给人们更大量和更快捷的信息,使报刊、尤其是综合类报刊的新闻报道形式更加直观、迅速和简练。这也是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报刊在版面设计上实施“减法”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影视新闻却与综合性社…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现有正式报刊400多种,从数量上看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省报刊为齐鲁大地“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与兄弟省市相比,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本省名报名刊、大报大刊比较少,就连地处偏远的甘肃也有名刊《读者》,对此作为报刊管理工作者深感不安。 笔者以为,本省报刊现在的局面与全省报刊业从业人员素质有关,也与报刊业管理工作者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创新有联系,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很好贯彻“与时俱进”的精神。 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4.
“同宗”期刊小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贯彻实施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中, “同宗”期刊小规模的“集约化”经营形式,是推进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结构性弊端的有效实现形式,从而为实现报刊业转型升级,打造国家层面、地方层面的专业性报刊出版传媒集团,提高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不少国有企业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纷纷裁员减人的情况下,报刊业却出现了少有的繁荣景象,一些报刊接二连三增加刊期,扩充版面,招聘人员,从月底薪2000元加提成、提供住房等优惠待遇中,显示了报刊业投入产出的可观回报率,这种不均衡的发展,表明了作为第三产业的媒体已经和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朝阳产业。在报刊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中,随着报刊结构的调整和报刊管理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报刊跳出发行靠摊派,经费靠拨款的圈子,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立足本行业,面向全社…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2,(2)
《报刊之友》是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主办,国内唯一以“大审读”为主要内容的报刊审读期刊。它立足陕西,关注全国,坚持以客观、科学的眼光观察和评议陕西的报刊业;它着眼于新形势下报刊业改革、创新的需要,及时刊登和介绍省内外报刊界的最新发展动态、先进经验和做法,从而成为陕西报刊界人士了解并借鉴省内外媒体发展、变化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7.
双月视点     
事件暂行规定完成使命报刊管理出台新规9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公布《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报纸出版管理规定》,两个规定将于12月1日正式取代相应的暂行规定。这是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报刊业发展和改革的现状,本着依法行政、转变职能、完善规定、强化管理、创新制度等原则重新修订的,不仅调整了结构,内容、表述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新规定首次明确提出了报刊出版退出机制,界定了报刊和报刊出版单位的概念,修改、完善了报刊出版许可制度,强化了对报刊出版过程的管理,对中央重视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了明确规定,将报刊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我国报刊经营必然发生转化。“3报刊发行的营利额”、“报刊广告收入”和“多种经营收入”使部分报刊业成为我国经营业绩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的行业之一。中国报刊业出现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副养主、以主促副”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02,(2)
报刊审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性工作。通过报刊审读,可以对处在不断改革发展当中的报刊业起到推动和促进的重要作用。然而,报刊审读要切实能够起到这种作用,则对审读本身首先需要提出许多要求和讲究。在纪念《报刊之友》创刊十周年之际,我  相似文献   

20.
石峰 《传媒》2005,(5):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报刊广告经营的产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经营规模日渐扩大,已经成为报刊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报刊广告市场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发行量认证缺位造成的影响尤为明显.由于虚报发行量引发的种种争端,甚至损害了中国报刊媒体的形象,阻碍了报刊业加快发展的步伐.建立专业化的出版物认证制度,已经成为中国报刊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