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萌 《生态文化》2013,(2):9-10
说起家乡天津宁河县,真的,幸亏有个七里海,不然,真不知她以什么示人。芦台古镇风貌不再,美丽田园风光难觅,余下的景物还有什么呢?我真的说不出来。本来那条宽阔如江的蓟运河,在我记忆里是那么美丽:两岸芦苇丛生,水鸟戏弄芦花。白日船帆竞发,夜晚渔火映天。这景象被我无数次写进文章。到了晚年回去一看,天哪,这条记忆的母亲河,竟然只剩下一条枯瘦水流,河两岸河面上的景致都不见了,仿佛一个经历生活磨砺的老人,秃发缺齿地喃喃诉说着她年轻时的美好时光。看到此情此景,别提多伤心了。  相似文献   

2.
乡下老鼠     
北岛 《文化博览》2006,(6):14-15
美国有这么个童话故事:一个乡下老鼠请城里的老鼠到乡下做客,用玉米、土豆和谷子招待它。饭后城里老鼠不吭声,只是请乡下老鼠到它那儿去做客。有一天,乡下老鼠进了城。让它惊讶的是,城里老鼠吃的比它好十倍:干酪、奶油、火腿、蛋糕等。正大吃大喝,城里老鼠惊呼:"快逃命,恶猫来了!"四爪狂奔,刚逃过一劫,又差点被满街飞跑的汽车轧死。最后,乡下老鼠喘着气说:"我还是在乡下过太平日子,总比这好吃好喝却处处担惊受怕的生活强。"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故乡是一坛用包谷酿造的自烤酒,时间越长其味越香。我觉得,故乡其实是一件穿久了就不愿意脱下的衣裳。 在满山滴翠、茶叶飘香、百花争艳的阳春时节,我又回到深藏在滇西南群山中的故乡。近年来,我几乎每年的清明节都会与兄弟姐妹们回一趟故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生态组歌     
耕夫 《生态文化》2014,(3):16-17
白鹤的故乡 一条嫩江流向远方 湿地滋养万物生长 白云亲吻渔帆 百鸟尽情歌唱 这就是白鹤的故乡 莫莫格啊圣洁天堂  相似文献   

5.
奶子河,是香格里拉的一条吉祥河,也是我这一生中久久难以忘怀的一条雪域高原小河。 千百年来,这条高原河,从卡拉雪山脚下喷涌而出,形成清澈荡漾的涓涓溪流,在三面环山的尼玛宗河处汇聚成碧波涟漪的奶子湖。尔后,它又绕过达拉雪山,经过辽阔如茵的建塘草原,最后流入香格里拉黑颈鹤的故乡——纳帕海。  相似文献   

6.
春雨 《生态文化》2012,(3):42-43
《踏着春天的脚步》是一篇成熟的短篇报告文学,这篇四千多字的报告文学读得我热血澎湃,揪心,感动,喜悦,复杂的感情和作者的文字纠结在一起,和辽西北那骇人的风沙纠结在一起。初中教材里曾有竺可桢的文章《向沙漠进军》,这是一篇说明文,有理性但是少震撼心灵的激情;我在读师范的时候,听广播里每天播讲的《唐山大地震》,听得我泪流满面;看到汶川地震的一条条新闻,我内心无  相似文献   

7.
桑树与保健     
于田 《生态文化》2014,(5):60-63
十年前我举家搬到乡下居住,家人都说乡下的空气比城里好得多,特别是老爸,说乡下看哪儿都是绿油油的,很爽气,不像城里,那么多的楼房,装饰得再漂亮也不如这绿色顺服。 既然全家人都喜欢绿色,便趁一个乡下的集日,去买了许多树苗,房前屋后地栽得遍地都是。  相似文献   

8.
草原情殇     
坐在长途公共汽下上一路走来,心情总是按捺不住地荡漾着。是啊,阔别多年的故乡啊,你变成什么样子了?我想,你会越变越美丽的。那一望无垠的草原曾经是我的乐园——我忘不了她开满鲜花时的艳丽,忘不了她那软软的、绿绿的、如茵的嫩草,更忘不了那条犹如长龙流动住草原卜的小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故乡 在陕西东南,沿着丹江往下走,到了丹凤县和商县(现在商洛专区改制为商洛市,商县为商州区)交界的地方,有个叫棣花街的村镇,那就是我的故乡.我出生在那里,并一直长到了十九岁.  相似文献   

10.
淘宝三记     
一、补盖记朋友从兰溪乡下回来,从老家带来了一些旧瓷器。知道我喜欢古瓷,他就将其中的一个同治粉彩的直桶形小罐送给了我。这个小罐的立面上用粉彩画了  相似文献   

11.
张云龙 《职业圈》2014,(1):26-29
在环渤海经济圈内,在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构成的“大北京”规划的中心腹地,有一块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热土,这就是——宝坻。白金代置县以来,宝坻历经千年风雨,几度沉浮,终以物阜民丰,吸金纳银之地而博得“京东第一集”之美誉。  相似文献   

12.
我应故乡《文化交流》杂志之约,再次走进了我曾经来过许多次的陈芳允教授那简朴宁静的屋子。 以前我与陈老是邻居,常到他家里去坐坐。但自从我搬了家之后,六七年来很少有机会见到他。岁月流逝,几乎没有在陈教授身上脸上留下任何痕迹!他还是那样的神采奕奕,红光满面,额上数不出几条皱纹,也不见有任何老年斑,看不出已是年过八旬的长者。尤其是他的言谈,举止,步态,仍然充满着活力。于是我禁不住又一次地问他:到  相似文献   

13.
一炮打响 演绎神话 “宁波小百花成了一个神话!我到哪个城市,都有人问我,宁波小百花在天津怎么会这样红?” “宁波人真有本领,这次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来津演出,搞得多火爆!” 这是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在天津演出后,天津市的领导同志在不同场合给予的评价和赞语。  相似文献   

14.
素描冯骥才     
亚妮 《文化交流》2002,(2):9-11
谁都知道冯骥才是作家,像我一样几乎读过他所有的书的人不少,但很多人不知道他是宁波人,其实这就是我这个宁波人很早以前就想去采访他的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一) 天津的冬天笼着一种灰色的调子,风吹过来让人睁不开眼睛。到天津的第二天,冯骥才约我去他的工作室。他的工  相似文献   

15.
醉绿     
我和朋友去新加坡一处有欧洲特色的所在“荷兰律”。荷兰律这三个字很有点神秘感,所以很吸引我去。这“律”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街啊,路啊,坊啊,镇啊,可这个“律”是个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寻找西沙河     
正我是来寻找那条叫西沙的河。我的目光,沿着河水隐去的方向一路追赶下去。我不知道,这河水是从哪一年离开它最初的岸,一步步撤退,隐没远方的。但我知道,西沙河收藏着太多有关故乡、有关往事、有关成长的信息,而水,正是河的记忆。抵达那河水,就抵达了往昔岁月的边缘。辽河入海口,有一片占地面积居亚洲第一大的芦苇荡。那是一片水乡泽国,沟渠纵横交错,稻田井然有序。我出生的小村庄就坐落其间。夏听流水潺潺之声;冬望白雪皑皑之景;春有野鸭之点缀;秋有鱼虾之收获。一年四季,使我萦怀之物甚多。一条辽河的支流——西沙河就从辽宁省盘山县胡家镇坨子村  相似文献   

17.
到北京出差,过天津时总能听到列车员报站名:"杨柳青到了!……",听了这地名我有些惊讶,北国竟也有这么好听的地名呀?可惜每次都因公务在身,不能下车一睹杨柳青芳容。  相似文献   

18.
为配合纪念唐山地震20周年活动,河北省委外宣局和唐山市委外宣局邀请,中国外文局所属7家杂志的10名记者,从3月26至29日,对唐山进行了集中采访。 20年前的一场大地震,使这座拥有近百年工业史的城市夷为平地。当时国外有人预言,唐山将从中国的地图上抹去。但20年过去了,唐山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迈向了辉煌。1994年时唐山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二十二位,居河北省第一。今年的7月28日是唐山地震20周年纪念日,届时唐山将成为国内外读者关注的热点。这次外文局记者团的采访,正是为了向国内外读者报道来自唐山的最新信息,向他们展示新时代唐山人的风采。用唐山市委副书记韩生雨的话来说,纪念是为了向前看,是为了宣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故乡地处松嫩平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小村庄依水而居,村东有条沟子,叫东岔沟。东岔沟是流淌在我梦中最清澈的河流。东岔沟的水景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丽的风景。东岔沟位于村东一里左右的地方,它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岔沟。上游有着无数的泉眼,泉眼终年往出冒水,淌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两岸的土地形成斜坡,岔沟经过雨  相似文献   

20.
到北京出差,过天津时总能听到列车员报站名:"杨柳青到了!……",听了这地名我有些惊讶,北国竞也有这么好听的地名呀?可惜每次都因公务在身,不能下车一睹杨柳青芳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