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高中生成长的迫切需要,使高中实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势在必行且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实践探索中,确立了高中实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目标与内容,并通过心理辅导课、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心理训练营、班级和社团活动、个别辅导等途径积极践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实施,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职业生涯教育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和对学生兴趣和性格进行分析、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主动规划职业和人生,主动选择择业、创业道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定位相结合、择业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就业教育模式,是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生涯咨询等途径,使个体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迁.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中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就是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职学校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设计是在传统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上结合人才评估、岗前培训和在岗实习,帮助学生顺利实现成功就业和择校升学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大采用远距离的主讲教师的广播电视课和近距离的辅导教师的面授辅导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广播电视课一般由中央电大聘请专家教授担任主讲教师,向全国播放.辅导课是广播电视课的补充,是为了解决学生在消化知识、运用知识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广播电视课、面授辅导课是电大教学落实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缺一不可.本文拟从电大外语教学的特点入手,分析电大外语辅导课在电大外语教学中的特殊地位,进而探讨电大外语辅导课的特点及实践性教学原则,以期改进辅导课的教学,达到不断提高电大外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行业企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以任务为引领,以活动为导向,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课文法、张贴板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了解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同时采用档案袋评价法记录学生的职业成长过程,促进学生职业成长.  相似文献   

6.
面授辅导课在网络教育中被认为是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之一,在本质和功能上均有别于校园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本研究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开设的英语技能课程——“高级职业英语”和英语知识课程——“跨文化交际”为例,旨在调查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在网络教育面授辅导课中的实现程度、课程类型对实施此娄教学方法的影响及学生对它的反映和评价。研究方法包括调查问卷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教育中学生对面授辅导课的需要和重视程度不容忽视;2.课程类型影响学生对面授辅导课的期望、教师的授课方法和学生评价面授辅导课的参考标准;3.作为自主学习的支特手段,面授辅导课在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评估学习效果和提供情感支持等方面的功能还未得到师生两方面的充分认识和挖掘,研究者在此基础上为如何更好地发挥面授辅导课的助学功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玲 《职教通讯》2011,(16):71-73
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目标是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在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的质量和规格的预期。依据五年制高职的培养目标、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职业生涯发展与选择的相关理论,坚持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分别构建了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总体目标和序列目标,并分析了总体目标的基本结构和序列目标的达成方式。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根据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确定大学时期职业生涯替的总目标、分阶段目标,形成系统的教育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程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团体辅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共同提高、动态调整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宗旨是服务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在正确把握课程性质、任务和特点的基础上,可探索实施"经营三维空间、落实三段发展、做好三个结合"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三维空间"是指学校系统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职场体验发展."三段发展"是指学生自主发展的"认知设计、落实调整、持续发展"三个阶段."三个结合"是指体现教者理念,指导教者行为的指导与自导相结合、训练与模拟相结合、分享与体验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苏北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识水平,加强大学生自我立体定位分析,基于苏北本科院校学生特点,本文从自我认知、外部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策略和职业生涯评估与反馈5个维度编制问卷,通过SPSS对实际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指标因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程度而且内部结构良好,可以依据此维度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析研究,为苏北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就业指导课本质的再认识及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应运而牛的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着巨大的提高就业素质的压力.传统的开设讲座方式只能满足知识传授的目的,对于真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却收效甚微.为此,笔者提出应根据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确定其"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内涵,并据此确立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获得体验、领悟为目标,以专题讲座和各专业学生实践训练相结合为形式的全新就业指导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的主阵地,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就业指导课的质量.就业指导课作为新兴的课程,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支资历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但现有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存在着专业理论有待提高、专业实践少、培养与培训的力度不够、社会角色认同感低和教学评价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在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上应承担起主要责任,从统筹规划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养与培训力度、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等途径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绩效管理》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利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组织内的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价。由于此部分内容涉及较多的统计学的综合评价分析原理及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未能将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与绩效考核流程相结合。文章归纳总结了综合评价方法在绩效考核课程的运用思路,其中关键点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估算权重,并通过案例展示了层次分析法(AHP)在绩效考核中的教学思路及步骤以便于教学。  相似文献   

14.
调查分析发现:男女生在职业成熟度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大一学生在职业价值观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大一学生在亲友依赖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女生在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并且大三学生在职业声望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学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伴随着教师的专业责任的强化而发展的。教师专业责任的强化有赖于建立一套共负的专业责任体系和有效的评价机制,以确保教师在自主发展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职业生涯教育不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决不排斥并且积极地容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于模块化课程建设的职业生涯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个必修模块,由专业教师任教。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它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旨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模块化课程建设。因此,要在"生物学基础观"的指引下,在课程模块的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中,夯实"宽基础",注重为学生长期的具有可变性的职业生涯服务。  相似文献   

17.
明确定位是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乃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辩证统一。具体而言,就是在专业设置、招生就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设计、质量评价标准等多方面,都应贯彻学术性与职业性并重的基本理念。不仅如此,还应结合学术前沿的探索与职业发展的预判,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与职业知识水平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堂管理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教师的职业知识水平可以预测其课堂管理方式,具体表现在:教师职业知识中的学生成就评估知识对管理方式中的评估维度、批评维度的预测达到显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In the last ten years, professional and popular literature focused on the relatedness of spirituality and career. The field of career guidance and development is beginning to integrate individuals'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beliefs. Likewise, it seems the Church would be a source of career assistance. This paper reviews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from 1960–early 2000s, regarding the role of the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career guidance and development. The focus is on vocational themes in relation to the Church, Church involvement in career guidance and development program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ole of the Church in career guidance and development. The review concludes that over the past 40 years, the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on this topic has declined. The Church has made grassroots efforts at providing career guidance, but only through improved communication of ideas and program results will the Church provide effective career programming on a larger scale.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受学科教育思想束缚,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常是内涵模糊的定性描述,这些描述方法不能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次定位问题。以职业发展关键阶段的名称及内涵要求来定位培养目标,能比较科学地解决好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的有机衔接,对于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与保障将形成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