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提高教师的情感素质一节课要上得好,首先教师要有艺术家的充满激情的心灵。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灵,在上课的时候,首先感动的是他自己。他自己首先被这种氛围所感动,于是,用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而去感染我们在座的学生。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道始于情"。如果一个老师无精打采地来到课堂上会是什么样子?而一个老师带着充满了激情的心灵来到课堂上,又会是什么样子?教师上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必然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然而,"个性化"不等同于"自由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与作文"接触",寻找学生与作文的"交叉点"及"未定点",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写  相似文献   

3.
姜晓东 《快乐阅读》2011,(24):60-61
传统的教学法是教师的"教"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结果影响了学生有效地学习英语。那么如何避免这一点呢?一、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实现教学互动。激情能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热爱,才会投身于教育事业;激情可以  相似文献   

4.
正他的课堂,充满激情、活力,像电影画面那样真实存在着。他说,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帮助学生释放潜能,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在美国,他是一位以严肃著称的"虎妈"型教师,他的"55条班规"充满争议却又为世界各地的教师所熟知。但在这里,他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种"好玩"的教育。"Hello everyone!"随着一声充满朝气的问候,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美国教师蹦蹦跳跳地跃入人们的视野。严谨讲究的装束和手舞足蹈的动作形成了巨大反差——这就是美国"热血教师"罗恩·克拉克带给中国教师们的第一印象。观众席上正襟危坐的众人愣了愣,静默一秒之后,纷纷笑着鼓掌……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从激情走向理性。其中,"尊重教育"的新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尊重教育"就意味着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笔者认为,"尊重教育"落实在数学教育中,首先要尊重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学习起点是教师正确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根据学生学习起点来制定教学策略,才是有效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  相似文献   

6.
<正>在最近笔者支教学校的一次培训会上,一位学校领导充满激情地要求全校教师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成绩,"要把升学率当作学校的脸面"。我相信,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之下,许多同行和我一样,早已听惯了类似的讲话,也能够理解这位领导讲话的意图。然而,作为教师,反思"把升学率当作学校的脸面"这句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笔者认为这种活力首先源于教师的激情,只有教师以盎然振作的精神状态、高度投入的忘我境界,充满激情地去上课,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8.
于坤 《考试周刊》2010,(22):122-123
身为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英语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有条不紊”地授课,而学生则在下面认真地听讲和记录,但就是缺乏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自然就不高。因此,我认为,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让课堂充满激情,真正有“激情”的英语课堂.不仅仅要求教师充满激情地教,学生也要充满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9.
《江西教育》2012,(Z5):49
●上课时要充满激情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就是那山中"仙"、水中"龙"。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凭教师用最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只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富有激情。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放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交流入手,营造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1.
马晓琼 《文教资料》2013,(10):22-23
在当代诗坛上,海子用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诗篇。他的诗歌回归原始,回归生命,回归村庄,清新,质朴,充满激情与理想。在他的诗歌中多次出现"村庄"意象。这一意象的出现,一方面与海子的农村经历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海子对于村庄的执著迷恋,同时也蕴含了其逃离城市、回归乡土的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要求,要构建和谐有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觉得教师上课一定要有激情。我相信,做一名激情的语文教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去接受“激情教学,激情课堂”的挑战!激情,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魅力的标准。充满激情的课堂,气氛愉悦欢快,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听讲、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我曾经在门诊发现一个五十几岁的病人患有高血压,于是开治疗高血压的处方给他,并且强调控制血压的重要性。病人有点沮丧地问我:"我这药是不是要吃一辈子?""有可能。"我点点头。"如果一辈子都得吃药,"他说,"我的人生不是完蛋了吗?"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会儿,心想,我得跟他谈谈,否则他不会好好吃药的。"你吃饭吗?"我问他。他点点头,有点莫名其妙地看着我。"只要药没有副作用的话,你就把它当成饭好了。""当成饭?""是啊,我们一天要吃三次饭才能活下去,从来也不觉得难过,不是吗?"  相似文献   

14.
胡丹丹 《教师》2015,(1):49
依笔者亲身的体验,要想做一个好的小学语文老师,有两点必不可少:一要有激情,二要有思想。小学生本身就爱动不爱静的,他们爱幻想不拘于常理,他们充满活力,反对约束。死气沉沉或老气横秋的教师是很难融入小学生这个群体的。一个教师激情如火,才更能感染学生,随"我"而行,一个学生充满激情,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一个教师思想如矩,才能真正实现与时代发展同步的解放,一个学生思想如矩,才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  相似文献   

15.
记得可口可乐总裁唐纳德·基奥退休后在艾默里大学演讲时,有学生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激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满怀激情是成功的根本"教师需要激情,有激情才能让教学充满魅力,本人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已有十六余载,多年的教学实践更是让我坚信"唯有用教师的激情才能点燃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热情,照亮学生的心灵,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生命的灵动"。下面我就如何调动与保持工作激情的心得、体会与各位同仁分享、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16.
<正>在传统教学中,尤其是小学,教师的"教"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结果是本该生动活泼的学习变成强迫性灌输。当前,许多教师开展的激情教学实践,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让激情充满课堂小学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时时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与学生展开情感交流,进行教与学的互动。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因为充满激情的课堂可以使教师教学愉快,让学生如沐春风,点燃学生激情学习和主  相似文献   

17.
从一位"无合格学历、无高级职称、无一篇论文发表,只有与自己同心的学生"的"三无一有"教师,到成为"全国模范教师",其原因只在于凭着良心充满激情一门心思地爱学生,用心感化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相似文献   

18.
<正>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收集的都是名家名篇,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蕴含着许多生活哲理。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美好的情操。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一、教师范读要有激情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每一篇课文,教师要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给学生美的享受。如,五年级上册收集的《师恩难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的李振村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样,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充满向上的激情,人才能热爱阅读,并进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要实现课堂转型,学校和教师就要跳出"知识本位"和"考试本位"的圈子,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观念。具体说来,就是要明确好课堂、好教学、好教师、好学生的定位。好课堂定位:好课堂是"学"堂,是师生充满灵气、智慧、活力、激情地进行生命探险的地方。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发展的课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