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书育人》2008,(1):F0002-F0002,F0003
按照建设“以人为本,景观特色鲜明,绿色生态校园”的思想.为了让环境起到潜移默化育人的效果,学校在校园景观景点建设时,始终考虑突出景观、景点的文化思想内涵,突出环境育人的作用。景观景点寓意深远.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校园展室建设热情也逐渐升温。在原本校史展室、德育展室等基础上.科技、劳动、法制等各种主题展室也纷纷在校园里落地生根.成为校园里一道甚是耀眼的“景观”。  相似文献   

3.
李晓 《河南教育》2010,(9):90-91
校园文化景观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景观更多地融入了职业教育文化内涵,交出的是“眠”和“技”,具有独特的职业教育功能。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审视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加强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对促进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和品牌、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睛境育人模式,其价值在于充分发掘校园资源.让校园的所有资源都成为教育载体;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和综合实践的机会,巩固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协作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能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特有的学校精神,实现德育创新、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厦门旅游学校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其成果值得全面总结,充分利用,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葛茜茜 《文教资料》2014,(22):67-68
“美丽校园”是美丽中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单位。美丽校园的建设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硬件”基础,而且需要文化层面的隐形推动器。而景观雕塑以其独特的承载文化的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高校校园。本文以南京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为研究对象,对目前高校内景观雕塑现状进行实证调查、描述分析,实现从微观调查到宏观分析的突破,以此为校园景观雕塑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和谐高职校园的含义与特征,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创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中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和谐高职校园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文化艺术校园”“能力创新校园”“开放型校园”和“节约型校园”的主张,实现高职校园全面和谐,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标示校园内部原有的特征结构、以多种渠道丰富校内建筑结构类型、结合科研实验展示前沿新式结构等方式,形成体现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景观,把校园建设成为景观式结构实验教学基地。景观与实验教学平台的有机融合,不仅体现了"建筑育人""景观即专业"的特色教学思路,提升了校内景观的文化内涵及层次,便利、安全、低成本地实现了专业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和谐校园文化与教师职业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内涵可分为“精神层面”和“环境层面”,它可以理解为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和行为准则,也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培育“以德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进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品性的和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实现“以德育人”的必要条件。培育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以德育人”的必要条件。校园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外层表现,主要包括校园的教育设施、活动设施、生活设施等。培育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一方面,要努力通过物质环境的建设,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如造型优美的建筑物,协调的装饰,与绿树、鲜花、景观相映成趣;用著名科学家、思想家的肖像、格言装饰校园,让“名言警句”时时贴近师生的视野和…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以往相比出现了复杂化、难度增加的特征。在新时期,高校应重视建设以下四种形态的校园文化: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题的校园“素质文化”;以师生职业发展为题的校园“和谐文化”;以“文化校园”为题的校园“创新文化”;以发展规划为题的校园“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11.
《教育情报参考》2007,(3):F0003-F0003
各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各级各类学校: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件和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化建设的通知》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和谐校园,全面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决定举办以“建设和谐校园化”为主题的“第十届全国校园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并隆重举行表彰大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校园景观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态,与校园文化相表里,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表达.以南阳师范学院校园景观规划为例,从景观建设与文化表达的关系出发,分析阐述了校园景观结构、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雕塑、植物、景观小品等的规划,并就校园景观建设中文脉的挖掘与延续、景观建设的多方参与以及标志性人文景观和特殊景点建设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带来一股高校校园的建设热潮,并诞生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校园景观。经过近50年的发展与新世纪学校发展战略的调整,其中的大多数校园景观存在着退化与消亡的危机,郑州大学工学院校园即为一例。校园的景观更新涉及建筑、景观、遗产保护等诸多学科,通过对校园景观的更新,使其既能延续历史文脉,也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李艳 《湖南教育》2005,(18):23-24
一、更新家长学校建设观念。构建教育社会化管理工程 1.注重时代性,确立“四为”管理目标。学校紧密结合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德育教育为中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和提升素质教育,构建信息化校园”的“四为”管理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掘学生个人潜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5.
既有研究表明,语言景观中大量存在的言语信息对儿童的“语言习得”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景观分析的SPEAKING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小学校园语言景观的特点,尝试从优化校园语言景观布局、注重校园语言景观更新、利用语言景观进行情景教学等方面,探讨校园语言景观在儿童语言教育中的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小学校园语言景观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也为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功能与形式:高校校园景观雕塑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背景,从校园文脉传承、校园空间与景观两个方面论述了校园景观雕塑功能与形式问题,并从自然和建筑的角度探讨了当代校园景观雕塑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问题.指出校园景观雕塑应与校园空间与环境相结合,同时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校园环境中艺术创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思茅师专校园主要有植物62科123属178种.并配以其它校园景观,形成集学校美化、游览休憩和生态功能为一体的校园环境.校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它是学校文化的一个侧面,反映了校园精神,赋予其文化内涵,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变化”的观点,辩证地提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有适宜的“外因”的观点,即学校必须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环境,才能真正保证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提出了校园创新教育环境建设的6条措施,使得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有了较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2020,(5):81-81
山东省高密市朝阳小学建于1984年,学校以“童蒙养正立德树人”为办学理念,以“养正”教育为切入点,以“习惯养正、课堂养正、课程养正、经典养正、创新养正、环境养正”为育人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文化建设上,着力构建以楼层、教室、景观为主阵地的环境文化,品正楼、学正楼、行正楼、班级特色墙、宣传栏、雅正苑、至正亭、观正池等,校园处处蕴含“养正教育”的育人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为高等学校的校园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要建设好高等院校的校园化,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