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红 《课外阅读》2010,(8):158-158
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是打开学生作文的钥匙;让学生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让生活成为作文的基石;成功是学生继续作文、快乐作文的动力,让学生在成功的基础上快乐地作文。  相似文献   

2.
快乐作文教学法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传递给学生更多的构思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作文创造,搭建作文成功的平台,"快乐作文"就是要让教师融入学生之中,让学生融入生活之中,让作文融入体验之中,要让孩子们感受成功的快乐。本文从感悟生活、张扬个性和快乐构思三方面进行了快乐作文教学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世界是多元的、多彩的,我们的作文应该是开放的、创新的、快乐的。快乐作文,就是让学生放飞思想的羽翼,立足生活,观察生活,发挥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进行作文。我们力争实现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让学生爱上写作,让学生  相似文献   

4.
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现象多年未消。如何改革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作文是生活的反应,更是独特生命的旗帜,学生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孩子们如果能用双眼去观察生活,仔细捕捉,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的作文怎会千篇一律?怎会无话可说呢?因此作文教学应走"回归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之路,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起飞心灵、抒发快乐。  相似文献   

5.
孟勇 《成才之路》2013,(25):40-40
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写作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普遍手段。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对怎样写作文丝毫不了解,这就要求老师要从头抓起,从基础抓起,想办法让学生们喜欢写作文。所以,必须要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并且在快乐中去写作,在快乐中成才。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对小学生快乐作文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更是独特生命的旗帜,学生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孩子们如果能用双眼去观察生活,仔细捕捉,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的作文怎会千篇一律呢?因此作文教学应走“回归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之路,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起飞心灵、抒发快乐。  相似文献   

7.
伏玲玲 《文教资料》2013,(4):170-171
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多评多鼓励,让学生品尝到写作的快乐,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有新意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的广阔背景应是现实生活。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让学生接触事物,激发他们的作文情感,产生强烈的作文冲动,开启写作的灵感之门。同时,赋作文教学以生活为载体,让孩子敞开灵性的大门。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9.
吴敏婷 《课外阅读》2011,(11):342-343
为解决学生畏惧写作的问题,提出“因快乐而作文,因作文而快乐”的做法。让作文由游戏开始,因学生情况而施教,激发学生感情,展现个人风采,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小学作文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学会去感受生活,主动地贴近自然,让学生能够轻松习作、快乐习作,这样才能够达到新课标中的习作要求。文中分析了小学作文的学生习作现状,并从教会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风景、仔细留意身边的人或事、开展丰富的活动来打开他们的思路等这几个方面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密切联系生活,真切表达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它是为生活而作,因生活之需而作。正所谓: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离开生活,作文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就必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这样,学生才会爱上作文,进而快乐地作文。一、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境,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目光投向返璞归真的自然、目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作文是在丰富的生活、课内外大量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感而发,随情而抒。我们要把作文教学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中,关注生活,感悟生活,让作文有源头活水;拓宽阅读,开阔视野,积累作文可炊之米;激发兴趣,放飞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写出实感,抒发真情,让学生快乐作文,真正使学生倾吐真情,放飞遐想,张扬个性,展示健康鲜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教师要想让孩子的作文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多彩,必须走进孩子的生活,必须让孩子先有生活、后有作文。我们要提倡孩子写自己的生活,表达他们自己的内心,让他们在生活中体会作文的快乐和轻松。  相似文献   

14.
职校生无话可说、有话难说的现象,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难题.要想让学生摆脱在作文时无话可说、心里畏惧的现状,必须夯实学生写作的生活基础.只有根植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料,学生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有意义而又充满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陆卫 《考试周刊》2013,(10):46-46
小学生的写作要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不要过于追求文字的生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自由作文,让他们的作文过程是一个快乐的、真实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快乐,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  相似文献   

16.
杨丽娟 《成才之路》2012,(24):19-I0013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认真地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激发学生动笔的欲望,给作文教学涂上生活的色彩,让作文闪耀着时尚的光芒,引领学生学会生活,享受生活,快乐生活。  相似文献   

17.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快乐作文。"快乐作文"教学是指导、渗透着"快乐教育"的作文教学。它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你会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相似文献   

18.
耿霞 《文学教育(上)》2011,(18):100-101
作文教学应抓住生活中的各种契机,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创造,让学生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学生才能在作文中找到自我,尝试创造,享受快乐,体验成功,增强信心,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着生命的过程,感受到作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8):43-44
小学作文必须从抄袭作文转向原创作文,从虚假作文转向真情作文,从模式作文转向自由作文,从"假,大,空"转向"真、小、实"。语文教师应拓展主题,让学生有话可写;借助媒体,让学生有章可循;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游戏介入,让学生快乐作文;融入生活,让学生有情可抒。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能够亲近作文、爱上作文、创新作文,在率真、快乐和轻松中做到真正的"吾手写吾心"。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轻松作文,一直是我们作文教学追求的目标。笔者依托日常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积累、阅读、交际、成功中不断丰富习作的素材。生成习作的火花,体验习作的快乐,为学生铺设了一条走向作文成功的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